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加州,聚光灯照向一位来自印度的年轻人。2025年宝可梦世界锦标赛上,24岁的软件工程师Ved Bamb(ID: Beelzeboy)创造历史,成为首位夺得电竞世界冠军的印度选手。赛后他激动地表示:“这次胜利不仅是我的个人成就,也是印度出现在世界电竞版图上的重要时刻。”
随后,《印度时报》称其为印度电竞社区的历史性里程碑,认为这凸显了印度在“竞争性、技巧型游戏领域引领潮流”的潜力,并将激励数百万年轻人投身数字创新与竞技游戏。
印度和印度电竞,是一个既有意思又极其复杂的话题。此前杂志讨论过把电竞推向世界的韩国,被战争阴影笼罩的乌克兰,对电竞高度开放的丹麦,以及渴望成为全球电竞中心的沙特。
今天,我们尝试像拆解这些国家一样,从国情、基建、人口、经济、文化与政策层层剖开,理解印度与印度电竞。
01头部项目的表现
衡量一个国家的电竞实力,有很多角度可以切入——它在国际头部项目里的参与度,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国内俱乐部和职业选手的规模,以及那些被记住的代表人物或事件。透过这些线索,印度电竞的发展轮廓会变得更清晰。
先说国际的几个头部端游项目。
如今能在Liquipedia查询到的、登记的印度CS2职业选手只有57人(包含已退役选手),而俄罗斯有296人,中国204人,法国162人,差距一眼可见。
无畏契约项目里大约有94位印度选手,代表性的战队是Global Esports,虽然拿到VCT Pacific合作队的席位,却始终在积分榜中下游徘徊。
唯一能被写进成绩簿的亮点,出现在2022年英联邦电竞锦标赛(Commonwealth Esports Championships)上。那是电竞首次作为表演项目登上英联邦运动会的舞台,印度Dota 2队在公开组铜牌战中击败新西兰,拿下了一枚铜牌。
若说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恐怕不是奖牌而是丑闻。
2018年,OpTic Gaming在印度组建分部,希望推动本土CS:GO职业化。但核心选手forsaken在上海eXTREMESLAND亚洲总决赛上被查出使用外挂“word.exe”,甚至当场试图删除证据。结果OpTic India当即解散,forsaken被禁赛五年。此后“word.exe”成为电竞圈的讽刺梗,也让印度CS项目长期背负作弊阴影。
这一事件被视作印度电竞早期最负面的挫折,凸显了职业化管理与诚信体系的缺失。
02移动端设备的基本盘
在设备层面,印度一方面拥有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和发达的IT外包产业,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另一方面,人均消费力有限,高端PC或主机仍属小众奢侈品,绝大多数玩家依赖中低端智能手机。
电竞赖以生存的两样东西——网络与硬件,在印度呈现鲜明断层:在一二线城市,4G/5G 普及且资费低廉,手机互联网渗透率极高;但广阔的乡镇和农村仍面临网络覆盖不足与供电不稳。
与存在感较低的端游相比,移动端才是印度电竞的主场。智能机的普及和廉价流量套餐带来了庞大的参与基础,而真正引爆市场的,是2018年上线的《PUBG Mobile》(绝地求生手游)。
这是一款由韩国Krafton授权、中国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开发的战术竞技类射击游戏,玩法与PC端的《绝地求生》相似,但运行门槛大幅降低,只需一部中低端智能机就能体验百人同场竞技。
《PUBG Mobile》的进入,让印度年轻人第一次大规模接触到竞技类手游。短短两年,它在印度积累了数千万用户,并直接点燃了电竞热情。2019年,Team SouL在PMCO印度赛区夺冠,成为全国焦点;2020年,Orange Rock Esports又在世界联赛东部赛区斩获亚军,这是迄今印度离世界冠军最近的一次。
观众数据同样说明火爆的情况。
2022年,BGMI Masters Series登陆Star Sports 2黄金档,8天电视观众达到1230万,全季覆盖3600万,其中600万人是首次在电视上看电竞;数字平台累计观看量超过1亿。
在印度,印度体育电视台Star Sports频道长期转播板球,是体育迷最熟悉的收视平台。能在这个频道的黄金档播出,意味着电竞内容第一次进入了和板球、足球等传统体育同样的曝光舞台,不再只是局限在YouTube、Loco这样的流媒体。
然而,印度移动端电竞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反复与波折。2020年9月,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后,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与数据隐私”为由,禁用了包括《PUBG Mobile》在内的多款中国背景应用,职业联赛被迫停摆,刚刚积累起的生态戛然而止。
2021年,韩国Krafton获批推出本地化版本BGMI(Battlegrounds Mobile India),一度带来复苏,但仅维持了一年,2022年7月又因数据合规问题再次下架。直到2023年,它才以“限时测试”的形式谨慎回归。类似的是,另一款在印度同样火爆的《Free Fire》也在2022年遭遇禁令。
这几次政策上的急刹车,让战队、选手和赞助商都处于极度不确定的环境:一个赛季还在冲击世界亚军,下个赛季可能连游戏本身都无法下载。
可以说,印度的移动电竞始终在断断续续的发展中前行。庞大的用户和收视数据固然存在,但缺乏稳定的政策与赛事体系支撑,成绩难以沉淀,职业化道路也屡屡被中断。
03社会制度的天花板
最终,所有关于基建、设备、项目、俱乐部与观众的讨论,都离不开社会制度与社会环境。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电竞,都必须经历相似的路径:从基础训练到业余赛事,再到社群建设与资本投入,逐步搭建生态,才能孕育出稳定的竞技环境。
我们此前讨论过,女性电竞的难点也正在于此——并非“天赋”或“性别差距”,而是缺少进入和成长的生态条件。 印度女性往往比其他国家的女性承受更多质疑与阻力。她们从事电竞、直播、内容创作时,常常被家庭和社会视为“不务正业”。 在印度,这条路径显得尤为复杂。
此外,在印度特殊的社会结构下,种姓制度与性别不平等叠加,使低种姓群体和女性群体都可以被视为弱势群体。他们在资源获取、社会认同和上升通道上面临着共同的困境。再加上教育和就业机会分配高度不均衡,社会流动的通道被层层壁垒阻隔,使电竞很难像传统体育那样,仅凭训练与成绩就获得认可。
在缺乏广泛社会认同的情况下,即使个别选手拿到世界冠军,也未必能改变自身处境。换言之,在许多印度人看来,即便登顶世界舞台,也难以改变弱势群体的命运,那么熬夜苦练的意义又何在?职业电竞的价值和意义,在印度社会仍未真正建立。
当然,印度电竞正在顺应全球潮流逐步前行。2022年,印度通过总统公报将电子竞技纳入体育部管辖,实现了“从游戏到体育”的身份正名;2025年又将“体育奖金”扩展至电竞奖牌选手与教练,这些制度上的动作正在逐步补齐短板。
根据互动媒体和游戏风险投资基金Lumikai发布的《印度互动媒体和游戏报告》,2024财年印度游戏用户规模已达5.91 亿,人均每周游戏时长从10小时增至13 小时,其中 1.48 亿人会付费,女性玩家比例升至 44%,月均支出比男性高 8.5%。更重要的是,66% 的玩家来自非一线城市。低价智能机与廉价 4G 套餐,让手游成为全民娱乐的共同语言,也奠定了印度电竞的基本盘。
庞大的人口与移动互联网,让印度具备成为电竞大国的潜在条件。但要把观众红利真正转化为竞技实力,仍需要制度、资本与体系的全面推动。未来能否看到更多像Ved Bamb一样的印度选手和俱乐部登上国际舞台,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