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届年轻人,用“恋综”的方式打开相亲

0
分享至



作者|娅沁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近几年,恋爱类综艺的持续出圈在贡献网络热门话题的同时,也反映了时下年轻人面对个人情感时的复杂状态:既渴望真挚的爱情,又往往会因现实因素保持谨慎克制、犹豫不前。

这种矛盾心态,让他们更容易在参与嘉宾的情感互动中找到代入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与投射,就像许多恋综观众们的自嘲:“看别人谈恋爱比自己谈还走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线上恋综收割大笔线上流量,线下也逐渐涌现出诸多借鉴“恋综模式”的社交活动。有的活动策划者会以“这一次,来当自己爱情故事的主角”等极具代入感的话语,激发年轻人的参与意愿,推动他们从屏幕前的“观恋者”转变为现实中的“寻爱者”。

这并非线上热潮的简单复制,而是年轻一代应对“社交孤岛”和“婚恋焦虑”的一种新式解决方案。

当相亲穿上“恋综”马甲

凡是参加过企业工会、公益组织等牵头的传统相亲会的人,大多对其“目的性强、流程机械、互动浅层”的特点深有体会,参与者很容易在过程中感到尴尬和压力。

小红书上就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参与“120人线下相亲会”的经历。据其描述,现场嘉宾年龄跨度从20岁到45岁,群体构成杂乱、参与人员质量参差不齐。活动中,仅自我介绍和游戏环节就耗费了一个多小时,让参与者感到疲惫。好不容易进入自由交流环节,话题也往往局限于“年龄-职业-兴趣”的“老三样”问答。更让她不适的是,整场活动的自由交流几乎以颜值为导向,少数外貌出众的嘉宾被众人围着攀谈,多数人则被冷落一旁。该网友直言,“这种鱼龙混杂的相亲真的不适合i人,三个小时几乎零收获。”



除了集体相亲会,熟人介绍的一对一见面模式也存在明显局限。尽管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信任基础作为铺垫,但双方也往往会陷入“加微信-硬找话题-尴尬结束”的循环,对社交能力较弱的人而言,整个过程会较为煎熬,后续也很容易因找不到持续交流的话题而断联。

不过自2024年起,全国多座城市陆续涌现出一批以“线下恋综”为主题的社交活动。凭借轻松新颖的形式,线下恋综活动正逐渐成为年轻人摆脱传统相亲模式、情感社交的新选择。参与者主动加入的背后,也反映出一种心态的转变:他们不再被动等待爱情自然而然地降临,而是走出狭窄的社交圈,开始为自己的情感生活寻找新的可能性。

据惊蛰研究所观察,线下恋综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最主流的模式是挑选宽敞且氛围感十足的室内场地,或是充满设计感的艺术空间等,将其打造为轻松愉快的社交派对。此外,还有以喜剧脱口秀为特色的创新类型,例如开饭喜剧推出的《私奔到月球》,不仅为相亲嘉宾设计了丰富的互动环节,还特意开放观众席位,让观众既能现场“吃瓜”围观,又能参与到即兴互动环节中。

此前,短期恋综式旅行就颇受青睐,活动通常会选择如大理等风景优美、氛围治愈的旅游城市进行,同时活动全程配备领队引导流程以及摄影师记录互动,为参与者留下独特的回忆。



*小红书上的线下恋综招募帖

尽管形式各有差异,但在核心内容设计上,这些线下恋综活动大多都保留了线上恋爱综艺的经典环节框架。典型流程包括破冰游戏(打破初次见面的尴尬)、观点辩论(展现个人价值观—)、合作任务(增进默契)和最终心动选择。有的活动还创新性融入了《非诚勿扰》的“爆灯留灯”机制,增加了环节的戏剧性和参与感。

线下恋综最突出的优势,莫过于其细致入微的流程设计。活动组织者通常会参考热门综艺“任务卡”模式,将话题讨论的方向、游戏协作的规则乃至自由交流的引导方式全部提前规划妥当。

这种强结构化的设计极大降低了社交不确定性,参与者无需担心冷场或主动破冰,只需跟随流程推进互动。即便是短途旅行等场景相对复杂的活动,也会有清晰的环节指引,可以显著减轻参与者的心理负担。这也与传统相亲活动形成强烈对比。

相较而言,线下恋综通过游戏化、情境化的环节设计,既保留了相亲的目的性,又赋予了社交的趣味性,大幅削弱传统相亲带来的尴尬与压力,使参与者在轻松氛围中,实现自然而不刻意的交流。

