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下馆子,花了大几百,满心期待点了几道热菜,吃着却没有半点锅气,谁心里不觉得憋屈呢?
最近,罗永浩直接把这份“憋屈”给摆到了台面上。他一条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高价”的微博,让“餐馆该不该明说预制菜”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事情发生在在9月10号那天,罗永浩刚下飞机,就和同事去吃了西贝。
结果这顿饭吃完之后,他直接就在微博上发文:“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他还特意补上了一句:“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其实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揪着预制菜说事儿。早在去年11月,他就直言:“餐厅卖预制菜并且不注明的,本质上就是欺骗。”
只不过这次,他直接点了西贝的名,还晒出了餐桌上的莜面、牛大骨照片,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毕竟西贝人均一百多的消费,很多人去吃,图的就是“现做”的放心。
事件发酵没几个小时,西贝客服就先出来回应了。按照客服的说法:“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里的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哪里来的预制菜?”
他们说:“炒菜类都是每天新鲜蔬菜到店后现炒的,只有馒头、黄馍馍这些主食,是从中央工厂配送过来的,其余的菜品全是门店现做。”
可网友根本不买账。有人直接晒出西贝的外卖订单:一份凉皮套餐31.5元,炒牛肉拌饭43元,“就这价格,要是预制菜,跟我自己在家热速食有啥区别?这不就是当冤大头吗?”
客服的回应没有压下热度,9月11号,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接受了采访。
他先是一口否认:“在西贝门店里,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有着严格的定义,我们的菜品全都符合现制标准,别听人乱讲。”
接着又放了两个“大招”:一个是宣布从9月12号起,全国370多家西贝门店的后厨,全部对外开放,“消费者想参观哪道菜的制作过程,都能申请,我们没有什么可藏的”;
另一个是要起诉罗永浩,“他的言论已经伤害到企业商誉了,而且他不是普通消费者,是有影响力的博主,这种说法不能忍”。
提到大家吐槽的“高价”,贾国龙说:“罗永浩他们5个人,点了13道菜,花了不到800多块。我们上半年利润率也就5%,不算高,账不怕查。”
面对贾国龙的强硬,罗永浩当晚就回怼了。他在微博里调侃西贝客服的回应:“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这套流程倒是挺熟练的。”
还接着强调了自己的立场:“就算预制菜卫生没有问题,去饭馆吃罐头也不合理吧?消费者连知道的权利都没有吗?”
最后他还放了话说:“我打算买或者租检测设备,以后哪家餐馆说自己没用预制菜,我就去验一验,看看谁在说谎。”
网友顺着线索扒,还发现了一个“打脸”的细节。
以前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好菜全都是预制出来的,越高级的预制程度越高”。现在却一口咬定“没有预制菜”,前后的说法差得也太远了。
9月12号,西贝如约开放了全国门店的后厨。但很多人去体验之后,却觉得“不对劲”。
有人说:“想参观得提前预约,到了店里,工作人员只让看炒灶那一小块,切配区、半成品存放区根本不让进。”
还有网友吐槽说:“有一次去吃西贝,给我推荐一款炖牛排168,我寻思俩人吃饭点一个硬菜吧,就要了,结果原来是一顿饭花四百多,那一份炖牛排就三百多,300多可以买多少牛排啊!”
也有吐槽份量的:“终于有人吐槽西贝了,又贵又难吃且分量少。酱骨头是按重量来卖的,而且骨头占90%以上。去吃过一次不会去吃第二次了。”
说实话,这件事儿我觉得老罗说的不错。花了大几百,吃到的却是加热的预制菜,心里的那股憋屈劲儿,换谁都受不了。
西贝开放后厨的举动,看着挺硬气,却总让人觉得有点“欲盖弥彰”了。消费者要的真不多,不就是一口热乎的、实实在在的锅气吗?
这钱花得值不值,不应该由商家来定义,而应该由我们吃进嘴里的那口饭来决定!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