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白第196篇原创笔记
前言
昨天开会,领导重申工作纪律,说:
“有的人经常迟到早退几分钟,占这种便宜有什么意义?”
说心里话,我并不认同“占便宜”的说法。毕竟他不用早起送孩子上学,也无需经历早高峰的拥堵,难以体会别人的奔波。
工作20年后,渐渐发现,即使偶有一丝稚气的人,也不会真把摸鱼划水、迟到早退当作一种成就。
单位里,真正幼稚的行为,往往并非玩世不恭,而是口无遮拦。
01 抱怨,只会带来负能量
勒庞的《乌合之众》有个观点:
“群体更易受情绪驱动,而非理性分析,导致负能量在暗示与传染机制下,呈指数级扩散并被盲目接受。”
即使没有亲身参与,但听到诸如“钱少事多,根本来不及干”、“这项目做了还不如不做”、“领导脑子进水了吧”之类的抱怨时,你难免会感同身受。
其实,单位里总会充斥不顺心的事,偶尔发发牢骚,宣泄情绪完全可以理解。很多时候,领导也并不会把闲言碎语当回事。
但如果养成不分场合,口无遮拦的习惯,就是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
单位永远不是情绪的宣泄场,而是价值的养殖场。
当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时,哪怕曾经的功臣,也会“因言获罪”而被边缘化,甚至被驱逐。
归根结底,没有任何团队能真正包容一个管不住嘴,又只会泼冷水的负能量制造者。
02 幼稚,只能显示缺担当
心理学有个“外部控制点”概念,指的是一个人习惯将结果归咎于外界力量,而非自己的控制和努力。
那些习惯抱怨的人,总会下意识做出各种幼稚行为,大多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
萧伯纳曾说:
“明白事理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想让世界适应自己。”
在我看来,幼稚,无非就是缺少担当的外在表现而已。
出现问题,他们总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无处可逃时,他们又会找各种低级借口,试图回避或减轻责任。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会试图以“保持纯真初心”的借口掩饰“我永远没错”的幼稚。
殊不知,成年人喜欢看动漫、玩乐高不是幼稚,缺少应有的担当,才是真正的没气质。
03 成熟,永远是一场蜕变
年轻时曾听过一句歌词:“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
其实,童话故事无处不在,只是不再被成年人偏爱。
因为,成熟永远是一场破茧重生的蜕变。
单位里,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心智成熟,就看这几种特征:
拥有积极心态。试图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会摊手表示无奈。不盲目自信,但从不轻言放弃。
懂得管理情绪。不是毫无情绪,而是懂得用恰当的方式排解情绪,不会在公开场合唱反调。
掌握沟通技巧。单位里,沟通的目的不一定非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最重要的是,成熟不是打扮老成,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而是永远追求提升。当你足够优秀,足够有价值时,回报才会水到渠成。
写在最后
曾读过一句话:
“世上有个好东西:男人的下巴,每次思考时,摸到的全是胡茬。”
单位里,幼稚或成熟的区别不在外形,而在于:
有没有管住嘴的修养;有没有沉住气的能力;有没有守住心的智慧。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