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能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预验收专家咨询会在山东济宁召开。中国能建试点任务顺利通过预验收,获得专家组高度肯定,从而在交能融合发展领域再进一步。
会上,由行业权威、高校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照试点任务要求,认真审阅预验收材料,听取试点任务汇报、咨询与讨论后,一致认为试点任务已高质量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意通过预验收。此前,专家组实地查看了中国能建交能融合品牌体验馆、金乡零碳智慧服务区、边坡光伏示范段、交能融合一体化管控中心,对中国能建在交通能源融合领域的开创性实践给予高度认可。
2024年8月,交通运输部批复下发《关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交通能源深度融合技术研究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国能建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
自获批以来,中国能建重点围绕交通能源深度融合技术研究、交通能源融合关键装备研发、多场景交通能源深度融合工程创建等3项试点任务,提出了交能融合规划建设运营、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绿色供能,以及绿色电力-运力一体化等技术,自主研发了数字能源融合终端设备和高速公路交能融合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投资建设了山东枣菏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参建了绿色低碳机场长沙黄花机场,解决了多项制约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填补了交通能源融合领域多项理论与实践场景应用的技术空白,取得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有效推动了交能融合发展。
此前不久,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稳步增加。
中国能建集团智慧交通研究院执行院长崔培强表示,此次出台的政策文件,无疑从国家层面明确认可了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方向,使企业的投资方向和实施方向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交通与能源融合无疑也将带动两个行业的投资增长,至少是一个数以千亿计的市场,甚至可能破万亿元。
中国能建此前已将交通与能源融合作为重点投资建设方向,在前期进行了诸多有意义的探索,并在近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
此前4月,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投资,广东院与山西电建联合体EPC总承包的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项目——山东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滕州段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通过“交通+能源”深度耦合模式,在高速公路边坡、匝道圈等闲置土地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为沿线基础设施和运输车辆提供绿色电能。此次并网的滕州段装机容量约17.02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9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5715.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9292.42吨。
目前,枣菏高速交能融合工程已累计发电5746.24万千瓦时。项目建成后,对推动交能融合重点区域绿色转型,探索交通领域低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