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防涝排渍能力,是今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截至7月底,清河路涵洞等3处暴雨排涝通道,民主路等21处渍涝点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
铁路涵洞地势低,每逢强降雨,樊城前进路片区的丹江路、清河路涵洞就会积水严重。今年,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在丹江路涵洞北侧泵站新建双排直径400毫米排水通道,为前进路雨水管网“减负”。
以前丹江路泵站排水流向是通过前进路流入洪沟泵站进行抽排,这次市市政管理处新增加了一条排水通道,在极端天气的时候,一旦前进路雨水增多,管道就可以排向丹江路迎旭门泵站,以进行调控。
襄城檀溪路与复聪路交叉口同样积水频发,因复聪路管线复杂、道路狭窄,市政部门经专家论证,将应急排涝通道移至青龙庙路,既破解施工难题,又根治积水顽疾。改造后可以解决青龙庙路,特别是复聪路跟檀溪路交叉口积水问题。
除这3处排涝通道改造外,护城河、前进路等六大片区的21处渍涝点也同步改造。
改造前,襄城梅园路雨水流往孙家巷泵站,但中间有一段道路尚未修通,雨水无法顺利排出,一旦遭遇暴雨极端天气,就会导致积水问题,改造后管网顺利贯通,居民出行更有保障。
目前,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虽大幅提升,但因地势等原因,仍有部分路段存在积水隐患。下一步,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将以排水分区为单元,系统谋划实施片区管网与泵站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减少积水和内涝问题。
来自:排水管理科 市市政管理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