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不要与现实关联。
第一章:免费的诱饵
(本章为免费章节,核心任务:建立共情,制造核心悬念,设置付费钩子)
李秀芬阿姨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三天前在菜市场门口,帮那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刷了一下她的“敬老卡”。
“阿姨,我们公司搞活动,给六十岁以上老人送福利!您用卡在这POS机上刷一下,记录个年龄信息,这桶花生油和这袋米就免费送给您了!”小伙子笑得像尊弥勒佛,嘴甜得像抹了蜜。
李秀芬当时刚买完菜,看着那桶金灿灿的花生油,又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几乎只用来坐公交和领退休金的银行卡,心想:刷一下卡又不要钱,还能白得这么多东西,这便宜不占白不占。
她甚至为自己的精明有点小得意。
直到今天早上,她去ATM机取这个月的3000块退休金,却发现屏幕上冰冷的数字显示:余额只剩12.78元。
李秀芬的心猛地一沉,以为是机器坏了。她哆嗦着换了家银行查询,结果一样。
她的血汗钱,她一分一厘攒下来打算给孙女买新书包、给家里添台新冰箱的钱,不见了。整整三千块,不翼而飞。
冷汗瞬间浸透了她的后背。她第一个想到的是儿子,可儿子在外地打工,说了也没用,只会干着急。报警?她去了,警察做了笔录,但暗示她这种小额盗刷破案周期长,追回希望渺茫。
李秀芬失魂落魄地回到家,看着桌上那桶还没开封的花生油,觉得无比刺眼。她猛地扑过去,把那桶油和那袋米全都扔进了楼道垃圾桶。
完了,全完了。她瘫坐在沙发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她只是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不懂什么高科技,只知道钱没了,天塌了。
绝望中,她翻箱倒柜找出了银行的开户单据,手指颤抖着按照上面的客服电话打了过去。她语无伦次地说明情况,电话那头的客服小姐声音很温柔,但公式化:“阿姨您好,您的情况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到柜台查询详细流水哦。”
第二天,李秀芬早早去了银行。柜台里的姑娘查了很久,眉头越皱越紧。
“李阿姨,您的钱是在三天前,通过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分五次扫码消费转走的。收款方……是一个叫‘鑫旺商贸’的商户。”
“扫码?什么码?我从来没扫过码啊!”李秀芬急了。
“消费记录显示,是在一台商户POS机上完成的交易。时间……是三天前的上午10点27分到10点29分之间。”
三天前,上午十点半……菜市场门口!
李秀芬的脑子“嗡”的一声,像被重锤砸中。她全都明白了!那个POS机!那个该死的“敬老卡”活动!他们复制了她的卡信息!
她猛地抓住柜台姑娘的手,声音嘶哑:“姑娘!监控!你们能查到那台POS机在哪儿吗?能抓到他们吗?”
姑娘为难地摇摇头:“阿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我们银行只能看到这些信息。具体定位那台POS机,需要警方联系支付平台方才行……”
又是一条死路。希望燃起又被瞬间掐灭。李秀芬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银行的。阳光刺眼,她却觉得浑身发冷。骗子骗走的不仅是她的钱,还有她对这个世界残存的那点信任。
她坐在小区花园的长椅上,呆呆地坐了一个下午。愤怒、无助、自责,各种情绪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的心。
直到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她的眼神从一片混沌,慢慢变得冰冷、锐利。
她想起年轻时在纺织厂,她是车间里最不服输的女工,机器坏了都敢自己上手修。老了,就能任人欺负吗?
突然,她混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决绝的光。她做了一个周围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决定。
她站起身,步伐不再蹒跚,径直走向了社区门口那家小额贷款公司。
一小时后,在李秀芬儿子接连不断的电话轰炸和邻居们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她面无表情地回到了家,手里紧紧攥着一张银行卡——里面是她刚刚用房子做抵押,贷来的十五万元。
儿子在电话里几乎是在咆哮:“妈!你老糊涂了吗?你贷那么多钱干什么!那点退休金丢了就丢了,我们慢慢找,你这不是要把这个家都败光吗?!”
