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夜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请彻查|一位重庆“韭菜家长”的自白》,心里挺不是滋味。
文章大致意思是一位重庆家长,花了10来万找“中介”买某龙珠校的初中指标,按照家长自白:钱给了中介,并且也去了目标学校内2次,面谈,递资料,感觉事情靠谱,但后来却没能如愿就读,就去报了案。
估计也是同步爆料给一家外地自媒体。该自媒体文章结合此事,又翻出来去年四川妈妈花费40万帮助孩子考入重庆名校事件,批判重庆教育“小升初不公平”“暗箱操作”等。
比如质疑:
名校们为何胆敢公然内外勾连、买卖指标?
重庆小升初难度太大!
重庆小升初不公平,不透明,那么多学位,都是给谁读了?
等等等。
好了,你看到这件事情的关键点了吗?
他和去年四川泸州妈妈花40万来重庆读名校,压根不一样,他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人家四川妈妈每周不辞辛苦,往返几小时,只为了来重庆上校外辅导班,并依靠考试成绩,进入到名校。
而这位“韭菜家长”,是试图通过“交钱走后门”,一次交10几万进入名校。
前者,可以理解为大家常说的“凭奥数成绩”或“考试掐尖”升学;
严格意义上属于学校自主招生的一种方式,但涉嫌“违规”。
后者,实际上大概率就是一桩涉嫌“欺诈”事件。
可能是这钱太好骗,这种事,多年来陆续发生,从来没断过。
23年夏,顾妈妈被男子李某以“有关系购买入学名额”为由,诈骗25.5万。
23年初,张爸爸在沙坪坝给某公司交了13万买指标,没过久,这家公司就人间蒸发了。
22年夏,李某在渝中区,花4.8万“打点费”想走关系进名校,最后发现“没帮上忙”。
除了网上公开报道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家长,因为怕丢人,都不会公开出来自己的事,甚至都不会去报案。
为什么这么容易上当受骗?
原因很简单:
重庆的几座龙珠校本部以及个别分校,入读方式不是划片区,而是采用包括摇号、抽签、指标到校、自主招生等组合方式。
家长想让孩子初中去读这几所珠珠名校,但又担心摇号几率,又不想校外补课,走“自主考试招生”通道。
于是,就想到了“交钱,走后门,买指标”这条路。
他们的理解:潜规则不就是这样的啊,“学校领导们”收钱办事,天经地义。
真的,太天真了!
这种操作,的的确确就是“韭菜”行为。
不能怨任何人。
不能抱怨什么重庆教育政策,政策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更不能试图借一桩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导致的“上当受骗”,引到对重庆教育环境的批判。
现在的大环境,试问还有哪些校长、局长会为了并不算多的钱公然买卖教育指标?
盯着他的眼睛多了去了,一查一个准。
而“资源的交换,早已建立起较高的护城河”,如今社会早过了简简单单“送礼送钱、收钱办事”的时代。
此为其一。
其次,实际上重庆小升初的路径,是十分清晰的。
要读到那几所“不划片”的龙珠校,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大体有3条路,
一是成绩好;
二是运气好,抽到签摇到号;(这两年一些家长不敢去摇号,被很多平常心的家长捡了大漏,因为中签率其实很高)
三是钱包厚,目前楼市不景气,一些楼盘的新房和优质教育资源挂上钩了。过去是没有的。
当然,所有的前提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去顶尖名校并非适合每个孩子。
今年初,重庆公布了9条教育新规,涵盖招生规范、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
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大会,再次明确将深化治理小升初“奥数考试招生”、初升高“跨区域、超计划招生”等违规行为。
实际上目前重庆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发展趋势很清晰,那就是三个关键词:
教育平权
去内卷
心理健康
第一,教育平权。
包括打击“高考移民”产业链,严禁以随迁子女名义抢挖生源,严查“人籍分离”“空挂学籍”。
重庆在名校集团化办学上,已经全面进入加速阶段,我估算了一下,不久的未来,重庆“七龙珠系”的学位恐怕将超过10万个,“人人都读七龙珠”的时代,或许已不遥远。
第二,去内卷。
重庆目前很多政策都是为学生减负而设计。
比如小学上课时间一般不得早于8:2。普通高中晚自习结束时间不晚于22:00。小学书面作业原则上不出校门等。
教育内卷这几年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增大,家长们期望孩子有更好的成绩,另一方面,普遍性鸡娃,让整体的分数水平提高,别人都鸡娃,你不鸡就会落后。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并且这样的循环似乎很可能已经到了一定的临界点,那就是影响到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有了第三点,心理健康。
年初重庆教委提到要为200万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实施学生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增时等专项行动。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呢?
因为掐尖、内卷的环境已经影响到了很多孩子和家长。造成了一些不好的事件发生,到了不得不出重手整治的时候了。
家长们疯狂卷奥数,卷校外培训,超前学习、刷题,目的是什么?
是小升初时进一个名牌中学,从而为高考打好基础。
2024年重庆小升初跨区流动比是17%,往年更高。
但随着各类规则的出台,会让这个数值进一步急速下降,最终就会形成大概类似于锁区一样的效果。
同时,重庆集团化办学即将全面开花结果,“遍地名校”之后的平权化,也会明显减少家长的内卷焦虑。
当然,不知道这些举措能不能保护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再受到“教育中介的欺诈”呢?
你觉得?
往期精选回顾
声明
1.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是本公众号运营者的个人观点、分析与判断,我务求客观真实,但无法涵盖所有信息,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指导
2.内容如有侵权或失实的表述,请联系我,将会依法核实并处理
3.如仍有疑问,欢迎后台留言单独咨询
4.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5.所赠礼品为指定型号和颜色,最终解释权归大卫聊重庆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