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一阵风吹过,街头巷尾的糖炒板栗摊冒着热气,伴随着“哐哐”的铁锅敲打声和阵阵板栗香气,60岁的周阿姨又忍不住排起了长队。
最近她有个新习惯:每天晚饭后,和老伴每人分几个栗子当作“养生零食”。看着身边不少邻居也跟风学着吃,她心里其实有点小疑惑——“板栗虽好,这么吃真的养生吗?会不会有啥健康隐患?”
相比核桃、榛子那类坚果,板栗软糯香甜,但常被冠以“升糖高”“易胖”“老人小孩要少吃”的名头。可另一边,朋友圈营养达人天天安利板栗,号称“抗衰延年”、“补肾健脾”。到底板栗养生还是致病?秋天吃板栗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哪些人要注意?
你常见的吃法,真的健康吗?
接下来,让我们揭开栗子的养生真相,看看医生和营养专家的最新建议。也许你习惯性的吃法,恰恰是最不利健康的——尤其文章最后提到的2类人,劝你一定要看清,别被“养生风”带偏了。
说到栗子,很多人只知道它香甜可口,但你或许没意识到,它其实是公认的“干果之王”,有“人参果”之美誉。秋季,是板栗成熟最旺盛的季节,也是身体“进补防病”的重要时机。
板栗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高碳水化合物:鲜板栗碳水含量约40%,干栗更高达77%,与大米、土豆等主食接近,但油脂远低于其他坚果,比起核桃、杏仁,栗子更“像主食”。
富含维生素C:每百克新鲜板栗含有24mg维C,是同量大米的8倍。
优质蛋白&膳食纤维:蛋白质、钾、磷、锌、锰含量丰富,有助于心脑血管和骨骼健康。
多酚和类黄酮抗氧化物质: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被认为有助于延缓衰老和调节免疫。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鼓励,中老年人和青少年适量食用板栗,每天以30克(去壳约6-7颗)为宜,过量则容易过量摄入热量和糖分。
那么板栗的“养生好处”到底体现在哪?让我们分点说清楚。
别以为板栗只是解馋!多项研究和权威营养专家指出,科学食用板栗对健康的积极作用,远比你想象中更全面。
而正确的吃法和食用人群,往往被很多人忽视。
一、稳步补充慢能量,减少血糖波动
板栗虽“糖分高”,但它富含淀粉(复合碳水)和膳食纤维,吸收过程比蛋糕、精米快餐慢。一项北京协和医院的对照试验发现,适量进食栗子能使餐后血糖上升更平稳,对中老年人预防血糖快速波动很有帮助。尤其肠胃易虚弱、食欲差的老人和小孩,作为正餐间的加餐食用,更易获得“温和持久”的能量供给,比薯片、点心更健康。
二、增强免疫和抗衰老,维C助力秋冬防病
板栗的维生素C含量,在常见坚果中名列前茅。它不仅帮助机体对抗秋冬呼吸道感染,还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保护血管壁弹性。日本神户医科大学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提示,每日20-30克板栗可使感冒发生率减少12.6%,老年人自述疲劳感下降明显。
三、护心健脑,减少中老年“三高”风险
板栗的钾、镁丰富,可帮助调节血压,微量元素锌、锰有助于提高神经传导和抗氧化能力。2022年《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数据显示:坚持每周3-4次适量食用板栗,中老年群体的血压平均下降3-5mmHg,总胆固醇低至原水平的90%。
四、健脾补肾,中医也力推
从传统中医视角,栗子被誉为“肾之果”,《本草纲目》记载其有“强筋健骨、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的功效。儿科、慢性骨关节不适患者,食之有益,常见于老少皆宜的药膳和煲汤。秋季适量进补,有助于防御寒气侵袭、减少过敏。
但板栗不是适合所有人!医生和营养师特别提醒,以下2类人群务必控制栗子摄入,甚至应当慎吃或避开:
一、糖尿病及高血糖人群(尤其餐后血糖已高者)
板栗是高碳水食品,升糖指数虽然不及白糖高,但一次吃多,血糖仍容易飙升。有研究指出,10枚板栗(约50克)含糖量可达19克,与一小碗米饭接近。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最多不超4-5颗栗子,需与主食互换替代,最好分多餐慢慢吃。最好选择炖汤或蒸熟食用,避免糖炒、蜜制品,后者容易因高糖高油升高负担。
二、消化功能弱、易便秘或胃肠动力低下者
栗子富含膳食纤维和不溶性淀粉,吃多了不易消化。尤其是老人、小孩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动力差、或平素大便干结者,应严格控制,每次3-4颗为宜。不推荐空腹食用,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炖汤、煮粥更易吸收。
三、如何吃板栗最养生?医生建议“三大细节”很重要:
避开糖炒型和蜜栗,优选蒸、煮、炖制,减少额外糖分油脂负担。
不空腹、不暴食,和主食平替,1天不超手抓一小把(约30克),肠胃弱者建议分次、搭配蔬菜、粗粮食用。
孕妇、慢性病患者、特殊身体状况者,建议与营养师或医生个体化协商后安排摄入。
医生建议:适量,每次不贪多,方式宜清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板栗的养生功效,而不是让“健康食品变成负担”。
板栗的确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秋冬养生食品,科学进食不仅能补能量、强免疫、护心健脑,更为家庭餐桌增添温暖氛围。但要记住:再健康的食材,也需要“适量、均衡、因人而异”。
如果你、或家人正值高血糖、慢性胃肠不适等情况,或对食物不确定是否适合,请务必咨询专业营养师或内分泌、消化科医生,切勿盲目跟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