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至18日,2025润滑智库(第九届)润滑油市场发展论坛于西安隆重举办。在木成优润滑聚焦论坛环节,润滑智库首席行业顾问张晨辉发表题为《我国润滑油再生基础油的推广应用》的主旨演讲,从再生基础油推广应用现状、润滑油市场低碳发展路径、行业发展趋势三大维度,系统阐释再生基础油的技术突破、市场价值与应用前景,为润滑油行业应对市场竞争、落实"“双碳”"政策提供实践指导。
润滑智库/首席行业/顾问张晨辉
一.再生基础油:从低端认知到国际对标,多维实现质的提升
张晨辉指出,近十年我国再生基础油行业完成关键转型,彻底摆脱低端劣质油的传统认知,在工艺技术、产业规模、标准体系、产品质量及应用场景等层面实现全面提升,已具备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的综合实力。
1. 工艺革新:主流技术迭代,落后产能淘汰
早期再生基础油因采用双洗油工艺,存在酸渣排放量大、产品质量差等缺陷。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趋严,该工艺已基本淘汰。当前主流工艺升级为溶剂精制、加氢处理及分子蒸馏三大类:溶剂精制可生产高纯度产品,部分性能指标接近Ⅱ类基础油;加氢工艺产能持续扩大,显著提升产品氧化安定性与饱和烃含量;分子蒸馏工艺虽应用规模有限,但在特定粘度等级产品生产中表现优异。三大工艺协同推动再生基础油质量实现系统性提升。
2. 产业规模:回收体系完善,产能结构分层
目前我国废矿物油年产生量约700万至800万吨,实际回收量逾500万吨。全国再生油生产企业超100家,行业呈现梯级发展特征:60%企业以生产粗制基础油为主(经简单分馏未深度精制),作为下游精制企业原料;40%企业具备溶剂精制、加氢等深度加工能力,可直接生产达标再生基础油,构成行业品质升级的核心力量。2024年我国再生基础油产量占石蜡基础油总量比重不足20%,未来随政策推进与工艺普及,增长空间显著。
3. 政策与标准:规范行业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政策层面,国家将废矿物油再生利用纳入"“双碳”"支持范畴:2024年颁布《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2024),首次明确再生基础油回收、加工、质量管控全流程规范;同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再生基础油生产企业可享受增值税、消费税减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标准层面,中国再生资源协会于2023年3月发布《再生基础油》团体标准,参照API基础油分类体系,将再生基础油分为I类(溶剂精制)、Ⅱ类(加氢处理),按粘度等级细分(I类:70#、100#、150#等;Ⅱ类:2#、4#、6#等),并设立合格品、优等品分级:I类优等品氧化安定性达200分钟以上,可用于调和10W级车用润滑油;Ⅱ类优等品氧化安定性超280分钟、饱和烃含量90%以上,可满足5W级高端车用油及工业油需求。
4. 质量对标:与API I/Ⅱ类基础油性能趋同,应用无顾虑
实测数据表明,我国再生基础油与传统API I/Ⅱ类基础油质量已无实质性差异:I类再生基础油(150#、350#)粘度指数优于北燃、大连石化同类产品,酸值≤0.05mgKOH/g、色度≤2.0,低温流动性满足10W级油品要求;Ⅱ类再生基础油(150#)氧化安定性超280分钟,旋转氧弹值优于API标准,可完全替代传统Ⅱ类基础油用于调和低粘度车用润滑油及抗磨液压油。张晨辉同时指出,因个别企业未严格执行标准导致产品存在瑕疵,目前行业协会与监管部门已强化管控,不合格产品正逐步退出市场。
5. 应用场景:覆盖车用工业领域,实现规模应用
当前再生基础油已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车用润滑油领域,I类再生油可生产15W-40、10W-40柴/汽油机油,Ⅱ类再生油可生产5W-30、0W-20高端车用油,并适用于摩托车油、船用油调和;工业润滑油领域,可生产抗磨液压油、齿轮油、空压机油,某大型企业采用全再生基础油生产的抗磨液压油符合国家标准,成本降低10%以上;此外还可用于金属加工液、变压器油、橡胶油生产,其中金属加工领域已实现大规模应用,性能与传统基础油持平。
润滑智库/首席行业顾问/张晨辉
二.再生基础油成破局关键:降本减碳双轮驱动,应对市场竞争
针对当前润滑油市场增量有限、价格下行、同质化加剧的困境,张晨辉提出再生基础油凭借降本增效与低碳合规双重价值,已成为行业破局核心路径。
1. 市场痛点:增量受限、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凸显
当前润滑油市场面临三重挑战:需求侧,我国GDP增长与汽车保有量提升未同步带动润滑油消费总量增长,市场增量有限;竞争格局,大量新企业涌入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多数企业毛利率仅维持10%~20%(行业较低水平),显著低于50%以上的高盈利区间;成本控制,传统基础油价格受国际原油波动影响显著,企业成本管控压力持续增大,亟须替代原料解决方案。
2. 核心价值:降本8%~15%、减碳超50%,兼顾经济效益与合规要求
经济效益方面,再生基础油价格较传统基础油低8%~15%,可助推企业毛利率提升3~5个百分点。以调和15W-40柴机油为例,每吨成本可降低600元以上,显著增强产品竞争力;低碳合规方面,废油再生过程碳排放量较原油炼制基础油降低50%以上,同时避免废油焚烧的额外排放。采用再生基础油的产品可申请ISO 14061温室气体核酸与ISO 14067碳足迹认证,出口欧盟时享受碳关税优惠。
3. 典型案例:统一集团构建全链条模式,树立行业标杆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统一集团率先构建了“废油回收 - 再生加工 - 产品研发 - 市场推广”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建立专属合作工厂生产二类再生基础油;开发并推出“纯粹”系列环保润滑油(全系列采用再生基础油),该系列产品获得国家环保标志认证;同时积极申请ISO 14061、ISO 14067、BS 20400等国际认证,使其出口欧盟的碳关税成本降低30%;此外,通过实施废油回收奖励机制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张晨辉表示,统一集团的实践印证,再生基础油不仅能够满足中高端产品的品质需求,亦能为企业创造品牌溢价并获取政策红利。
2025润滑智库(第九届)润滑油市场发展论坛
三.行业发展小结:再生基础油成绿色转型关键,规范发展是核心
张晨辉在演讲总结环节就行业发展态势提出四点核心观点:其一,政策导向明确,“双碳”政策正驱动润滑油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低碳化、长寿命的发展路径,再生基础油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其二,品质值得信赖,我国再生基础油的工艺水平与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标准,一、二类产品可完全替代传统API基础油,适用于中高端车用油及工业油的生产;其三,价值空间显著,推广再生基础油既能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成本降低8%至15%、毛利率提升3%至5%),又能为社会带来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达成企业受益与社会共赢;其四,规范发展是核心,亟须强化行业自律,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相关标准有效落地,彻底转变市场对再生基础油所谓“低劣油”的传统认知。
此次分享通过详实的数据、系统的分析以及具体的实践案例,为润滑油行业明晰了再生基础油的应用路径,助力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提升,引发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进一步促进了再生基础油在润滑油领域规模化、规范化的应用进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