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封关倒计时不到100天了,你想不想在海南注册一家公司呀?小博最近跟粉丝朋友私聊时,都会被问到海南封关的问题,比如:海南封关普通人的商机有哪些?海南封关前后注册公司区别有哪些?海南封关适合开什么公司?为此,海南博宇的小博就跟大家详细说说。
![]()
图源:pexels,侵删
一、海南封关普通人的商机有哪些?
说到海南2025年底要“封关”这事儿,网上可真是吵翻了天。有人说是下一个香港,普通人能逆袭;也有人泼冷水,说别去当炮灰。那咱们普通人到底有没有机会?还真有,但得看你怎么想、怎么干。
小博认为,机会是有的,但不像有些人吹的那么神乎其技,一夜暴富基本不可能。更多是些实实在在、靠努力和眼光吃饭的机会。
首先咱得明白,“封关”不是把海南锁起来不让进,恰恰相反,是让它跟国外打交道更方便,搞成一个“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简单说就是:外国货进来容易(一线放开),从海南进内地要管住(二线管住),岛内自己人交易更自由。
那这对普通人有啥影响呢?
1. 搞旅游服务,吃准游客流量
封关后,外国人来海南更方便了(免签国家快80个),国际航班多了,游客多了,服务需求自然涨。但别整那些虚的,得踏踏实实做:
做深度体验游:比如带人去黎苗村寨学织布、赶海挖螺,或者搞个“雨林康养”小团,主打自然、文化,不是硬推购物。
升级民宿/餐饮:别只开个普通客栈,可以搞个“本地人带你看海南”的主题民宿,早餐用本地椰子鸡,晚上讲讲黎族故事,游客愿意多掏钱。
当专业向导/摄影师:游客多了,靠谱的导游、能拍出大片的旅拍师反而抢手,收入比以前高。
为啥靠谱? 海南旅游局今年发过文件,说要重点发展“文化体验型旅游”,政策明摆着支持。
2. 卖本地特产,但得自己种/加工
海南的水果、海鲜、手工艺品,本来就有名,封关后物流更顺了,但别想着代购(容易踩雷)。可以这样干:
把热带水果变“伴手礼”:比如芒果做冻干、椰子水做小包装,自己设计个简单包装,开个小店卖,或者跟本地农场合作,做“海南鲜果直送”。
搞点有机农产品:比如种点无公害的菜、养点小鱼,直接供应给高端民宿或酒店,不走中间商。
做文化小物件:比如黎锦小挂件、贝壳手链,手工做,讲清楚“海南非遗”,游客买了当纪念品。
为啥可行? 海南省农业厅去年推过“海南农品品牌计划”,鼓励本地人做深加工,还给补贴。
3. 学点新技能,进配套产业
封关不是光搞旅游,背后得靠物流、服务、数字这些支撑。普通人能干的:
考个跨境电商基础证:现在海南在推跨境电商培训,学点报关、物流知识,去保税仓、物流园当操作员,门槛不高,但比啥都不干强。
搞本地生活服务:比如帮游客解决“怎么去免税店”“哪有地道海鲜吃”,做个小APP或微信群,提供实用信息,收点服务费。
做社区团购:比如在小区里组织“海南水果团购”,直接跟本地农场对接,省掉中间商,大家省了钱,你也赚点差价。
为啥靠谱? 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里明确说了,要发展“现代服务业”,物流、社区服务是重点。
重点提醒:别踩坑!
代购?绝对不行! 海关现在查得严,个人卖免税商品属于违规,轻则罚款,重则进局子。官方渠道只有免税店和正规电商。
别信“轻松赚钱”:现在海南很多“机会”都是割韭菜的,要么让你交加盟费,要么让你囤货,最后货卖不出去。真机会都在脚踏实地的细节里。
先试点,别重投入:比如先小范围试卖水果,或者兼职做导游,等摸清路子再扩大。
总之,海南封关不是让你“躺赚”,而是把“旅游+本地生活”这盘棋盘活了。普通人能干的,就是把海南的特色(好吃的、好玩的、有故事的)用合规的方式卖出去,别贪快、别贪大,先做小,做实。现在去海南,别想着“捡漏”,得想着“帮人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机会。
二、海南封关前后注册公司区别有哪些?
