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夏,毛远志的病情开始恶化,她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在病危之际向组织提出了一个请求——她很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见自己的弟弟一面。
那时,毛远新正在江西,组织考虑到这对兄妹的情况后,同意了毛远志的请求。不久后,毛远新带着家人赶到了北京,他来到了301医院,见到病危的姐姐。
看到姐姐的样子,毛远新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场哭了出来。毛远志则显得非常高兴,她彻底没有遗憾了。次日,毛远志在医院病逝。
毛远志与毛远新并非同母姐弟,但二人从小的经历非常相似,由于毛泽民早早牺牲,他的子女在战争年代都吃了不少苦头。
抗战期间,毛远志来到了延安,一直在毛主席的身边读书生活。毛远新则跟着母亲被关在新疆,直到抗战结束后才被营救出来。
后来,毛远新也来到主席的身边,毛主席十分喜爱这个侄子,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毛远志也明白弟弟这么多年吃了许多苦头,也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
在家人的帮助下,毛远新健康成长,之后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清华读书。毕业后,他先是下乡劳动,又被分配到了空军某部队服役。
1976年10月,组织考虑到他的身份,不建议他继续留在北京,毛远新就这样被转移到其他地,这一待就是许多年。
1989年3月,毛远新的母亲十分思念儿子,就给杨尚昆写信说明了情况。杨尚昆批准了毛远新保外就医的事情,他终于得到了释放,并来到了江西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母亲。
经历了太多后,毛远新的人生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看到母亲憔悴的样子,他心里也非常悲痛。而与他关系亲密的姐姐,也在不久就病逝了,在病房里见到姐姐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姐姐对自己的思念。
眼下,他的人生还要继续走下去,毛远新也决定重新开始。处理完姐姐的丧事后,毛远新来到了毛主席的纪念堂,为了怕被别人认出来,他乔装打扮,与普通民众一样排队,总算见到了主席。
在那之后,毛远新和家人暂时留在了北京,他见到了许多老友,还跟他们一起观看了央视转播的意大利世界杯。就这么待了几个月后,毛远新带着家人离开了北京,与姐夫一起回到了韶山老家。
毛远志在临终前就希望能魂归故里,为了实现她的心愿,毛远新与姐夫一起护送她的骨灰,回到老家安葬。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回到韶山的时候,留在老家的亲人们都出来迎接他们。这场热烈的欢迎会,让毛远新十分感动。处理完姐姐的事情后,毛远新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才终于回到了南昌。
在他获得自由后,组织考虑到他的生活状况,特意在南昌为他分配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由于毛远新身体不是非常好,年龄也大了,组织还将他的妻子全秀凤从上海调了过来,安排到了江西省图书馆工作。
毛远新一家得以在这里过上平静的日子,他的住处离母亲的住处并不远,这也方便他们去照顾母亲。毛远新对组织的照顾十分感激,组织还批给了他每月200元的生活费。
回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些事情,毛远新就感到非常后悔,他决定好好守着家人,平静地过完自己的余生。平日里,毛远新除了照顾母亲之外,就是在家里独自看书,或许是继承了主席在这方面的优点,毛远新酷爱读书,经常一看就能看一整天。
除了念书之外,他的另一个爱好就是篆刻,毛主席是国内的文史大家,主席生前也十分喜欢书法,毛远新也受到了影响,经常花费时间钻研书法,或者花钱购买石头自己雕刻。
组织给他的生活费,除了日常的吃穿用度之外,大部分都被他攒下来购买书籍与石头。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1993年,组织决定安排他到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他对此非常高兴。
重回工作岗位后,毛远新工作非常努力,自己虽然是办事员,但作为一名军工领域毕业的高材生,他的专业能力依旧出色,渐渐地在厂里就承担起了工程师的职责。
就这么一直过了七八年,毛远新才正式退休,一家人也在组织的安排下,又在上海安了家。时至今日,毛远新一家依旧在上海安静地生活,他也终于告别了过去,能够一直守在家人的身边享受天伦之乐,这也是非常不错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