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可以半年内成为专家,但前提是不要害怕别人会超过你。
人一旦开始害怕,潜意识可能就会趁机操纵我们,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差。
会不会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呢?我肯定是希望自己越过越好的啊。
如果你不信,可以试着跟我一起回想一下,你会不会经常这样?
1、和同事竞争同一个项目,总是害怕别人做得比自己好
2、领导给了一个新机会,怕新项目太难砸在自己手里不敢接
3、想要离职跳槽进阶,又害怕大环境不好,从一个坑跳入另一个坑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危机警报器,当我们越是害怕的时候,注意力就越会转移。
——从自己能不能做成,怎么做成,变成别人是不是很厉害,我是不是不行。
硅谷天使投资人纳瓦尔说:人生真正的货币,不是金钱和时间,而是一个人的注意力。
我特别赞同,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一个人的注意力总是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就会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擅长,注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之前公司合作一门课,我接触到了一位顶级咨询公司的CEO,她面试过4000多个顶级优秀人才,说出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 所有优秀的人仅在一、两个方面突出,其他方面也是普普通通的。
你以为的专家强者,未必比你强。 他只是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不断折叠才会看起来很强。她的观察让我明白,其实你根本不用害怕别人会超过你,当你把注意力回归到自己的优势上,你就可以折叠出自己的强。
换句话说,成为专家强者是有公式的:找到自己的优势X努力折叠自己。
优势就像是一把助你攀爬成专家的梯子,当你找准了自己的梯子,你才能慢慢找那件别人做起来很痛苦,你做起来像玩一样的事。
但可惜的是,有很多人错把别人的梯子当成自己的,还错把“1万个小时”当真理,越努力,摔得越惨。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在职场上,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专家模式。
有的人天生对逻辑敏感,就可能是一个靠逻辑解决问题的专家;有点人天生对情绪敏感,就可能是一个靠洞察需求解决问题的专家;有的人天生会打交道,就可能是一个擅长通过协调组织人解决问题的专家。
找到你这个专属模式并不断折叠,你就找到了自己在职场上最强的不可替代性。而这个专家模式,往往和你的优势有关。
如果你也想像找到自己的专家模式,邀请你做一份我们的优势测评。
报名后立即填写问卷,还有机会获得教练1v1咨询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