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痛悼!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为国隐姓埋名,三十年不见父母

0
分享至



我们的国家从不缺英雄,是他们一起铸就了我们的脊梁。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这样的名声已经足够响亮,对于为国铸剑的英雄,不少人以为,他们总是面对鲜花与掌声。

可在这之后,却是30年的隐姓埋名和至亲分离,他的伟大我们甚至无法想象。

因此,得知这位老人去世的消息,心情难免沉重,明知他已是高龄,却还想他能陪伴我们更久一点。



谨以此文,纪念黄老波澜壮阔的一生,短暂窥见他的光辉历程。

“赫赫无名”的英雄

黄旭华,原名黄绍强,出生在广东汕尾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从小,黄旭华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品性。

年幼的他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农田劳作,总想着能做点什么来改变自己家族的命运。

而正是父母的“悬壶济世”的医者情怀,深深影响了他,使得年轻时的黄旭华也曾立志要继承家业,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缓解百姓疾苦。



但正当黄旭华的梦想开始萌芽时,历史的洪流却迅速将他卷入了另一种命运。

1937年,战争席卷中国,日军的侵略行动让整个中华大地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黄旭华年少时,就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每当空袭警报响起,黄家那不大的屋子便会弥漫着焦急的气氛。

黄旭华和家人不得不躲进防空洞中,每次躲进那阴暗潮湿的地方,他都能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屈辱。



外面的战火无情地摧残着自己的国家,而他和家人只能在地下深处瑟缩,等待那一声声警报的过去。

那时的黄旭华并不理解,为什么中华大地会如此屈辱地遭受侵略者的践踏。

我们为什么如此无力?为什么不能保护家园?

这种对抗战败的愤怒和不甘,让黄旭华产生了强烈的渴望——他想要为国家做些什么,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



中学毕业后,黄旭华并没有选择继续从事医学,而是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当时的名校——聿怀中学。

在这里,黄旭华一展才华,学业优异,成绩卓越,可生活并没有因为黄旭华的优异成绩而变得更加顺遂。

就在他沉浸在学业的世界中时,战火再一次打破了这一切。



聿怀中学因战乱被迫搬迁,战时环境的残酷让黄旭华的学习也受到巨大影响,面对接踵而来的艰难生活,他并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抵挡住外敌的侵略。

黄旭华想要做的,不仅仅是恢复家园,而是要通过强大的国力,让那些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敌人,无法再对中国横行无忌。

后来,黄旭华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决心,顺利考入了国立交通大学,在大学的日子里,黄旭华孜孜不倦地学习,不仅将课本知识掌握得炉火纯青,更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大学毕业后,黄旭华如愿进入了上海造船厂,开始了他在船舶工业的事业生涯。

那个时候的黄旭华,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相信,正是国家的强大,才是中国人民能够摆脱屈辱,站立世界舞台的关键。

而那时,命运再次给黄旭华带来了挑战。

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黄旭华的职业生涯并没有按照他曾经设定的轨迹平稳前进。



1958年,正值新中国在多方压力中奋力崛起的时刻,他的人生迎来了彻底的转折。

这一年,黄旭华接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通知——党中央指示他前往北京,参与一项极为重要且机密的任务。

尽管黄旭华并不清楚具体的工作内容,但他知道,服从党的召唤、投身国家大计,这已经足够。

他没有多想,收拾好行李,毅然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到达北京后,黄旭华才终于意识到这项任务的巨大意义——他被选中参与中国核潜艇的研发工作。



那个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多少国家具备核潜艇的制造能力,最先进的技术仅掌握在美国和苏联等超级大国手中。

黄旭华的心情并没有因为任务的伟大而轻松,反而因为意识到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心里更加沉甸甸。

中国当时并没有核潜艇的技术储备,也没有足够的研发经验。

面对如山般的困难,黄旭华和团队肩负着何等沉重的历史使命。



起初的工作并不顺利,我国的核潜艇研发几乎是从零开始,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只能通过有限的信息来源,在一片茫然中摸索前行。

