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集还在介绍出场人物,短剧里早就带球跑了,换作短综你愿意看么?
9月6日,红果推出了首档竖屏综艺《爆发吧,短剧》。
杨迪、刘维主持,号称短剧界《你好星期六》,首期邀请了听花岛的曾辉、韩雨彤、李柯以、王培延等一众短国顶流助阵。短剧明星终于也有脱离剧,靠个人魅力上桌的机会了?
可惜节目没有跳出传统综艺的框架,只是“短剧+棚综”的生硬结合,面子很新,里子很旧。
自红果推出果燃计划到红果自制,培养自己的艺人、制作团队,此番自制综艺也体现红果丰富内容矩阵,想进一步将用户留在APP和打通造星链路的决心。只是不从竖屏特质出发,简单的模式堆砌,恐怕满足不了整片互联网对新鲜感和注意力刺激要求最高的短剧观众。
短剧微综,创意为0
从节目形式来说,《爆发吧,短剧》有点像嗨六的短剧版。
每期设定一个主题,固定MC杨迪和刘维一人代表一个阵营,带领两队短剧艺人PK,主要内容就是玩游戏,艺人顺便来剧宣。
从开场的集体亮相、群体舞蹈、带角色自我介绍,包括第一期的海岛岛主PK,第二期短剧CEO对阵设定,以及谁是卧底、下腰过杆等小游戏,是早期《快本》重现,观众再熟不过。
和竖短一样,这个竖综集均时长2分钟左右,每集打点再连播,整期40-50集,相当于常规一个半小时的综艺,观看形式和在红果看短剧一模一样。
节目由红果携手吉祥文化出品,山西卫视制作。
吉祥文化是一个短剧制作方,之前红果的首部综艺《出发吧短剧》也是吉祥文化出品,短剧版《折腰》也是红果与吉祥文化联手打造,双方合作紧密。
吉祥文化的短剧资源不差,再加上背靠红果,节目不用担心艺人阵容问题。
无论是首期的听花岛艺人,还是后续的代高政、李沐宸、韩栋、许梦圆等嘉宾,不少短剧演员的综艺首秀吸引了粉丝关注。但山西卫视并不是综艺强手,暴露出制作团队创意不足、缺乏年轻气质、节奏把控欠佳等问题。
明明以短剧之名,套用的还是传统综艺节目模式,只是单纯换成了竖屏输出,自我介绍、背景设定、破冰寒暄等长综艺惯例,放到竖屏显得尤其冗长。
以第一期为例,第1集整整一集都是艺人亮相小舞蹈,没有任何信息增量,第2集演员自我介绍,第3集开始介绍游戏背景,第4集艺人开始剧宣,由于艺人较多通常不是只有一部剧,等全介绍完终于进入第一轮游戏,已经播到第8集了。
竖屏输出其实对综艺并不友好,因为画幅有限,画面只能框住一个人,观众没有选择权,只能镜头给谁看谁,不想看的人也得被迫看,分量分配不均,多人综艺的热闹感也被削弱。
有镜头时,又相当于给了个单人focus直拍,表情放大,看提词器、愣神等动作明显。
每两分钟暂停换下集,游戏常常被中途打断,连续好几集都是同一个游戏,又给人重复之感。
(默契动作游戏又玩了8集)
加上嘉宾全演员,几乎都是综艺新人,除了少数综艺感强点的,大多数人都呈现出不知道在忙什么的拘谨。
一般一档综艺节目,创意、形式、嘉宾形成互补,若某块是短板,必有其他设计来补齐,悲催的是《爆发吧,短剧》全是短板,可惜了这么好的资源。
竖屏,无论是短剧、综艺、视频切片、博主vlog、种草科普,都是在争抢观众的注意力。几秒内如果不能吸引观众,就会被快速滑走,所以短剧才需要“钩子”。在观众看屏幕的几秒钟里,他又是高度集中的,节奏、花字、文案、表情,一项拉垮就会扣分。
相比于长综艺是观众的陪伴式下饭搭子,刷短视频占据的是碎片时间,随时开启、随时放下,沉浸式享受,8集的无用信息,除了粉丝,普通观众很难坚持。节目第一期红果热度为3773万,第二期下降到2891万,热度还有下降趋势,已录制的后续两期,效果堪忧。
短剧人VS整活博主,
谁是Next微综?