脱单不是唯一目的

从当下线下恋综活动的设计逻辑来看,虽然活动宣传时会突出“以脱单为目的”的定位,却也格外强调“轻松社交”“破圈交友”“周末解压”等多元属性。本质上,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相亲平台,而更像是一个为陌生人打造的轻松交友场域。

无论是场地布置上,还是环节设计上的趣味互动,似乎都在刻意弱化“必须找到伴侣”的功利性。因此,即便最终未能促成任何一对,也能让多数参与者觉得体验愉快、不虚此行。正如一些策划方在社交平台上与用户互动时所言,“以玩为主”。



这种轻松化的设计,也与当下年轻人的参与心态高度契合。他们中大多人确实抱着脱单的期待而来,但更核心的诉求,其实是认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打破狭窄的社交圈,甚至只是为平淡的周末生活寻找一段能放松解压的时光。对他们而言,脱单更像“意外之喜”,即便最后没能达成目标,也不会因此否定活动的价值,反而常以“值回票价”评价这段体验。

许多参与者在社交媒体上的真实分享,也印证了这种“轻目的、重体验”的心态。有位“母胎单身”的网友分享,自己周末参加线下恋综时,在最后的“互选心动嘉宾”环节,出现了“所有人都互选成功”的热闹场面,但实际上,大家更多是出于“老好人心态”,即生怕不选别人会让对方下不来台,才做出了“善意的选择”。

不过,尽管没有遇到心动嘉宾,她仍认可主办方的用心与努力。还有不少人在体验后感慨,“本来是冲着脱单来的,但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远比单纯脱单好太多”;也有人直言,“活动体验倒是可以,但是现场并没有心动的男嘉宾,指望这种活动脱单是几率太渺茫了。”

从深层需求来看,线下恋综的流行,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社交观念的转变。一方面它精准契合了年轻人“懒人社交”的心态。年轻人排斥传统相亲中的消耗感,也厌倦无意义的社交,而线下恋综从一开始就弱化了目的性,并通过预设好的游戏、话题与任务,为参与者搭建起清晰的“社交框架”,他们只需跟随流程自然互动。这种“不费脑”的社交模式,与当代年轻人的诉求完美适配。



另一方面,线下恋综满足了年轻一代对“体验价值”的高度追求。对这届年轻人而言,消费的核心或许不再是局限于追求某个具体的结果,而更在于享受过程本身所带来的情绪回报和联结可能。因此,只要过程有趣,或是结识了值得继续交往的朋友,那这次消费是有价值的。

据惊蛰研究所观察,目前线下恋综活动的票价多在50元至300元(包含道具物料、下午茶等费用),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与日常休闲或社交活动的成本基本相当。若对比当下热门的生活方式类消费,比如剧本杀、脱口秀等,线下恋综也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

简言之,年轻人参与线下恋综的消费,并非单一指向“找对象”,而是同时为“邂逅爱情的可能”与“一场愉悦的社交体验”买单。

热闹之下的小众狂欢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兼具情感期待与体验价值的社交模式,虽在年轻人中兴起,却并未真正覆盖广大青年群体。

如同《心动的信号》等素人恋爱综艺中的嘉宾一样,他们看似“贴近生活”,实则大多拥有高学历、体面的职业和出众的外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线下恋综活动同样存在类似的筛选逻辑。

“稳定的工作与收入”只是基础门槛,不少线下恋综活动在招募时更明显向“高学历、高素质”人群倾斜。即便有些对外宣称“专科以上可参与”,但从其披露的参与者信息来看,人群高度集中于985、211院校毕业生和海归,以及公务员、国企人员、金融从业者等少数群体;更有部分活动直接在招募标题中公开“卡颜”,优先选择外形条件更优的嘉宾。层层筛选之下,最终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圈层化参与群体。



这种筛选机制,看似是为了明确划分参与者的圈层,让拥有相似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的人更容易产生共同话题,减少认知差异带来的互动障碍,实则在无形中构建了一道“人群壁垒”。那些学历未达要求、职业不在“优选列表”、外形不符合筛选标准的人,往往刚接触招募信息就被挡在门外。即便活动提及“兴趣爱好”等匹配维度,在学历、职业、外形等硬性条件面前,也沦为次要因素,这无疑让线下恋综天然带有小众属性。