那些年,他们连最基本的核潜艇模型都没有,所有的设计都只能依靠脑海中模糊的概念和推测。

黄旭华曾回忆道,当时的技术条件极其简陋,科研人员不得不依赖手工计算和推导,而没有现代化的超级计算机来辅助设计。



计算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不断修正的数据,几乎成了他们的日常。

研发初期,团队成员们集思广益,常常通宵达旦地讨论方案。

每当夜深人静时,黄旭华总是留在实验室里,反复检查设计图纸,思考潜艇结构的优化与改进。

那些年,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

工作压力和科研的复杂性让他身体越来越疲惫,但黄旭华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黄旭华和他的团队逐步摸索出了核潜艇的基本构架,核潜艇的动力系统、潜艇的核反应堆、深海压力的应对方案,每一项都牵涉到无数的技术难点。



黄旭华的责任越来越大,而他面临的压力也日益沉重。

为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黄旭华经常亲自带领团队反复实验,检查每一项数据,改进每一个环节。

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成熟的核能技术,核潜艇所需的核反应堆更是全球科技的前沿。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核潜艇的技术,黄旭华曾专门赴苏联学习,了解核反应堆的原理和应用。

虽然中苏关系当时已经开始出现裂痕,但黄旭华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将中国的核潜艇项目做成。



即便面对技术封锁和各种困难,他始终没有动摇过自己为国家奉献的信念。

最艰难的时光是当中国的核潜艇研发工作进入了技术封锁的高潮期。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原先提供的技术援助,黄旭华的团队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巨大空白,还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找一切可以借鉴的资料。

即便如此,黄旭华依旧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通过大量的手工计算、反复实验和信息搜集,终于在艰难的环境中找到了突破口。



197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作为副总工程师的黄旭华,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三十年的艰辛努力,终于换来了国家核潜艇的自主研发能力,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用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基石。

三十年的离别

或许黄旭华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和家人如此遥远地分离。



尽管他和父母之间有着浓厚的亲情,却因为事业和责任,最终不得不舍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那一年,黄旭华满怀激情地走向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可这条路也注定让他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久违的亲人。

自从1958年接到党的指示前往北京开始,黄旭华几乎就再没有机会回家。

那时的科研工作需要极高的保密性,核潜艇研发更是机密中的机密。



他记得,当年告别母亲时,母亲那满脸的担忧和依依不舍,黄旭华只能拍拍母亲的肩膀,许诺说会常回家看望他们,但谁知,这一别竟然是三十年。

黄旭华并没有与家人分享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内容,部分原因是因为保密的要求,另一部分则因为他知道,家人不会理解他长时间离开的原因。

尤其是母亲,她会常常在信中提到,老两口已经年纪渐长,希望黄旭华能多回家看看,尽管母亲从未直接要求过,但那种“你总是回来看看我们”的无声期待,始终萦绕在黄旭华的心头。



时光飞逝,三十年悄然过去,这样的误解和心酸将持续到1987年,直到他再一次回到家乡,才有机会为所有的离别和沉默找到解释。

那一年,黄旭华的母亲收到了一本来自《文汇月刊》的杂志,这本杂志讲述了一位“赫赫而无名”的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事迹。

那位总设计师并未披露姓名,但文章中提到的“黄总设计师”的名字,却让黄旭华的母亲一眼认出了他。



看到杂志上妻子的名字、他的儿子的名字,老母亲不禁泪如雨下,紧紧握住杂志喃喃自语:“这是三儿,真的是他!”

母亲看到这篇报道时,所有的疑虑和不解终于得到了回应。

她才明白,黄旭华的沉默并不是不孝,而是因为国家需要他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并不是不愿意回家,而是肩负着一个无比重大的使命,三十年的离别背后,黄旭华所承受的痛苦和挣扎,远比她想象的要深得多。

那一刻,母亲的泪水几乎忍不住滑落。



后来,黄旭华回到了家乡,时隔三十年,母亲终于再次见到了儿子。

在母亲的怀中,三十年的离别与痛苦仿佛都消散了,剩下的,只有那份母子间最深的理解和无言的宽恕。

少时立志,为之付出一切奋斗一生,这就是黄旭华的真实写照。

他担当得起所有的荣光与赞誉,他永远是我们心中不朽的丰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随后强奸了我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随后强奸了我

