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骗人的!打个幌子!”
“很多东西不打折,有点哗众取宠…”
“打折力度不怎么样,我们看下来也没什么折扣…”
最近,无印良品上海世博源店开启闭店特惠,即将于9月30日正式关闭。记者最新探访发现,虽然店门口贴着“闭店特惠30%-50% OFF”的标示,但实际店内折扣却并未达到这个力度,而且很多产品并不参与折扣,导致不少顾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过,也有人买了多年无印良品,不冲打折也要来逛逛买买。
其实,不止上海世博源店,近期无印良品多地门店都被曝出闭店消息。导致其频繁闭店的原因除了正常调整外,或许也因为其定价受到了本土品牌和电商的冲击。
促销宣传与实际体验不符引不满
记者在探访无印良品上海世博源店时发现,门口有着3张大幅的闭店特惠海报,上面标着“30%-50% OFF”。不少人路过都忍不住驻足看上一眼,然后好奇地走入店内>
即使是工作日中午,店内逛的人也不少,但实际能选出心仪产品并买单的却几乎没有,甚至有不少顾客发出了抱怨声。和几位老姐妹一起来逛街的马女士表示:“这闭店特惠就是骗人的!打个幌子!我看了好多东西不是不打折,就是便宜个几块钱,最后我挑了个瑕疵品倒是打了5折,不过上面有点污渍还得回去洗一洗才能用。>
“我看到门口闭店特惠进来的,结果我想买的文具、双肩包什么的都不打折。店里也没看到那些热销品,没什么好买的,这活动搞得有点哗众取宠了。”一无所获的赵先生沮丧道>
一对老夫妻在店里兜兜转转也空着双手走了出去,张阿姨说:“我们坐地铁特地过来逛逛,但发现打折力度不怎么样,我们看一圈下来,38元的东西打下来30元,也没什么折扣…>
大家的抱怨也并非无的放矢,记者在店内看到,尽管门口标着闭店特惠“30%-50% OFF”,但实际店内折扣只有“只有10% -20%OFF”。其中,打八折的主要是一些收纳盒、家居用品,而衣物和床上用品等则是2件打9折。有顾客直言:“打9折和没打折有什么区别?而且还要挑2件才打折,优惠门槛也太高了。>
记者询问为何没在店内看到打5-7折的商品,店员回复称:“可能是那些商品卖完了,现在只有放着红色牌子的区域里的产品是打折的,其他没放的就是不打折的,像是文具、毛巾之类的。>
其实,让很多人空手而归的原因除了折扣不够给力之外,还因为店内不少货架上已经空空如也,不再补货>
同时,店内还在做着闭店准备工作,记者就看到店员将一些产品打包后运送出去>
记者还注意到,店里有一些产品标的是“SALE折扣季”。店员介绍:“这是现在所有的无印良品都有的优惠。”那相比已经开始准备闭店、货品不足的世博源店相比,肯定还是别的门店更好逛一些>
多年忠实顾客不冲打折前来告别
不过即使打折力度不够给力,还是有不少消费者带着情怀前来告别并买下了不少东西。
“我不是冲它打折,我是看到它要闭店觉得挺遗憾的。我经常买无印良品,特别喜欢它家的棉质衣物,我皮肤比较敏感,穿化纤的不舒服,而且它家的衣服没有明显的logo,我也不爱穿那种大logo的衣服。我们一家都喜欢逛无印良品,好像上海有无印良品开始我们就一直有逛,很多年了。像这边的店,还有淮海路旗舰店都是经常去的。”儿子家在附近的孙女士表示:“折扣还行,还像是打8折?今天花了300元,买了1个防晒服、1个保暖衣,还有一些小笔记本。每次我买的小笔记本比较多,颜色复古、携带方便,我很喜欢。>
“从大学第一次买无印良品的笔开始,十几年了,就算不打折也要来逛逛。”张女士坦言,虽然对打折力度感到失望,但来都来了还是愿意在这个陪伴自己成长的品牌逛逛买一些东西的。
不过情怀终究难敌现实。在对比了几款收纳盒的价格后,忠实顾客陈先生最终选择了放下:“这个塑料收纳盒原价198元,打完折也要158元。类似的网上可能只要几十块,质量差不了多少。”他坦言,近年来越来越难接受无印良品的定价策略,“以前觉得是品质保证,现在看来性价比太低了。>
“闭店潮”背后的多重市场压力
无印良品上海世博源店的闭店通告上显示,该门店的闭店日期为2025年09月30日,关闭后如需要退换服务需前往上海前滩太古里店。同时还强调了,无印良品在上海还设有50家门店,诚意邀请大家到店选购>
其实,无印良品闭店并非孤立事件。据不完全统计,2025 年以来,无印良品已在上海、北京、长沙、苏州、烟台等城市关闭了多家门店,比如上海浦江欢乐颂店、北京世茂工三店、苏州泰华店等等。官方将这些闭店解释为 “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无印良品会对门店做出取舍。同时表示,无印良品今年已在中国大陆新开了19家门店,目前仍保持净增长。
但无印良品遭遇的危机也可从陈先生等忠实顾客的态度中管中窥豹,近两年中国消费市场风向发生显著转变,亲民与平价成为主流。而无印良品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定价策略就与亲民、平价背道而驰。比如无印良品一套全棉家居服的售价要件300元,而同等品质的本土品牌售价可能仅为三分之一。再比如其比较受欢迎的文具、家居用品等品类,价格也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一方面,近几年越来越多兴起的中国本土品牌成为了无印良品的“平替”,挤压了其线下的生存空间。在服饰领域有UR等,生活杂货领域又有名创优品、小米之家等。以名创优品为例,截至2025年3月31日,名创优品门店数量达到7488家,其中中国内地达到4275家,同比净增长241家。而且名创优品除了性价比之外还会不断推出热门 IP 联名款,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例如与三丽鸥、chiikawa、哈利波特等 IP 的联名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了抢购热潮。
另一方面,线上电商的冲击更为致命。拼多多上的白牌家居商品、1688上的工厂源头货,它们从价格、品类和便利性多个维度蚕食了无印良品的市场。就如陈先生所言,网上几十元能买到差不多质量的产品,很难继续选择去购买几百元的无印良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