另外,对于性格内向、不擅长在公开场合主动展示自己的“i人”而言,线下恋综的体验也显得不够友好,甚至从一开始就很难将这类活动纳入考虑范围。这类活动虽然会有主持人引导,但大多需要快速融入集体、在游戏与话题讨论中主动表达观点、短时间内与多位陌生人高频互动,而这恰恰是i人容易感到消耗与拘谨的场景。

因此,线下恋综的流行,更像是一部分先锋青年用消费主义的方式,为脱单、社交提供的优化方案。它主要服务了那些教育背景、职业阶层和外貌水平都符合“标准”,且适应外向型社交场景的年轻人。

不可否认,它为传统相亲模式之外提供了新的可能,它也足够热闹、新潮,但从覆盖范围与适配人群来看,仍属于一种小众的狂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冯唐:去趟重症病房,你就会明白,很多纠缠根本不值得

冯唐:去趟重症病房,你就会明白,很多纠缠根本不值得

清风拂心
2025-09-14 16:15:04
日本下届首相落定?不仅反华,而且反美反犹,特朗普尤其需要当心

日本下届首相落定?不仅反华,而且反美反犹,特朗普尤其需要当心

健身狂人
2025-09-16 07:33:38
王晶曝新消息,古天乐低调在美国完婚,网友:年纪大结婚很正常

王晶曝新消息,古天乐低调在美国完婚,网友:年纪大结婚很正常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9-14 12:59:27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

快刀财经
2025-09-01 23:02:36
52岁金庸爱上16岁林乐怡不久,儿子在美国自杀,妻子:她必须结扎

52岁金庸爱上16岁林乐怡不久,儿子在美国自杀,妻子:她必须结扎

史笔似尘钩
2025-09-15 21:11:56
詹国枢:我早有预感:贾国龙如此自负,出事是迟早的事!

詹国枢:我早有预感:贾国龙如此自负,出事是迟早的事!

豆腐脑观察局
2025-09-16 01:00:03
镍矿危机!印尼突然查封青山矿场,全球电池供应链告急

镍矿危机!印尼突然查封青山矿场,全球电池供应链告急

环球零碳
2025-09-15 20:47:43
拉什福德首发助攻,曝巴萨向曼联买断前提!维拉用世界杯激励桑乔

拉什福德首发助攻,曝巴萨向曼联买断前提!维拉用世界杯激励桑乔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09-15 09:40:51
老罗火烧华与华,为什么会有企业愿花600万咨询费?

老罗火烧华与华,为什么会有企业愿花600万咨询费?

刀客Doc
2025-09-15 23:21:29
卖掉燃油车,开上电车3年后,送给想要买新能源电车的人5个忠告!

卖掉燃油车,开上电车3年后,送给想要买新能源电车的人5个忠告!

诗意世界
2025-08-16 23:31:43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暖心人社
2025-08-09 22:31:41
新股友升股份公布中签号码,发行价有些高,股民中签或许纠结!

新股友升股份公布中签号码,发行价有些高,股民中签或许纠结!

数据挖掘分析
2025-09-16 07:02:36
闹大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发酵,深圳城中村挂出“拒绝预制菜”标识

闹大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发酵,深圳城中村挂出“拒绝预制菜”标识

明月杂谈
2025-09-15 10:50:52
国家钱袋子持续萎缩,“提高财政收入占比”迫在眉睫,如何解决?

国家钱袋子持续萎缩,“提高财政收入占比”迫在眉睫,如何解决?

影史侃谈
2025-09-16 07:24:29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总是挤满人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总是挤满人

北纬的咖啡豆
2025-09-13 19:14:42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小鹏财经
2025-09-13 15:43:46
那些被“骗”到威海,花5W买海景房的人!后悔了么?

那些被“骗”到威海,花5W买海景房的人!后悔了么?

背包旅行
2025-09-14 15:03:54
港媒: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港媒: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环球网资讯
2025-09-16 07:01:35
日军最奇葩大将,打仗消极却热衷种地,带领14万大军向三千人投降

日军最奇葩大将,打仗消极却热衷种地,带领14万大军向三千人投降

近史谈
2025-09-15 16:53:19
小米手机官方泄露17 Pro Max新机图片!采用副屏设计

小米手机官方泄露17 Pro Max新机图片!采用副屏设计

手机中国
2025-09-15 17:43:12
2025-09-16 09:27:00
惊蛰研究所 incentive-icons
惊蛰研究所
探索发现新经济。
571文章数 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旅游
家居
本地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苹果发布 HomePod vision 26:支持 Apple Music 淡入淡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