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9月10日,一纸国务院批复,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挂牌。要说南海局势多变,黄岩岛绝对是核心中的核心。过往舆论场上关于“吹沙填岛”、“军事基地再造”各种猜测满天飞,可现实给了所有人一个最出乎意料的答案:中国这次没有用钢筋水泥宣示主权,而是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名义,直接给黄岩岛上了最坚实的一道“法理护盾”。这一招,菲律宾傻眼,美国做梦都没算到。
![]()
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多部门联动,保护区面积、范围、功能分区迅速披露。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在海南省三沙市,总面积3523.67公顷,核心区1242.55公顷,实验区2281.12公顷,主打保护对象就是南海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不仅是生态层面的“绿牌”,更是国家主权、法治管控、国际话语权的“三合一”升级。
放黄岩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地处中沙群岛,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大型环礁,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5公里,环礁周长55公里,潟湖面积约130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如夏,气候湿润,生态极其丰富:海藻28种,浮游动物种类繁多,渔业与矿产资源同样可观,锰结核、金属软泥、铜、镍等超30种金属元素,鸡尾鱼、石斑鱼等渔业资源成群。2024年7月的调查评估报告显示,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珊瑚礁健康度高,是南海生态皇冠上的明珠。
中国选择用自然保护区模式切入,这绝不是单纯的“环保秀场”。保护区建设有严格的法律与行政程序,条条框框细致入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领海及毗连区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有权对管辖海域实施功能区划和科学管理。国际社会每次质疑中国“扩张”时,最头疼的就是中国的法理基础和治理规范。黄岩岛这步棋正好堵住了所有借口,谁都挑不出“环境保护”的毛病。
保护区意味着什么?最直接的变化是管理机构上岛,专门人员进驻,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海域执法力度加强。过去黄岩岛管控主要靠海警和海军,如今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力量成为新主角。对外,生态保护区身份让中国在南海博弈中多了一块“法治盔甲”。对内,科学监测、生态修复、珍稀物种保护、科研投入都能名正言顺推进。哪怕是外部势力想炒作“中国强化军事存在”,碰上“自然保护区”这块招牌,都得先掂量掂量。
过去几年,菲律宾不断在黄岩岛海域挑衅,出台《海洋区法》《群岛海道法》,试图把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纳入自己“海洋区域”。每每碰上中国的强力回应,比如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加强海警巡逻、驱离非法渔船,菲方都只能嘴上喊喊“主权”,实际上有心无力。这次中国直接宣布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让菲律宾渔民彻底别想靠近,也给了菲律宾政府“只能干瞪眼”的难堪局面。
南海局势本来就复杂,美国一直渲染“中国军事化”,频繁派军舰军机闯入南海,妄图制造紧张气氛。对黄岩岛,美国原本最怕的是中国搞大规模填海造岛、部署军事设施,结果中国不搞“硬碰硬”,而是用“生态文明”打了一手漂亮的“软实力”牌。对外说服力极强,对内治理能力体现,直接让美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失去了攻击中国的借口。
![]()
更有意思的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可以名正言顺加强对黄岩岛及邻近海域的全面监管。违法违规捕捞、破坏珊瑚、生态环境破坏等行为都将被严格查处。黄岩岛海域的外国船只,包括菲律宾的渔船和公务船,如果再非法进入,执法驱离将更加有理有据。过去可能碍于“人道”或“渔民生计”不好直接处理的灰色地带,如今有了生态保护区的身份,执法阻力大大减少。菲律宾渔民的“生计牌”不再是护身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批复也说明,保护区建设绝不会止于一纸批文。未来黄岩岛会有更科学的生态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水质、生物多样性、沉积物质量等数据。珍稀物种保护会更有针对性,濒危鱼类、珊瑚划定特定区域,禁止非法捕捞和破坏。科研投入同步加大,生态合作可以带动南海周边国家参与,生态治理变成地区合作的新抓手。只要中国愿意,黄岩岛完全有能力建成南海最先进的生态保护和科研基地。
值得强调的是,这招“生态护盾”把中国的主权宣示和国际责任高度结合起来。中国不仅是黄岩岛的“主人”,也是南海最大的沿岸国,有责任和能力保护海域生态安全。设立保护区是行使主权和履行国际义务的双重体现,也让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上多了话语权。每一次外部势力鼓噪“中国破坏南海环境”,中国都能用事实和法治回击。
即便菲律宾或美国未来还会有小动作,比如舆论抹黑、派船挑衅,中国的底气已经完全不同。保护区的身份是最有效的“软保护”,法律和生态双重管控,任何不当行为都能被依法执法、依法反制。中国这次没有用炮舰和混凝土,而是用法治和生态文明,把南海主权和国家利益守得滴水不漏。美国要是还以为能用南海问题“卡中国脖子”,恐怕真得重新做一遍梦。
![]()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治理的典范。它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生态保护、主权管控、国际舆论、地区合作多维度协同进步的结果。菲律宾的挑衅成了徒劳,外部势力的鼓噪失去了抓手。中国用一招“生态护盾”,实现了南海治理的硬核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