李秀芬第一次无比平静地打断了儿子的话,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别问了。钱,我有大用处。”
“鱼吃了饵,总要咬钩的。我等着他们。”
---
第二章:付费的陷阱
李秀芬贷到巨款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当天晚上就传遍了整个小区。
老人们议论纷纷,有说她被骗傻了,有说她肯定是被什么新骗局套住了,更有甚者,猜测她是不是得了绝症想最后疯狂一把。她的儿子连夜坐火车赶了回来,母子俩大吵一架,儿子摔门而去,扬言再也不管她。
李秀芬对此充耳不闻。她异常平静。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趟附近的二手手机店,买了一部最便宜的智能机,又办了一张新的电话卡。然后,她找到了小区里最喜欢家长里短、消息最灵通的“广播站”——退休老支书刘大爷。
她坐在刘大爷的小卖部门口,唉声叹气,愁容满面。
“刘大哥,你说我可怎么办啊……我这脑子一热,贷了那么多钱,本来是想……是想跟着一个老姐妹投资个什么养老项目,说利息高得很。”她演技精湛,手都在抖,“可现在……现在我联系不上她了!电话打不通,人也没影了!我这钱……我这钱砸手里了呀!”
刘大爷一听,眼睛都亮了,这是一种混合着同情和“果然如此”的兴奋。他一边安慰李秀芬,一边把“李秀芬又被养老项目骗了十五万”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散播了出去。
李秀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知道,那个骗局团伙既然能在菜市场精准诈骗老人,就一定在附近有眼线,或者时刻关注着这片区域的“风吹草动”。一个刚刚被骗、又愚蠢地贷了巨款准备“投资”的老人,简直是他们眼里最肥美的羔羊。
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诱饵。
第二天,她拿着新买的手机和新办的银行卡,去了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她故意走进几家金店和珠宝行,在柜台前徘徊,询问金镯子和玉器的价格,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的人听见。
“哎,姑娘,这个拿出来我看看……得取钱是吧?我卡里钱够,刚取的……”
她甚至故意在银行ATM机前,用那张新卡操作,输入密码时用手遮得严严实实,取款后对着屏幕上的余额数字“惊讶”地张大了嘴,然后慌忙地把卡和钱塞进包里,左右张望,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慌张模样。
这一切,都是做给可能存在的“眼睛”看的。
做完这一切,她回到家,反锁了门。她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旧木箱,里面是她老伴生前留下的一些工具。她翻出一把老式的强光手电筒,检查了一下电量,又找出一个铁质的旧保温杯,放在了床头触手可及的地方。
最后,她坐在窗前,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她的心跳得很快,但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猎手等待猎物般的兴奋。
她知道,她贷的这十五万,就像滴入鲨鱼群里的鲜血。嗅觉灵敏的掠食者,一定会来。
第三天晚上,敲门声如期而至。
“咚、咚、咚。”不紧不慢,很有礼貌。
李秀芬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后,透过猫眼向外看。外面站着一个穿着某快递公司工服的男人,帽檐压得很低。
“谁啊?”
“阿姨,有您的快递,需要签收一下。”
李秀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认得这个声音,虽然刻意压低了,但就是三天前菜市场门口那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
她颤抖着手,打开了一条门缝。
门缝刚开,一股巨大的力量猛地将门撞开!那个“快递员”瞬间挤了进来,反手就关上了门,脸上哪还有半分礼貌,只剩下狰狞的贪婪。
“老太婆,听说你发财了?”他逼近一步,眼神凶狠,“钱呢?把你贷的那十五万,还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拿出来!”
李秀芬吓得“连连后退”,一屁股瘫坐在沙发上,脸色“惨白”,手指哆嗦地指着卧室:“在……在衣柜下面的鞋盒里……别伤害我……”
歹徒得意地冷笑一声,迫不及待地冲进卧室。
就在他背对客厅的一刹那,刚才还吓得浑身瘫软的李秀芬,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鹰。她以完全不符合她年龄的敏捷猛地弹起,无声地冲到卧室门口。
“哐当!”
