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交所官网显示,2025年9月12日,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图高新”)将迎来北交所上市委2025年第23次审议会议的关键时刻。
资料显示,雅图高新深耕高性能工业涂料领域,计划通过IPO募资4.31亿元,其中1.41亿元投向“水性涂料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若成功过会,将实现产能12倍跃升,
然而,雅图高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募投项目合理性及客户结构异常等问题,也在此次上市进程中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财务数据异常引真实性争议
根据招股书上会稿显示,雅图高新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6.36亿元和7.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8亿元、1.17亿元和1.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5.42%和37.98%。其中,境外销售占比超50%,产品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表现亮眼,但市场对雅图高新的业绩一直存在争议。首先就是在公司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从35.39%攀升至44.0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9.75%,雅图高新毛利率至少高出同行均值10个百分点。且行业近年来整体毛利率出现下滑现象而雅图高新的毛利率却大幅增长,明显是与行业整体趋势形成了背离。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雅图高新招股书中披露的营业收入与行业研究机构披露的相差甚远。作为深耕市场20余年的涂料行业专业头部机构,中外涂料网在2023年度发布《2023中国市场100强涂料企业排行榜》显示,雅图高新从2022年营收收入来看排在行业第三梯队,其当年的营业收入为6.51亿元,排名第57位。然而,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是营业收入为5.57亿元,两者相差近1亿元。
面对相差如此重要的财务数据相差巨大,至于是哪一方有误不得而知,但如果依旧雅图高新所披露的在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5.57亿元的话,那么按该营收规模公司则排在《2023中国市场100强涂料企业排行榜》70位开外,属于行业的第四梯队。那么,雅图高新在招股书中所表述的“扎根涂料行业超三十年,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汽车修补涂料行业的领先企业”的领先“水分”到底有多大,值得市场深思。
3368万突击分红后再募3500万补流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期间,雅图高新在IPO申报前夕实施突击分红,向全体股东分配现金股利3368万元。
冯氏兄弟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掌控公司96.5%股权,形成“家族式”治理。董事长冯兆均兼任总经理,其子冯奕信任市场运营中心总监,弟弟冯兆华担任董事、副总经理。其中,实控人冯兆均、冯兆华兄弟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合计控制公司96.5%股权,仅此现金分红便分得约3250万元,占比高达96.5%。
这一操作被市场解读为“上市前夕掏空公司现金”。分红后,截止到2024年末,雅图高新账上仍保留3.70亿元货币资金。
在此背景下,公司仍计划通过IPO募资3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理由是“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这种“分红与补流并行”的矛盾行为,引发投资者对资金真实用途的质疑。
此外,雅图高新此次IPO计划募资1.41亿元建设“水性涂料智能生产线”,达产后产能将达8000吨/年,较现有684吨/年产能扩张超12倍。然而,2021年至2023年,公司水性涂料产能利用率最高未超过60%,2022年度仅为45.30%,2023年仅为56.69%,到了2024年度也只是达到70.39%,还有仅三成的产能利用率空间。
同时,在2023年公司水性涂料销量仅350吨,而油性涂料销量高达1.67万吨,2024年度则为1.95万吨。水性涂料因成本高、终端设备要求严苛,市场接受度仍有限。而在产能利用率不足六成的情况下,激进扩产会导致产能过剩,若下游市场无法快速消化新增产能,公司可能面临库存积压与价格战风险。
研发费用过低创新实力存疑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雅图高新研发费用分别为1703.04万元、2309.95万元及2445.5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06%、3.63%和3.30%,仅勉强达到北交所“创新性指标”中研发费用率3%的最低标准。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81%、7.71%和7.26%,雅图高新不足行业均值的一半。
从行业企业对比来看,东来技术2024年研发费用率7.26%,专利数量超200项,覆盖汽车原厂漆、高端工业漆全链条;麦加芯彩同期研发费用率8.30%,在新能源商用车涂料领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尽管雅图高新拥有12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1项),但招股书披露的研发项目多集中于“通用型水性调黑色母”“动车组水性双组份金属漆”等传统领域,缺乏对新能源电池涂料、智能涂装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布局。
雅图高新解释称,其研发费用较低系因产品聚焦汽车涂料领域,而同行产品应用更广。但汽车涂料尤其是水性涂料、高端原厂漆技术门槛极高,外资品牌长期垄断市场,国内企业若不持续投入,难以实现进口替代。
然而,技术驱动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特征。若企业仅靠成本压缩和市场机遇实现短期利润,而非持续创新,其长期价值将大打折扣,财闻网将持续关注IPO后续进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