《爆发吧,短剧》并不是红果的第一档微综。
今年年初的《出发吧短剧》,是“短剧+旅综”,即跟着短剧演员去旅行,申浩男、张集骏、王格格、余茵、马小宇等顶流助阵,彼时还是常规的横屏综艺。20分钟一集,连贯性更强,熟人局艺人反应也较自然,是短剧圈一次不错的试水。
节目做了3期,后续专门匹配了两期竖屏的“甜蜜篇”和“番外篇”花絮,也是一集2分钟,放出正片里没播的片段,形式和现在的《爆发吧,短剧》很像。这很好地与正片形成差异互补,正片里主要是游戏等强综艺环节,节奏快没有废篇,花絮里是艺人们吃饭、聊天等内容,更偏粉丝向。
此外,红果还与山东卫视《快乐向前冲》合作了室外竞技节目《归来之重夺快冲冠军》,依旧是杨迪、刘维主持,为节目的竖屏版。
以及少儿文化知识类微综《我上皇榜了》(横屏),刘震云、庞博、葛夕等参与的可视化电台访谈节目《旷野电台》(竖屏),携手央视共创的《衣锦天下·丝路季》衍生微综《与“尼”同行》(竖屏)等节目。
早在2019年,爱奇艺就尝试过竖屏微综。
《他们对我下手了》是一档整蛊综艺,每期一位主嘉宾,拍摄对象明确,记录性视角也偏生活化,反而非常符合竖屏观看习惯,网感也强。
只是竖屏毕竟不是当时的主流,很难吸引到资本和有流量的艺人,后续一些竖屏综艺或直播综艺,大部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传统综艺变种。
直到近两年短剧爆发,不少短剧演员有了去大平台综艺刷脸的机会。
去年东方卫视做了《开播!短剧季》,彻底将短剧演员搬上舞台,最近正在孵化第二季。
芒果的《小闯横莱坞》也给了不少短剧演员机会,可惜没有出圈名场面,看的人不多。
演综当中唯一火的属《无限超越班3》。柯淳作为流量担当实现资源跃升,进入内娱。《你好星期六》《一见你就笑》等人气综艺邀请头部短剧演员客串,也提升了演员们的知名度。
今年暑期档,已经出现了刘念、李柯以、王小艺等凡播必火的“人带剧”现象,红果做综艺,也是想构建“短剧+综艺”的内容生态,形成协同效应:综艺可以作为短剧的宣发渠道,也可以孵化平台原生明星,提升这些演员的曝光度和粉丝黏性。未来综艺也可以拿到冠名等广告收入,稳赚不赔。
加上综艺,红果越来越向优爱腾芒等视频平台靠近。或许红果做综艺也会倒逼四大平台思考做竖屏综艺的可能性。
只是简单将综艺拆分为2分钟一集,恐怕最大的疑惑就是:与综艺切片何异?
从实际流量来看,《爆发吧,短剧》低成本制作只能出来低质量内容,“落日雨晖”或李柯以、王培延的CP片段…远不如短剧里糖多,完全支撑不了一个节目的可看性,属于低效宣发。
恐怕竖屏综艺要突围,还得打破原有的传统综艺模式,这令叨叨想到那些会整活的个人博主。
不用说papi酱等大博主做的综艺,如明星上了个遍的《papi热烈欢迎》。
B站上@老番茄 、@中国BOY超级大猩猩 、@雨哥到处跑 、@啊吗粽 等UP主做的《青春旅行团》《下一个是谁》等系列微综,都是百万播放起步,每周必看的常客。
抖音上@屈大将 、@陈东东 等擅长整活的博主,也在围绕个人社交圈做竖屏微综,剪辑节奏快,设定主题单刀直入,包装有网感,再加上博主本人搞笑,单集点赞超20万不是少数。
无锡广电的MCN账号@13号会议室 ,噗哧文化的@噗哧办公室 ,鼓山文化在B站的账号@摸鱼事务所 ,都是MCN公司以打工人职场为环境做的微综。
更不用说还有大学生这个群体,@哭天喊地七仙女 光是唱歌走调都能创造百万播放。
这些博主深谙短视频剪辑逻辑,快节奏、碎片化,避免复杂多线的故事线,利用竖屏放大微表情作为笑点,没有片头,没有前戏,第一帧画面就抓住用户,直截了当,全程都是钩子。
这些视频多以博主个人为视角,场景布置生活化、真实化,削弱了综艺的舞台感,营造了一种沉浸感和代入感,仿佛博主就是“我”的朋友,嘉宾就在“我”面前聊天、玩游戏,更适应短视频观众的娱乐嗨点。拒绝程式化,激发活人感,这是所有内容产生生命力的最重要内核!
围绕短剧综艺怎么跳脱出现有的框架,还需要制作平台和公司痛定思痛!放弃对传统通告节目的复制和抄作业行为,从用户诉求、艺人和项目粉丝出发,做出大家真正爱看的独家内容!
什么时候大家能从短综里获得大量的新鲜的情绪价值和能量,才算没有辜负艺人流量和潜力!
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更多真正的好内容!
视觉| 蛋蛋
运营 | 晓满、杜杜
转载
请联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爱豆 · 看剧 · 聊电影 · 吃瓜
↓关注【AKA桃叨叨】视频号,收获更多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