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3阅兵”女民兵王米佳:出身空姐,婆婆和母亲替她负重前行

0
分享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庄严的阅兵仪式上,女民兵方队竟由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职业背景的女性组成!



在这支特殊的队伍中,一位30岁的“空姐”宝妈格外引人注目,她因出众的颜值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

这位原本在万米高空服务乘客的空姐,究竟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转而投身军营,穿上迷彩服呢?

如今已是母亲身份的王米佳,又是凭借怎样的机遇,再次踏上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呢?



戎装梦永不褪色

作为女民兵方队中的一员,王米佳虽然只是万千身影中的一员,但她的人生经历却映射出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不仅是一次任务的完成,更是对家族精神的延续,对内心梦想的践行。



王米佳对于军营的热爱深入骨髓,这位出生于90年代的天津蓟县女孩,成长在一个典型的军人家庭。

她的祖父是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身上留有战火的印记,并曾参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她的父亲也曾是屡立战功的炮兵,家中最珍贵的收藏就是那些三等功和嘉奖证书。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王米佳,比同龄女孩少了些娇弱,多了些坚韧。

对她来说,军营是从小向往的地方。



2015年她从蓟县渔阳中学毕业,考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主修空中乘务专业。

凭借修长的身材和靓丽的外形,成为收入可观的空姐似乎是一条顺理成章的道路,但她内心那份军旅热情从未熄灭。

一年后,她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参军入伍,放弃蓝天上的光鲜,选择军营中的磨砺,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对她而言,这才是梦想真正启航的时刻。

部队生活不仅锻造了她的意志,也赋予她极高的荣誉,2019年她通过层层选拔,作为女兵方队成员,手握钢枪走过天安门,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

这段经历连同照片和资料,被她精心收藏在家。



2020年王米佳退役,但军人的身份始终伴随她左右,她一边工作,一边加入了家乡历史悠久的盘山英雄民兵班。

这个成立于1942年的民兵组织,曾与八路军并肩作战屡建奇功,成为其中一员让她感到使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今年当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93阅兵选拔开始时,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再次入选,意味着她将迎来人生中第二次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机会。



然而荣耀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付出,今年3月初,王米佳来到北京训练基地,开始为期半年的封闭训练。

训练强度远超她的预期。

为了达到队列动作的极致标准,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横线、纵线、斜线必须整齐如刀削,每个人的臂线、脚线、枪线都要分毫不差。



高强度训练下,她的脚踝和手腕经常肿得像馒头。

最难熬的是酷暑,在超过35度的高温中,她们穿着厚重的军装,一遍遍重复枯燥的动作,汗水浸透衣服又被烈日晒干,留下一层层白白的盐渍。

你安心去我们就是你的后方

这半年来王米佳一次家都没回,更没见过丈夫和三岁的儿子,夜深人静时,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她会躲在被窝里翻看儿子的照片,默默流泪。



但每天清晨,她又会将所有柔软藏起,以最饱满的状态出现在训练场上,这份坚韧离不开坚实的后盾。

出发前她最担忧的就是家里的孩子和琐事,没想到母亲和婆婆异口同声地承诺,家里一切都不用她操心。

两位母亲用行动兑现诺言,轮流照顾孩子,定期打扫房屋。



丈夫出差时,两位老人干脆住进她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婆婆深知王米佳的军旅梦想,主动承担大部分家务,从孩子起居到邻里琐事,都处理得妥帖。

视频通话时,她总是笑着说:“你做的是大事,别挂念家里,我们和宝宝都很好。”



母亲则成为她精神上的支柱,每次王米佳在电话中倾诉训练的艰辛和疲惫,母亲都会耐心倾听,用人生经验开导她,鼓励她坚持到底,绝不放弃。

随着阅兵日临近,训练强度加大,婆婆身体不适却瞒着她独自承担家务。

母亲也更频繁地前往她家,与亲家母一起为她构筑坚实的后盾。



丈夫虽然工作繁忙,但始终支持她,从未说过一句拖后腿的话,微信里全是鼓励:“你参加阅兵,是我们全家的荣耀!”

正是家人默默承担生活的琐碎与压力,才让她能心无旁骛地在训练场上为梦想和荣誉挥洒汗水。

阅兵结束后,王米佳在区武装部领导陪同下回到天津蓟县老家,迎接她的是锣鼓喧天的小区居委会和邻居们。



楼前一条鲜红的横幅格外醒目,写着“铿锵玫瑰载誉归,社区因你更光辉”。

这是社区里20多位退休老教师亲手制作的,字里行间充满喜悦与敬意。

人群中婆婆和母亲抱着孩子早已等候多时,半年未见,一身戎装的王米佳让三岁的儿子感到陌生,他下意识躲进奶奶怀里。



直到王米佳蹲下身轻声呼唤:“我是你妈妈。”孩子才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妈妈”。

这一声“妈妈”,让刚刚走下阅兵场的钢铁玫瑰瞬间泪流满面,泪水里有分别半年的辛酸,有重逢的喜悦,更有对家人深深的感激。

两次阅兵成为王米佳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走下阅兵场,她将带着这份荣耀,回到普通的工作岗位,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为国争光的身影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家庭。

每一份家国情怀的实现,都离不开最朴素的亲情守护,这或许正是军民同心最生动的诠释。



结语

大家认为家庭的支持对追梦人来说,是必备条件还是额外助力?你是否曾为了某个目标努力,而家人默默为你承担?

又或者你曾是那个为家人追梦默默付出的人?不妨分享你的故事和观点。



参考资料: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带着红色基因印记走过天安门女民兵太飒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秋姐居 incentive-icons
秋姐居
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生命。
3412文章数 1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游戏
时尚
艺术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教育要闻

责任与回报的失衡困境:班主任没人当,抽签解决

TES输得可惜!赛后官博沦陷,粉丝怒喷369:最大短板!越打越菜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