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以来,在合肥市蜀山区的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居民与志愿者们共同劳动的身影。路段上,他们俯身扶正歪斜在绿化带的共享单车,让出行空间重归规整;老旧小区里,众人携手清理随意堆放的垃圾杂物,为居住环境“焕新”。这一幕幕生动场景,不仅擦亮了蜀山区的环境底色,更凝聚起共建共享的治理力量,彰显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民生温度。
党群联动破难题:从“单兵作战”到“共治合唱”
清理垃圾。
变化始于今年开始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党群齐心周周行动”。当时,西园街道联合区直相关部门,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好人”吴雄飞领衔的合肥合燃华润燃气志愿服务队,共50余人分成3个小组,对长江花园小区、光明社区开展“地毯式”环境整治。志愿者们带着铁锹、水桶、垃圾夹,不仅清理了20余车垃圾杂物,还帮沿街商铺规整了门前堆放的货物。
疏堵结合显温度:从“一罚了之”到“标本兼治”
汉嘉巷道、贵潜路口、长青路口都曾是西园街道的“老大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机动车乱停乱放,早晚高峰时行人都堵。街道通过联合区城管局、市场监管所、派出所、交警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先给摊主们发《致经营户的一封信》,耐心讲解占道经营的危害,再帮符合条件的摊主对接便民疏导点。
工作人员规整占道车辆。
同样感受到“治理温度”的,还有西七里塘地铁口的居民。针对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乱停问题,西园街道采取“定点+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在地铁口周边增划停车标志,安排志愿者“定点”引导;每天早晚高峰,工作人员“流动”规整占道车辆,还联系运营企业及时清运淤积单车。
长效守护固成效:从“短期整治”到“常态长效”
为了让整治成效不“反弹”,西园街道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一是“网格巡查制”,网格员和志愿者每天早晚各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二是“居民监督制”,每个网格员都在小区业主群内,鼓励居民通过微信群上传问题照片;三是“志愿积分制”,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都能积累积分,积分可兑换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用品。
结合蜀山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西园街道下一步还有更具体的“民生计划”:要求物业公司通过深度清洁、绿化养护、楼道杂物清理等行动,提升小区环境品质;加强电梯维护、消防设施检查、非机动车管理等,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确保居民生活安全等;在社区治理方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对七里塘社区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停车棚进行维修及公共卫生间适老化改造、对光明社区光明小区北区新建机动车停车场改造工程,让居民“小事不出社区”等;在摊点管理方面,加强日常监管,确保“规范不扰民”,完善垃圾分类、油烟处理等配套设施。(王洁 许思敏 孙雨静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