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11日报道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超市里,玛丽亚(María)拿着计算器反复核对购物车里的商品价格。
这位三个孩子的母亲苦笑着说:"现在进超市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每次结账都会发现比上周又贵了20%。"她的月薪刚刚调到40万比索,却仍追不上飞涨的物价——因为一个四口之家现在每月需要116万比索才能勉强摆脱贫困线。
这就是当下阿根廷的现实图景。尽管官方数据显示八月通胀率降至1.9%,实现连续四个月低于2%的"里程碑",但累计年化通胀率仍高达33.6%。相当于每100比索的购买力,在一年间就缩水至不足70比索。
"这就像在跑步机上狂奔却仍在原地踏步。"经济学家卡洛斯·佩雷斯(Carlos Pérez)比喻道,"虽然月通胀率放缓值得肯定,但物价基数已经站在高岗上。普通民众的感受完全是另一回事。"
细分数据揭露了更残酷的真相。虽然整体通胀放缓,但关乎民生的关键领域仍在快速上涨。交通运输成本激增3.6%,酒精饮料和烟草上涨3.5%,餐厅酒店消费增长3.4%。而真正让人意外的是,向来推高通胀的食品饮料类,本月仅上涨1.4%——但这并非因为价格控制见效,而是"缺乏消费使得成本难向货架传导"(原文直译)。
这种"通缩式通胀"的诡异现象,折射出阿根廷经济的深层矛盾:由于民众购买力急剧萎缩,商家甚至不敢随意提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中国超市经营者李先生透露:"现在进货成本每周都在涨,但我们只敢选择性调价。比如面粉涨10%我们就只涨5%,剩下部分自己消化,否则根本卖不动。"
政治周期正在加剧这种复杂性。八月中旬总统初选后,比索汇率剧烈波动,但奇怪的是这次"汇率传递效应"(pass through)并不明显。分析人士指出,这并非经济结构改善,而是消费市场过于脆弱形成的"降价抗性"。
地域差异同样惊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市(CABA)公布的通胀率仅为1.6%,但年累计已达37.4%。其中保险金融服务暴涨5.7%,而服装鞋类因冬季清仓反降0.4%——这种结构性分化让任何整体数据都失去参考价值。
更值得警惕的是预期管理困境。阿根廷央行发布的市场预期调查(REM)将八月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至2.1%,与官方数据出现明显偏差。这种预期与现实的背离,可能预示着新一轮价格调整正在酝酿。
"我们正在经历从高速通胀向中速通胀的转换阶段。"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Luis Caputo)在社交媒体上强调连续四月低于2%的历史意义。但站在面包店前的胡安(Juan)说得更直白:"部长庆祝数字下降,而我发愁的是这袋面包从100比索涨到140比索只用了两个月——就算现在涨得慢点,我也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随着十二月总统大选临近,这场通胀战争正演变成政治与经济交织的复杂博弈。对于普通阿根廷人而言,比统计数据更重要的是:何时才能不再需要计算器来购买一日三餐?
消息来源:Infoba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