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进入二线省会城市。
这是《数读100个品牌Ⅱ》系列的第30篇文章。
每一次商业浪潮的起落,都并非偶然,作为最忠实的“记录者”,透过数据,我们看到品牌背后的商业密码,见证市场、行业的变革与成长。
2025,品牌数读年度系列专题《数读100个品牌》开启第二季,我们将关注更多新兴品牌、热门赛道,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入的分析、更精准的数据,发现商业的未来。
作者 | 卢思叶
编辑|童洁
文中图片均来自昂跑官微
继成都开出首家双层旗舰店后,瑞士运动品牌昂跑On近期相继在合肥、沈阳、青岛、昆明开出新店,其中青岛、昆明的门店均为城市首店,进一步向二线省会城市扩张。
品牌数读据官网统计,昂跑在中国大陆的直营与代理门店总数已达到66家,昂跑曾对外宣称2026年将开到100家门店,此时离目标还有半数差距,昂跑将如何布局?
1
中国市场重直营
在全球来看,昂跑一直采取分销与DTC并行的渠道策略,而进入中国市场后,DTC模式的重要性逐年被强调,明显在开设品牌直营店上投入加大。
官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昂跑在中国共有99个销售点(直营店28家、代理店38家、综合店33家),其中直营门店位于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南京、武汉、天津、广州八个核心城市,其中,上海和北京的直营门店数量最多,超过五成的直营店都在这两个城市。
整体来看,昂跑在中国市场的门店布局仍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昂跑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长,2019年底,昂跑在上海开出首家直营店,短短几年间,扩张速度不断加快,保持着每年20-25家的新店速度。
目前,昂跑在二、三线市场的覆盖还明显不足,直营店之外,昂跑通过代理商门店和户外集合店覆盖更多的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据官网统计代理商门店目前达到38家。
但若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头部运动品牌动辄数千家门店相比,昂跑的体量仍然有限。从长期战略看,昂跑仍希望提高直营比例,形成“直营+大店”的发展路径。
昂跑联席CEO Martin Hoffmann在今年一季度访华时曾表示,中国已成为昂跑全球前五大市场,并有望在未来升至第二大市场。
根据规划,品牌计划到2026年在中国开设100家门店,并增加更大面积的旗舰门店,覆盖更多一、二线城市。
直营门店是零售空间,也是传递品牌形象和沉浸式体验的重要窗口。昂跑联合创始人Caspar Coppetti就曾强调,直营店的意义还在于支撑品牌高端化定位,以及与电商渠道形成协同效应。
2
开启大店模式
具体看门店布局,在中国市场的昂跑,更依赖独立门店来展示品牌形象,近年昂跑的在华门店也在逐步向大店化、高端化升级。
首先是门店选址偏好明确,均在核心城市发展成熟的中高端购物中心,万象城、太古里、恒隆等标杆项目是首要布局的渠道,城市首店多数优先选择这些项目进驻。
这一点与多数中高端国际运动品牌的策略类似,将首店放在城市的核心商圈,借助成熟商业体的品牌聚集效应建立调性。
赢商大数据的报告指出,从项目档次来看,户外运动类品牌会重点布局中高档及以上项目,2025年上半年,运动装品牌在高档、中高档项目的净开店量分别为26家、44家,远高于中档、大众化项目。
同时,高档和中高档的项目中,运动装品牌入驻率分别达到了89%、90%,项目运营级次为S级和A级的项目中,运动装品牌入驻率分别为92%、94%,是运动装品牌旗舰店重点考虑项目。
昂跑也是相似的策略,赢商大数据显示,在全国27城5万方以上的购物中心开设的昂跑门店中,高达96.97%的门店位于成熟商圈,新兴商圈极少尝试。
从购物中心档次上看,50.82%的门店选址在高档购物中心,40.98%选择在中高档购物中心,仅有8.2%开在中档购物中心,且没有进驻大众化的商场。
今年6-8月,昂跑新开的6家门店也延续这一策略,分别落地于合肥银泰中心、沈阳铁西万象汇、青岛万象城、昆明恒隆广场、重庆北城天街和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
这些商场均为所在城市的代表性购物中心,具备较高的成熟度和品牌聚集度。
此外,今年4月昂跑还落地了一家重磅门店,于成都太古里开设的中国首家旗舰店,可以看作昂跑开启布局大店的第一步。
这家门店占地超过500平方米,是昂跑的首家双层旗舰店,除了跑鞋,门店陈列了覆盖日常运动生活、户外、跑步、健身和网球五大场景的全品类服装系列,成为昂跑在中国最完整的产品展示空间。
从行业趋势来看,无论是lululemon还是耐克、阿迪达斯,近年来都在推动大店和旗舰店战略。
一位业内人士对品牌都在投入大店的策略认为,相比欧美依赖运动集合店的渠道布局,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集中度高,消费者对“独立门店+沉浸体验”的接受度更高,品牌也更愿意通过大体量门店实现多维度展示。
“不过,大店模式带来更完整的展示机会,但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管理复杂度,尤其是在消费放缓、部分购物中心客流出现下行的背景下,大店的回报周期可能被拉长。”
高端定位有利于价格和品牌的溢价,但也意味着更高的租金与运营成本,需要客流质量高且更精准的选址来支撑。
3
发力服装品类
从过去几年财报表现来看,昂跑的营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利润波动大。对于运动赛道的黑马之一,高增长一直是市场对昂跑的期待,昂跑必须寻找更多的增长空间。
旗舰大店的策略也能反映出昂跑在产品和品牌定位上的变化——从跑鞋向运动生活全品类扩展。跑鞋建立品牌基础,但真正能带来长期增长的,是更高频消费、覆盖场景更广的运动服饰。
相比跑鞋,服装被认为是昂跑未来最具潜力的业务板块,今年二季度,昂跑服装销售额同比大涨75.5%,已成为仅次于鞋履的第二增长引擎。
过去几年,昂跑高管多次表达了对品类多元化的重视,尤其是想扩大服装品类的收入,使之成为第二大支柱。
产品端的动作频频,今年8月,昂跑与全球代言人Zendaya合作,推出Be Every You系列,涵盖从日常穿搭到专业运动的全线服饰,并与新品运动鞋进行一体化营销。
作为2025秋冬系列新品,昂跑此次推出了包括连体紧身衣、休闲上衣、短裤、飞行夹克在内的日常服饰,以及主打运动性能的短裤、紧身长袖、运动背心和legging产品。
对服饰的投入不仅体现在设计与营销,也体现在供应链端,如成都旗舰店的服装陈列由首席服装设计高级总监Tim Coppens主导,70%的服饰产品由本土供应链生产,售价区间下探至800-1500元。
管理层也在不断加码服饰战略,公司上调全年销售预期,预计2025年收入将增长至少31%至29.1亿瑞士法郎,并提出要将服装品类的占比从目前的7-8%提升至10%。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目标在数字上并不算激进,考虑到服饰在运动品牌整体收入中的比重往往超过30%甚至50%,昂跑目前的体量仍偏小,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昂跑面临的挑战也很明显:保持高端定位的同时扩大消费群体、平衡跑鞋与服装的业务比重、以及在服饰品类上应对更竞争激烈的市场。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告知
转载、合作或加入社群,请联系小编:xdskefu
加小编好友请注明公司和来意
(点击可跳转)
「赢商矩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