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源:赵先生 文/编辑:严森森
声明:根据身边人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创作,图片源于网络丈母娘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是90后的赵晓强,农村娃,一路披荆斩棘考上了大学,在大城市扎了根。我老婆海娟来自城里的单亲家庭,她妈,也就是我的丈母娘,婚后一直跟我们住,说实话,头几年风平浪静,其乐融融。
丈母娘是个退休的小学老师,爱干净,做事讲究,帮着我们做饭,整理家务,照顾孩子,确实省了不少心。
我心怀感激,每个月工资如数上交,过年过节总会给丈母娘买礼物,我知道她只有海娟这一个女儿,是把这儿当成了家,全心全意的付出。
我在一家大公司当项目经理,老婆海娟是老凤祥的一名柜姐,女儿豆豆上小学一年级,一家子过得其乐融融,至少表面看是这样的。但这种融洽很快就随着母亲的到来打破了。
我接母亲进了城
去年冬天,父亲心梗意外走了,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我看着一夜苍老的母亲孤苦伶仃,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城之后我跟老婆商量,想把母亲接进城生活,老婆没有反对,说是应该的,丈母娘也没意见,热情地帮着收拾客房,看到这,我放心了。
我妈来的那天,我和海娟去城北客运站接她,她提着大包小包,驼着背,满头白发,见到我们,我妈激动不已,口中不停的喃喃“我这,不会给你们添麻烦吧?”老婆拉着她的手,不停安慰。
网络图源,侵权立删
头几个星期,两个妈妈相安无事,我妈勤快,闲不下来,家里的活抢着干,丈母娘也客客气气。但一个多月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
两个妈妈的矛盾
一个多月后,矛盾出来了,丈母娘口味清淡,做菜喜欢清蒸,少油少盐,而我妈妈做菜喜欢红烧煎炸,口味重,油盐放得多,说油多菜才香。
在管理孙女方面,两个老人也有分歧,每天把女儿接回来后,丈母娘要求孩子作业完成才能出去玩,吃饱饭后不许吃零食。
我妈心疼孙女,总偷偷摸摸的拿自己的零花钱给女儿买小吃,丈母娘很不喜欢我妈妈这样做。
有个周天早上,她俩的矛盾终于爆发了,两个老人吵了起来,我和海娟赶紧起床查看。原来因为菜板。
我妈从老家带了一个老菜板过来,正剁饺子馅,丈母娘嫌不干净。
“晓强,你自己看,这菜板黑乎乎的,都裂缝了,里面有细 菌,你妈还在用,包的饺子谁敢吃”
“有啥不敢吃的,这菜板我用顺手了,用了20多年,都好好的”
丈母娘不甘示弱,抱怨说是在农村没条件,进了城就应该讲究,不能把农村的坏毛病带来。
在我和海娟的劝阻下,两个老人停了口,但那天家里特别安静,我妈妈和丈母娘互不理睬,海娟不跟我和我妈说话,女儿也怯怯的,不敢吱声。
分开之后,重新和好如初
随后,我和媳妇坐下来长谈,达成一致,两个妈不能住在同一屋檐下,必须把她们分开。
我们决定就在对面小区另外租一套小房子,让其中的一个妈去住,最后商定了,让丈母娘去。
开始丈母娘不太愿意,但不愿让海娟为难,于是搬了过去,很快丈母娘适应了这种生活。
每天她照样来接送豆豆,辅导作业,帮忙做饭,吃完饭回到了自己的小窝,还认识了几个朋友,一起跳广场舞,她喜欢这种生活,说一个人住更自在。
我妈跟我们住在一起,两个妈妈分开后,反倒关系改善了,有时,她俩还约着一起去逛超市逛公园,成了奇怪的“闺蜜”。
有时候,看到她俩带着豆豆并排走在路上,我和老婆觉得不可思议,生活真是奇妙,起初以为无解的难题最终找到了平衡点。
两个妈妈不在同一屋檐下居住,但都生活在彼此的空间里,保持适度的距离,这应该才是家最好的状态吧。
亲家是亲戚,相处起来得有距离感和分寸感,维持适当距离,尊重彼此生活的边界感,这样相处起来才更舒服。
我是严森森
欢迎走进我的文字,一起聊感情,谈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