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手机、耳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离不开“电力续航”,充电宝、便携锂电池组也成了大家的“随身必备”。但市面上的锂电池产品五花八门,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质量却良莠不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了揪出这些“隐形炸弹”
佛山市场监管部门
近期持续加码监管力度
紧盯锂电池产品质量安全
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7月16日
大沥市场监管所利用大数据梳理投诉举报线索,发现辖区内某公司存在涉嫌销售未经CCC认证移动电源的违法线索。执法人员立即开展突击检查,现场发现该公司仓库内存放大量充电宝及带移动电源功能的锂电池用于对外销售。经执法人员检查甄别,其中10个型号共1200多个充电宝、带移动电源功能的锂电池等产品属于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但产品上均未标注CCC认证标志,且该公司未能提供上述产品的CCC认证证书,“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亦未查询到该批产品的认证证书。执法人员依法查封无CCC认证产品,并对该公司涉嫌销售未经认证产品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7月31日
大沥市场监管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在某锁业有限公司发现在售的2000个锂电池组产品未标产品生产厂商名和厂址,且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执法人员依法对上述锂电池组产品实施扣押,并迅速组织产品质量执法抽样检验,结果显示该批锂电池组的“样品容量测试项目”不符合GB31241-2022标准,判定为执法抽查不合格。大沥市场监管所对该公司涉嫌销售质量不合格产品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8月13日
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大沥市场监管所雷霆再出击,对镇内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销售的带移动电源功能的锂电池产品属于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执法人员进一步查询“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现该产品未取得CCC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执法人员依法对该公司涉嫌销售未经认证产品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产品质量无小事
群众安全为首要
下一步,佛山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强锂电池产品等各类产品监管工作,通过日常监管、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等渠道深挖质量违法线索,发现存在产品质量、CCC认证等违法问题的,依法立案从严查处;对故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依法立案严厉打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喜欢本文请点击“在看” 让 更多人看到
来源:佛山市场监管
编辑:雷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