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是一群正在崩溃的文科生,因为他们正在面临全球文科倒闭潮。

0
分享至

看,这是一群正在崩溃的文科生,因为他们正在面临全球文科倒闭潮。他们自嘲要早点物色一个自己喜欢的电子厂,并称服务业接班人最需要学的东西是“舔别人”。2021年,他们甚至还背上了一口大锅——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

这一年,央行发布论文,要求重视理工科教育,并称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不少文科生瞠目结舌,但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近5年来,文科已经在全球陷入泥潭,国内外都在掀起文科倒闭潮。与此同时,“文科无用论”浪潮也愈演愈烈。

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关注全球文科倒闭潮下文科生的生存现状。我看到很多文科生都在网上吐槽自己在被时代抛弃,但同时我也看到有很多人说,只有学校差的文科生会受到影响,学校好的文科生依旧吃香。但是,否真的如此呢?

学校好的文科生就不痛苦、迷茫了吗?文科真的没用了吗?学文科的人接下来要怎么办?我们还有好的出路吗?学文科还能跨越阶级吗?

上个月,我调研采访了身边38个同学来回答大家这个问题。我们这个班级比较特殊,2016届高中毕业,2020年疫情这一年恰好全部大学毕业,完整承受了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且我们都出生于河南周口下属的一个落后小县城,大多都是农民的孩子,在周围最好的一所高中的尖子班就读。

我所调研的同学中,约98%都是一本学生,其中约58%为985、211高校,所有人中有50%还都是重点大学硕士毕业。目前,除了两位同学仍在读博外,其余全部就业。不过,我们这群人可能并不具有完全的普遍意义,但这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样本,可以简单回答:作为河南农村文科尖子生,我们真的走出了各位口中所谓“吃香”的未来吗?拿着高工资,对生活、工作满意吗?都翻身成功了吗?答案或许与各位所想的完全不同。

从大学开始,我们这些文科生中,许多已经开始迷茫。只有31.58%的同学喜欢自己的专业,其余要么无感,要么不喜欢。虽然有76.3%的同学不后悔学文科,只有23.6%的同学后悔学文科,但有超65%的同学表示,如果孩子文理科都不排斥,就不会建议自己的孩子学文科。现在,仅有52%的同学对生活、工作现状满意,只有约18.4%的同学对自己的收入表示满意。

还有7位同学毕业后选择了考公,6位成功上岸,成功率高得惊人,但50%考公上岸的同学都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原因是工作压力过大,经常加班,都是繁重、重复的工作,看不到任何意义,感觉被限制了,没法再闯闯。

收入方面呈现类似正态分布的状态,年薪10到15万是目前最多人所处的收入区间,占比39%;1到20万年薪占比超86%;前5位同学收入超过20万,其中两位发展很好,年薪已经达到了50到60万。谈及为什么能够拿到高工资,其中有一位同学说,还好是因为自己没考上研究生;另一位同学则说,还好自己是一个学小语种的男生。

另外,36%的同学对生活迷茫,且基本都围绕工作展开,比如工作不喜欢,找不到工作的意义,职业发展受限,工作强度过大,上升空间狭小,薪资低。婚姻方面,大家现在的年龄普遍在26到28岁,大约82%的同学都没结婚,22%的同学压根儿不想结婚,还有约18.2%的人一个小孩也不想要。另外,81.8%想生的人也只想要一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想要二胎。而做这些数据的还是属于文科生中的佼佼者。

这就是我身边一批农村尖子生,所以我渴望从农村出头拼搏至今的同学们的现状来看,比“寒门难出贵子”更难的是“文科寒门”。

头部已经如此,我们就更容易明白中尾部的文科生们处于怎样的艰难处境中。实际上,这场艰难风暴很早就席卷全球。早在2020年,美国佛蒙特大学的文理学院就提议砍掉23个人文学科本科专业,还停办了该校10个研究生专业中的4个专业。当时很多人以为这是文科倒闭的巅峰,没想到只是开始。

2022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削减28个专业,裁撤143个教师岗位,多为人文社科项目。2024年,哈佛也撑不住了,停开了近30门课程,其中大部分都是文科专业。国内也是如此,从2019年开始,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在自主招生中就取消了很多文科类专业的招录计划。

国内的文科倒闭潮,从这一年开始初露端倪,2020年后就开始爆炸式蔓延至全国高校。2023年,清华大学直接裁撤掉了13个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机构。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撤销整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包括对应办公室和办公室主任的岗位。在2013到2022年的大学专业裁撤名单中,大部分都是文科专业。各位可以看看自己所学的是不是上榜专业。

多文科生都吐槽:“把我撤销了呗,把文科生删了呗,不需要文科,为什么还要设文科专业?”“文科生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死路一条”,以此表达对全球文科倒闭潮的无语。而我们这些文科生目前就行走在这样迫不得已的浪潮中,所有人都渴望找到更好的出路,但没人知道所谓更好的出路在哪里,我们要如何和当下的自己相处。

