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再问复合种植行不行了!莒南农民种出双高产:每亩玉米1500斤+大豆200斤
“我就是热爱种地,看着玉米棒子金灿灿、豆荚鼓溜溜,这心里比啥都得劲!”在莒南县坊前镇的一片农田里,种粮大户邱庆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指着他的“宝贝疙瘩”——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试验田,自豪地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在过去,玉米和大豆被视为“冤家”,间作套种管理难、高产难,但如今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问题得到了有效破解,邱庆伟正是这一技术的成功实践者和优秀代表。
产量数据耀眼,今年他种植了约1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玉米亩产预计达到1500斤,与传统种植的单产相比毫不逊色,甚至略有超出;同时大豆亩产预计达到200斤,真正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复合种植目标。
这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不仅体现了他辛勤付出的回报,更是现代农业技术有效落地的生动证明。
面对镜头,这位朴实的农民大哥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种植经”:
1.选择株型紧凑、抗倒伏、适宜密植的玉米品种与耐荫、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进行搭配,大豆每亩9000多株,玉米每亩7000多株,从源头上为和谐共生创造条件。
2.按照技术规范,采用3行大豆、2行玉米的带状种植模式,充分利用边行优势,保证两种作物通风透光,和谐生长。
3.根据玉米和大豆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利用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精准施肥和水分管理,满足双方需求,避免争肥争水。
4.综合运用物理、生物防治手段,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科学用药,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种地是个技术活,更是用心活。”邱庆伟坦言,取得这样的高产,除了依靠技术,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精心管护和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他每天都要到地里转上好几遍,查看苗情、长势,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说,自己就是喜欢待在土地上,喜欢闻泥土的味道,喜欢看庄稼一天天成长。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化作钻研技术的动力和辛勤耕耘的汗水,最终凝结成丰收硕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