2025年是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2026年和2027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和单位,将恢复征收车购税,但依然可以享受减半征税的优惠。目前车购税税率为10%,新能源汽车减半征税意味着实际税率为5%。
所有科学的财政或者货币政策,都要想好退出路径,不然就成了财政纪律的问题,也会导致市场的混乱,所以政策制定者,会在市场成熟度、财政可持续性、资源配置效率等多重目标间权衡的结果,给出一个对当下相对有利,未来也能风险覆盖的方案!
从当下的新闻我们也可以感知,今年以来的各项专项债、特别国债、税收减免,对CPI、PPI、PMI都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这也使得我们在如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整体的经济基本面还算是稳健的,并且在数据上这两个月开始也是遥遥领先!
但这种类似债务驱动经济模型(我们当下还不是美国、日本这种模式)毕竟有所代价,其需要长期维持低利率,和高汇率,否则就会引起外资流失,有息负债增长、货币传导高度依赖行政等诸多问题,而且这样维持本身就是对市场经济的干扰,所以,逐步且科学的退出本来就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而退坡期间,我们也会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LPR、购买国债、准备金率等诸多财政手段对冲市场影响!
我们先看下,退坡可以实行的一些现实市场数据反馈:
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预计 2025 年达 50%,标志着行业已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补贴政策的初期目标(如培育市场、降低技术成本)已基本实现,继续依赖财政补贴可能导致 “政策依赖症”,削弱企业自主创新动力。
早在2019 年时,财政部就指出,长期补贴使部分企业形成路径依赖,产业竞争力不足。此时退坡可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提升市场竞争力。
而持续增长的地方债规模,也反应了地方财政压力是政策退坡的直接推手。前段时间重庆、江苏等地因补贴资金消耗过快,而阶段性暂停政策,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债务约束下需优化支出结构。2025 年中央财政虽剩余 1400 亿元待拨付,但需兼顾其他民生领域(如社保、医疗),而上海、深圳等则干脆补贴改为摇号制,通过限额管理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避免 “撒胡椒面” 式浪费。
此外,长期补贴可能加剧马太效应。国补政策使大品牌抢占市场份额,小商家难以获得补贴;新能源汽车补贴曾催生 “骗补” 现象,部分企业为获取补贴生产低质车型。
退坡可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如价格竞争、技术创新)主导资源配置,上海摇号政策就是通过随机分配补贴资格,降低权力寻租空间,提升公平性。
最后,补贴的刺激效果随时间减弱,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显著,2025 年上半年家电补贴资金消耗超 1500 亿元,但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手机市场增幅低于预期,说明补贴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趋缓。此时将资金转向更高效领域(如充电基础设施、消费贷款贴息)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当然,退坡初期可能引发市场波动,这个从国际经验来看也是如此!
例如,德国取消电动车补贴后,2024 年 12 月销量同比大跌 16.9%;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曾导致 2023 年初车企集体涨价。但长期看,退坡可推动产业升级:欧洲车企在补贴退潮后加速降价(如大众 ID.4 降价 7700 欧元)和技术迭代(所以别担心这个价格)。
但是,我们的补贴类退坡并非完全退出,而是政策工具的优化,财政早就有方案了:
前不久,中央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通过降低信贷成本(1% 贴息)刺激消费,这种财政杠杆效应更为显著,1元贴息带动 100 元贷款;同时,未来会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联动。或许会将消费贷款贴息(财政政策)与低息信贷(货币政策)结合,同时通过 “双积分” 政策(产业政策)引导车企继续扩大生产新能源汽车。
而上海则是通过摇号制通过随机分配补贴资格,理论上可减少高收入群体套利(如囤积补贴资格转售)。例如,上海规定中签者需在 2 天内领取资格券,逾期作废,降低资源闲置风险。此外,政策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消费贷款贴息重点覆盖 5 万元以下小额消费,而且规定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至 2027 年,确保弱势群体仍能享受政策红利。
说到这里,我要着重说明下,欧洲补贴退坡引发市场震荡(如德国电动车渗透率从 18% 跌至 11%),主因是缺乏配套措施,搞一刀切!
而我们是有政策衔接的,比如购置税减免分阶段退坡(2024-2025 年全免,2026-2027 年减半),就给予了市场缓冲期;
此外,很多地方都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重点扶持自动驾驶、车网互动(V2G)等前沿技术,帮企业解决研发费用,并鼓励车企开拓海外市场(如蔚来进军欧洲),分散国内政策调整风险。
终上所述,促消费财政政策退坡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必然选择,其本质是从 “政策驱动” 向 “市场驱动” 转型。通过精准退坡、工具创新和配套改革,既能避免市场扭曲和财政风险,又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而针对受退坡影响较大的群体(如低收入消费者、中小商家),各地也预计都会提供过渡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