海南封关运作(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前后注册公司的主要区别可以从政策红利、准入规则、监管强度等方面来理解,以下结合官方信息梳理核心差异:
(一)税收政策:从"定向优惠"到"全面覆盖"
封关前的税收政策更像是"特供套餐",比如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直接减按15%征收(全国一般为25%),高端人才个税封顶15%。同时,进口自用生产设备、原辅料等已享受零关税。
封关后,政策升级为"自助餐模式":
1. 零关税范围大幅扩大:从原来的1900个税目(占21%)增至约6600个税目(占74%),除明确征税的商品外,近四分之三进口商品免关税。例如,医药、高端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原材料进口成本将显著降低。
2. 加工增值政策放宽:企业进口"零关税"货物加工后,增值率达30%以上即可免关税进入内地,且取消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0%的限制。
3. 企业所得税延续优惠:鼓励类产业企业仍可享受15%税率,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二)市场准入:部分领域"松绑"与"收紧"并存
封关前,海南已在教育、增值电信等领域率先开放,如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校独立办学。但金融、教育等敏感领域仍存在股权比例限制,例如医疗机构限于合资。
封关后:
1. 外资准入进一步放宽:负面清单外领域实行内外资一致管理,外商独资医院、旅行社等将开放。
2. 重点领域监管加码:金融、教育等行业可能要求实缴资本到位,股权比例设限(如部分金融机构需中方控股)。例如,设立外商投资金融企业需满足更高注册资本门槛。
3. 产业导向更聚焦实体:政策红利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实体领域倾斜,空壳公司注册可能受限。
(三)贸易与外汇:效率提升与风险管控并重
封关前,企业已可通过"零关税"政策降低进口成本,但部分商品需符合正面清单要求。外汇管理方面,企业结汇购汇需按常规流程办理。
封关后:
1. 贸易便利化升级:
- 通关效率提升:对不涉证、不涉检的"零关税"货物实行"径予放行",报关数据项从105项精简至33项。
- 流通规则优化:岛内"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品可自由流转,无需重复缴税。
2. 外汇管理更灵活:
- 部分资本项目外汇登记改由银行直接办理,企业借用外债、境外上市等流程简化。
- FT账户体系完善后,跨境资金流动效率预计提升50%。
(四)注册流程:从"宽松扶持"到"规范门槛"
封关前注册公司可享受地方政府提供的免费刻章、办公场地补贴等福利,部分市县甚至提供注册地址挂靠服务。例如,三亚某跨境电商企业2024年注册时,仅进口关税每年节省近千万元。
封关后:
1. 注册成本增加:
- 地址管控趋严,需提供真实商业地址证明(如租赁合同),部分市县取消免费刻章服务,刻章成本可能上涨30%以上。
- 注册资本要求提高,金融等行业需实缴资本,认缴期限不得超过5年。
2. 监管技术升级:
- 引入区块链存证、AI验资等技术,虚假地址注册将被快速识别并列入异常名录。
- 税务、社保数据联网核查,异常企业易被查处。
(五)时间窗口:把握政策过渡期的"最后红利"
封关前(2025年12月18日前)注册公司仍可享受以下优势:
1. 市县补贴红利:部分地区提供免费刻章等扶持政策。
2. 准入资质抢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尚未完全调整,可提前布局教育、医疗等未来开放领域的资质申请。
3. 税收优惠锁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提前锁定15%企业所得税税率,避免封关后政策调整风险。
政策依据:
1. 税收政策:海南省人民政府网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财政部、海关总署联合通知。
2. 市场准入:商务部《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及海南省发改委文件。
3. 贸易监管:海关总署《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及新华社报道。
4. 注册流程: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企业注册指南及地方政府公告。
(注:以上内容基于海南省人民政府、新华社等权威渠道公开信息整理,具体操作需以最新政策文件为准。)
三、海南封关适合开什么公司?
南封关(2025年12月18日启动)后,下面这些类型的公司比较有发展潜力,信息和思路主要参考了近期的一些分析:
![]()
注册公司的时机与建议: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封关。虽然封关后注册公司仍可享受政策红利,但目前离封关仅剩几个月,一些分析认为,提前布局并完成公司注册,有助于更顺利地对接封关后的各项政策,可能有机会抢占“头班车”优势 。
一些提醒:
1.实际经营是根本:注册公司是第一步,享受多数税收优惠政策(如加工增值免关税)通常要求企业在海南有实质性运营。
2.关注政策细节:上述信息基于目前已公布的方案。政策具体执行时可能有细则和要求,建议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文件。
3.寻求专业帮助:企业注册、资质申请、政策解读等流程可能涉及专业领域,必要时可咨询专业的企业服务机构(比如:海南博宇会计)。
来源:本文由海南博宇会计编辑通过AI工具辅助创作,内容仅供参考,无任何引导,具体以实际咨询为准,相关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各类资质办理,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