我和身边很多文科尖子生朋友都曾产生过这样被骗的痛感:我们好像被老师、被学校、被社会骗了。曾经我们坚信只要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就可以改变人生,获得人生跃迁,但现在一切承诺和坚守的东西都成了一戳就破的泡沫,人生变得苍白和沉重起来。这种沉重在就业市场上也有非常明确的展示。

2024年麦克斯研究院发布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月薪前十的专业全部都是理科,就业率前20的专业甚至基本都是理工科,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专业也全部都是理工科,而失业量较高的专业则基本都是文科。导致很多文科生都吐槽:“如果高中学的是文科,大学专业就随便选吧,反正选啥都是月薪3000。”“文科生的上一个春天还是在宋朝,时隔多年,从文都得挨两刀子。”

不止大家这么觉得,全球都是如此。美联储一项对22到65岁之间全职工作者的调研报告显示,22到27岁的早期工作者,薪资排名前16的没有一个是文科;35到45岁的职业生涯中期员工年薪统计里,理工专业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在被调研的75个专业中,垫底的全是文科。现实薪资待遇的巨大差距,以及文科攀升的失业率,成了压倒文科教育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家庭也感受到了这种文科痛感,于是不再建议让孩子学文科,大学文科专业招收也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了全球文科专业倒闭浪潮。

在现实的重压下,多数人都会忘记艺术、文学、历史曾带给自己的灵魂震颤,不得不去追逐面包,并产生一种近乎共鸣般的觉悟:果然,文学艺术是有钱人才能学的专业。

在国内,你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所谓“38岁985文科硕士失业被迫送外卖”“哲学博士投60份简历全悲剧”“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一个2025年的文科硕士哭着说,自己拿过国家奖学金,在校也不断拿奖,毕业后投了8000份简历都没找到工作。“父母这么多年对我的付出了这么多沉没成本,我感觉现在挺没有脸见他们的,然后也不敢联系父母,真的好难好难,每天都很焦虑,睡不着。我感觉这辈子我的人生可能就这么完蛋了吧。”

一个IP显示河北的朋友说,自己是985硕士,现在在跑滴滴。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痛感,但文科生则占据了痛感巅峰。这种痛感几乎不分专业和学历蔓延。

由上文中呈现的我同学的现状,还有文科生吐槽:“把文科生当日本认证。”“在文科选专业,跟在泰坦尼克号选座位有什么区别?”各个专业的朋友都在吐槽自家:“法学实习第一年不如牛马,转正了当牛做马。”“心理学只剩前景了,心理学专业的最大用处就是考公考研落榜时给自己做心理疏导了。”“学法语,品非洲百态人生。”“你们甚至不愿意提一下哲学、历史学,我甚至不配拥有姓名。”大家用梗或自嘲消解内心的迷茫、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恐惧,不是因为真的轻松,而是只有装作轻松才能好好活着。

而到这里,我才能真正回答开头的另外一个问题:文科真的没用了吗?不,文科有用。如今的文科倒闭潮究其本质,不是文科没用了,而是文科对企业缺少赚钱作用。在追求利益至上的资本时代里,文科因为收效过低而被资本市场逐渐抛弃,但文科对人类一直有不可替代的滋养作用,也始终能让人受益终身的文明哺育,对全球历史来说都是如此。

就像大家所调侃的那样,文科生的巅峰时期往往都和一次次时代变革并行。比如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在礼崩乐坏中重构文明内核;比如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寻求真理。在乱世中,总需要思想照亮人类前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思想家总能为社会剔除掉阻碍发展的旧思想、旧统治逻辑,他们总是承担着举起文明火炬的作用。

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先后助推资本主义发展,并为之扫清障碍,让资本主义逻辑席卷全球后,效率至上却成了唯一追求。曾经指引社会发展、为资本主义打造基础发展环境的文科领域,因功能性和收效较低,却逐渐成了应该被抛弃的陈旧品。

文科倒闭潮的直接原因是文科专业就业难、工资低、社会需求量大幅减少,而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所践行的效率暴政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教育也趋向资本化,向效率看齐,竟然引发了一场对人文价值的系统性绞杀。人文社会被贴上“低投入、高产出比”的标签,越来越多人被现实的骨干同化,整个社会都越发觉得“有用”就等于即时变现,不赚钱就是废物。于是,哲学追问、历史反思、文学共情都被视为冗余,最终引发了这场“文科无用论”浪潮。

但人能够身心都健康地活着,一定需要文理双向滋养。你既需要吃面包,也需要享受灵魂震颤与升华。人文的文科滋养在许多时候都是能够好好活下去的支撑。不信各位现在就审视一下自己:我们苦闷的生活中,是不是一直都在用文学、影视、小说、历史等等进行调剂,才能让自己免于崩溃?

