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学历史但从不执于历史的花鹿不花。
今天我们这里风很大,雨也下了很久。
但这点风雨和武大正在遭受的“风雨”相比,应该还不算什么吧。
昨天,杨小姐的“优秀论文”被悄悄从知网上撤下去,引发了关注,也引发了新一轮对武大的舆论质疑。
本来以为这样做已经够蠢了,但谁知道今天相关人等的操作更蠢:
杨小姐的论文今天又被悄悄放回来了!
这样的做法,难道生怕不引起舆论关注吗?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讲的:
某日某地某君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女孩儿的裙子拉链没拉上。
于是,他就悄悄上前帮人家拉上了。
结果挨了一巴掌。
某君越想越觉得委屈,于是又趁人家不注意给人家拉开了。
结果……
再挨一巴掌亏吗?
现在,我们不清楚究竟是谁把杨小姐的优秀论文从知网上悄悄撤下来的。
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又给偷偷放回去了。
这个做法确实有点让人费解。
究竟是校方愚蠢,还是杨小姐愚蠢呢?
实事求是说,校方和杨小姐大概率都不可能是愚蠢的。
以百年名校的“ 智慧 ”和杨小姐能把师弟往绝路上逼的“ 智谋 ”来看,他们绝对不会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样愚蠢的错误。
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很多事儿无论是校方还是杨小姐, 估计 都很难再说清楚了。
比如:这篇影响力巨大的论文,还是原来的论文吗?
偷偷放回去,撤论文这事儿就是没有发生过吗?
武大的法律系很强,一直是“五院四系”的中坚力量。
但不知道如果一个叫狂徒张三的人偷了东西,又不知道为什么偷偷放回去了,这行为在法律上算什么呢?
是犯罪既遂吧!
杨小姐的事儿闹腾到现在,再这么悬而不决闹下去,真的就很没意思了。
讽刺校方的犹豫不决,当断不断,骂杨小姐的骄横跋扈,阴险狡诈,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说到底我们更应该从这件事儿中学习到什么经验教训。
我自己还是那个态度。
如果说整个事情给人什么启示,那就是杨小姐自己自作自受,导致现在母校和自己都深陷泥泞。
《荀子》中有名篇: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
这段话的意思我稍微解释一下。
自古以来,骄傲轻慢这些都是人之所以倒霉的根源;而恭敬谦虚,却可以摒除各种灾祸。
一个人,虽然有戈和矛这样的利刺,但也都不及言语的锋利。
给人说善良的话,比布帛衣服还暖;而说伤害人的话,比矛和戟刺得更深。
所以,有些人即便生在广阔辽远的地方,却也没有她的立足之地。
不是因为地方不够大,是因为这个人说话做事有问题,所以在那么大的地方大家也容不下她。
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就算自己才高八斗,就算自己名气冲云霄,就算自己权势熏天,那又怎样?
说话、做事还是要给人留一条生路。
也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
这句话杨小姐应该好好记下来,反复抄写、背诵。
当然,这样的好句子咱们大家也一起共勉。
好了,今天就简单聊到这里,大家评论区见吧。
天气转凉,大家都多注意保重身体。
现在随便一阵风雨都能让我感冒,头晕眼花。
也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唉,真的好想去爬爬山,好好锻炼一下身体。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了~~~
清秋有梦 落雨成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