她用尽全身力气,将早就准备好的铁质保温杯狠狠地砸向了歹徒的后脑勺!
---
第三章:收网与真相
歹徒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击砸得闷哼一声,向前一个趔趄,脑子嗡嗡作响。他完全没料到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老太婆竟然敢反抗!
就在他晕头转向、还没完全回过神的瞬间,李秀芬的第二波攻击到了。
她猛地按下一直攥在手里的强光手电筒,超高亮度的LED光束像一柄白色的利剑,直直地射向歹徒的双眼!
“啊!我的眼睛!”歹徒发出一声惨叫,瞬间致盲,双手下意识地捂住了脸,彻底失去了方向感。
李秀芬没有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她扯开嗓子,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发出了她排练过无数次的尖叫:
“着火啦!!!救命啊!!!着火啦!!!!!”
她选择喊“着火”而不是“救命”,是因为在都市冷漠的邻里关系中,火灾关乎整栋楼的切身利益,远比单纯的邻里纠纷更能激发人们出门查看的欲望。
几乎同时,她抓起桌上的新手机,用早已设置好的一键拨号功能,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通。
“和平里小区,三号楼二单元301!人进来了!”她语速极快,声音冷静得可怕,完全不像一个刚刚遭受袭击的老人。
做完这一切,她迅速退到客厅角落,抄起一把木质拖把,警惕地盯着在卧室里痛苦呻吟、胡乱挥舞手臂的歹徒。
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楼道里已经传来了嘈杂的脚步声和邻居们的惊呼询问声。
“哪儿着火了?” “好像是301!”
卧室里的歹徒终于勉强能睁开流泪的眼睛,他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脸上露出极度恐慌和凶恶的表情,挣扎着想要冲向李秀芬做最后一搏。
“砰!”
就在这时,家门被人从外面猛地撞开!
首先冲进来的不是警察,而是她的儿子和几个手持棍棒的年轻邻居! 原来,李秀芬那天和儿子吵架后,偷偷给儿子发了一条长信息,将自己的整个计划和盘托出,并恳求儿子相信她,配合她。儿子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选择相信母亲,并提前联系了隔壁几个身强力壮的邻居,一直在楼下车里蹲守,就等着李秀芬的信号。
几个青壮年一拥而上,瞬间就将已经丧失战斗力的歹徒死死地按在了地上。
几分钟后,警车呼啸而至。警察从歹徒身上搜出了李秀芬的那张银行卡(他得手后果然第一时间就想拿走)、假工作证以及其他一些作案工具。
在派出所,真相彻底大白。
原来,这个诈骗团伙专门针对老年人,利用老年人贪图小便宜、对新型支付方式不了解的弱点,用改装过的POS机窃取银行卡信息并偷窥密码。他们通常会观察一段时间,选择像李秀芬这样独居、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下手,盗刷小额资金试探,如果老人没及时发现,就会进行更大额的盗刷。
李秀芬的“贷款计”,正是精准地抓住了骗子的贪欲。他们得知这个刚刚被他们骗光的老太太居然又弄来十五万巨款,而且惊慌失措地想要“投资”,果然利令智昏,决定铤而走险,直接上门抢劫,想一次捞笔大的。
李秀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仅抓住了骗子,追回了自己的损失,还帮警方捣毁了一个流窜作案的犯罪团伙。
做完笔录,儿子搀着李秀芬回家。路上,儿子红着眼圈,既后怕又自豪:“妈,你真是……太冒险了!万一……”
李秀芬拍了拍儿子的手,望着窗外渐亮的天空,轻轻说道:“妈老了,但妈不傻。坏人就是利用了咱们觉得老人好欺负的心理。”
“以后记住了,谁要是觉得老太太好欺负,那他离倒霉就不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