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希望执教,为未来点灯 | 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2025南召支教行动志愿者培训成功举办
从金融职场到希望小学讲台,从数字报表到五彩教案,改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专业、责任与温度。9月7日,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2025年南召平安希望小学支教志愿者培训在郑州圆满举行,16名跨越岗位、背景各异的志愿者完成系统培训,正式集结。这不仅是一场行前准备,更是一次企业公益从“输血”到“造血”、从“捐赠”到“赋能”的价值跃迁。
一、公益新范式:从“金融向善”到“教育赋能”
作为一直秉持“专业·价值”理念的金融企业,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始终积极探索企业社会责任与主营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本次支教行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资与课程,更是一套系统化、可持续、可复制的素养教育赋能模式。
在财商课堂中,志愿者将引导孩子从“认知自我”到“规划未来”,将金融思维融入童年启蒙;在急救培训里,专业技巧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际能力;而通过“山海经神兽创作”“家乡相机绘制”等课程,文化自信与乡土情感悄然生根。
二、专业志愿:让公益真正落到实处
本次培训突破了传统支教“仅凭热情”的模式,突出系统化、专业化、可执行性。16名志愿者是从全省众多报名者中遴选而出,他们当中有财商大咖、有保险康养顾问、有星级讲师、有培训精英...公司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将员工专业能力转化为公益效能,真正实现“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岗献什么爱”。
课程设计也极具匠心:
财商启蒙,点亮孩子未来:在《怎样给孩子上好一堂少儿财商课》环节,讲师张瑞超从“四商教育”——智商、情商、逆商、财商入手,引导志愿者思考如何帮助乡村孩子建立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课程不仅关注知识传递,更注重价值观的塑造,让财富理念扎根童年、照亮未来。
急救守护,为安全保驾护航:志愿者张予轩带来实用技能培训——“青少年急救护理”,重点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创伤包扎技巧。大家两人一组动手实操,掌握突发状况下的应对方法,为支教期间孩子们的健康安全做好充分准备。
创意课堂,融合文化与家乡:下午的课程充满趣味与创意。在“我做《山海经》神兽”活动中,志愿者们彩泥塑形,重现神话奇兽,融文化传承于艺术实践;“介绍我的家乡”环节则借助PVC“胶片相机”手工创作,画出心中最美的南召风光。这些课程设计旨在鼓励孩子发掘家乡之美、传递文化自信。
三、长效机制:持续建设“公益生态圈”
平安的公益行动从未止步于单点帮扶。截至目前,平安在全国已援建1039所智慧小学,累计支教服务时长超44.3万小时。而本次南召行动更进一步体现出“多方联动、持续运营”的公益新模式:
员工志愿者:提供专业人力与时间投入;
客户与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参与传播、融入资源网络;
受助学校与孩子:从“被动接收”转变为“共同创作”。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可持续、可扩展的公益生态,让企业社会责任真正嵌入业务基因,也让每一份善意都有迹可循、有光可传。
四、品牌向善:以行动诠释“专业·价值”
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始终坚信,企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业务增长,更体现在对社会的真实回馈。本次支教行动是公司践行“金融为民”宗旨、深化“保险+公益”战略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系统、温暖的公益行动,重新定义企业慈善——
它应当是专业的,而非仅凭热情;
它应当是深度的,而非流于形式;
它应当是双向的,志愿者与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亦是企业之所向。当我们从郑州出发,走向南召的青山与课堂,我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游戏和陪伴,更是一份关于“未来如何更好”的承诺。
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愿继续做乡村教育的点灯者、公益创新的践行者、社会价值的守护者。我们相信,每一份微光终将汇聚成星河,而专业与善意,也终将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支教之行,即将启程。
愿你我皆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平安人寿信阳中支办公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