但现在,人被简化为功能性标签,仅仅作为一个螺丝钉存在,被异化成了一种机器零件,个体独特性被消解,抛弃情感、注重效率成为唯一追求。于是,效率难以可视化,且即使收效相对较低的文科就被贬低为无用的垃圾。

但人心并非机器,当我们被当成工具对待,内心就会变得越发贫瘠,这导致很多人都得了空心病,不知道人生和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仿佛大家忙碌了一辈子,然后就没了。从出生开始,人生变成了单一维度的流水线,于是出现了大量心理疾病患者。看似一切都在变得更加繁荣,人类却变得更不幸福了。

很奇怪,但一切都有迹可循。所以当我看到文科倒闭潮席卷而来的时候,一方面我为文科生朋友们感到难过,一方面我又对这种效率至上变得越发极端化的状况感到担心。这一浪潮,不仅意味着文科生的生存困境,还意味着精神滋养的意义再度被踩在脚下,这或许将催生出更多抑郁的现代人,让空心病泛滥。当越来越多人变得不快乐,那科技发展的意义又究竟是什么?只是发展本身吗?难道科技发展不应该服务于人类吗?

我一直觉得文科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做技术文明的解码器,它是时代发展的刹车片,避免技术效率称霸人类,导致人类被全面异化成工具,甚至变成被AI操纵的对象。但在AI越发强大的当下,人文思考和批判思维却被越发轻视,就有可能会导致一场技术灾难。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在宏大的人类命题前,我还是想多关心大量正处于挣扎中的文科生。

如果此刻你正被黑暗吞噬,请记住两件事:

第一,这些困局会有千万人一起面对,我们都与你命运相连,同频共振;

第二,宇宙那么黑,互联网那么辽阔,我们却能在此相遇,彼此温暖,互相救赎。别怕,我在;别怕,我一直都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特朗普刚宣布:美军发起新一轮打击,多人死亡

突发!特朗普刚宣布:美军发起新一轮打击,多人死亡

大国之翼
2025-09-19 06:35:04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不掉线电波
2025-09-19 19:40:49
人民币汇率突破大关!9月19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持续发酵!

人民币汇率突破大关!9月19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持续发酵!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9 08:43:05
以色列打遍中东后,内塔尼亚胡点名警告中国,把中国当成卡塔尔?

以色列打遍中东后,内塔尼亚胡点名警告中国,把中国当成卡塔尔?

南权先生
2025-09-19 17:30:08
小米17 Pro Max真机外观公布 卢伟冰:副屏花了10亿

小米17 Pro Max真机外观公布 卢伟冰:副屏花了10亿

手机中国
2025-09-19 19:45:04
世界、美国历史将证明查理•柯克的伟大

世界、美国历史将证明查理•柯克的伟大

大国老记
2025-09-19 13:02:28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9 20:05:00
找到了!陨石博主找到茂名火流星,400公斤藏在地下3米,网友炸锅

找到了!陨石博主找到茂名火流星,400公斤藏在地下3米,网友炸锅

小兰聊历史
2025-09-19 17:39:30
英超214亿决战!曼城创22年耻辱,输1-5后再战阿森纳,盼一雪前耻

英超214亿决战!曼城创22年耻辱,输1-5后再战阿森纳,盼一雪前耻

侃球熊弟
2025-09-19 23:32:14
反转!氢氟酸夺命后续:家属撒谎事发非散步,更多内幕曝光

反转!氢氟酸夺命后续:家属撒谎事发非散步,更多内幕曝光

以茶带书
2025-09-19 13:02:43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53:50
特朗普:普京“真的让我很失望”

特朗普:普京“真的让我很失望”

参考消息
2025-09-19 19:48:58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徐雪芬札记
2025-09-19 11:08:59
大瓜!向佐被曝出轨澳门coco姐,女方男友猛料频出还扯出欠债丑闻

大瓜!向佐被曝出轨澳门coco姐,女方男友猛料频出还扯出欠债丑闻

娱乐小板报
2025-09-18 16:48:23
凡有女大佐,必然是烂片,《731》也不例外

凡有女大佐,必然是烂片,《731》也不例外

熊太行
2025-09-19 12:21:02
谢娜体面分手:爱过,但尽力了

谢娜体面分手:爱过,但尽力了

In风尚
2025-09-19 19:32:09
iPhone 17系列发售首日,记者在上海实探“最大旗舰店”:有人凌晨2点从常州坐车来排队取货

iPhone 17系列发售首日,记者在上海实探“最大旗舰店”:有人凌晨2点从常州坐车来排队取货

极目新闻
2025-09-19 09:12:05
美国把话带到北京,特朗普心里清楚,中美不能发生冲突!

美国把话带到北京,特朗普心里清楚,中美不能发生冲突!

科技有趣事
2025-09-19 09:26:06
2型糖尿病重大突破!3针干细胞,90天改善II型糖尿病高血糖!

2型糖尿病重大突破!3针干细胞,90天改善II型糖尿病高血糖!

宝哥精彩赛事
2025-09-19 10:26:21
59岁王志文线下活动,发福挺大肚似70岁,皱纹满布被评心脏不太好

59岁王志文线下活动,发福挺大肚似70岁,皱纹满布被评心脏不太好

小兰聊历史
2025-09-19 15:22:42
2025-09-20 03:32:49
玉辞心 incentive-icons
玉辞心
自媒体资深撰稿人
10459文章数 73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