来科点谱
2025-09-15 09:07:47
王健林的债为什么越还越多?残酷真相戳痛了太多人

王健林的债为什么越还越多?残酷真相戳痛了太多人

诗意世界
2025-08-02 15:13:16
于朦胧坠楼事件现反转!偷拍者已清空爆料,多位好友的悼念已删除

于朦胧坠楼事件现反转!偷拍者已清空爆料,多位好友的悼念已删除

可乐谈情感
2025-09-15 15:58:28
随着曼城3-0曼联,利物浦1-0绝杀,英超积分榜更新:第2至第4同分

随着曼城3-0曼联,利物浦1-0绝杀,英超积分榜更新:第2至第4同分

侃球熊弟
2025-09-15 01:27:50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王朝,至今还存在,已延续2685年,传位126代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王朝,至今还存在,已延续2685年,传位126代

博览历史
2025-09-14 20:25:04
股价二连板!600170,旗下金矿传来“喜讯”?公司公告:旧闻而已!

股价二连板!600170,旗下金矿传来“喜讯”?公司公告:旧闻而已!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9-15 23:17:03
黄晓明、陈建斌站队程青松,王导精神憔悴太害怕,官媒下场发声!

黄晓明、陈建斌站队程青松,王导精神憔悴太害怕,官媒下场发声!

老羴学科普
2025-09-15 18:30:33
日本放出豪言: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事实当真如此?

日本放出豪言: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事实当真如此?

凉羽亭
2025-09-15 13:16:40
A股:无需等待周二开盘了,市场已清晰,明天行情已可预见!

A股:无需等待周二开盘了,市场已清晰,明天行情已可预见!

财经大拿
2025-09-15 13:36:52
40个“一读就错”的成语,看到第一个我竟不敢说话了

40个“一读就错”的成语,看到第一个我竟不敢说话了

古典文学和诗词
2025-09-08 16:20:49
西贝二次公关疑抄麻六记作业员工哭到哽咽:老板超好给他们 买鞋

西贝二次公关疑抄麻六记作业员工哭到哽咽:老板超好给他们 买鞋

花心电影
2025-09-14 11:08:08
杨尚昆问周总理:小平自称参加过遵义会议,此事确否,是何职务?

杨尚昆问周总理:小平自称参加过遵义会议,此事确否,是何职务?

大运河时空
2025-09-03 11:55:59
特朗普最新透露:预计本周将“大幅降息”!

特朗普最新透露:预计本周将“大幅降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1:38:20
女子因钾过低不幸离世!医生:平时宁愿少吃点肉,也要多吃这5物

女子因钾过低不幸离世!医生:平时宁愿少吃点肉,也要多吃这5物

牛锅巴小钒
2025-08-16 09:58:36
2岁宝宝梅毒阳性,婆婆大骂儿媳,不料全家血检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2岁宝宝梅毒阳性,婆婆大骂儿媳,不料全家血检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二十一号故事铺
2024-08-15 01:10:02
震碎三观的“人乳交易”、“成人奶妈”,1500元竟能躺在怀里喝

震碎三观的“人乳交易”、“成人奶妈”,1500元竟能躺在怀里喝

听风听你
2025-09-06 22:05:26
环西自行车赛因支持巴勒斯坦示威中断,首相桑切斯赞扬示威者引以色列强烈不满

环西自行车赛因支持巴勒斯坦示威中断,首相桑切斯赞扬示威者引以色列强烈不满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09:15:19
撒贝宁:我去格力面试能过吗?董明珠的回答,赢得全场掌声不断

撒贝宁:我去格力面试能过吗?董明珠的回答,赢得全场掌声不断

小鬼头体育
2025-09-15 13:02:30
微信将于9月30日正式关闭京东购物入口

微信将于9月30日正式关闭京东购物入口

DoNews
2025-09-13 21:07:39
强敌全上榜,6国航母舰队直扑东海,王毅接到电话,中美不能为敌

强敌全上榜,6国航母舰队直扑东海,王毅接到电话,中美不能为敌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9-12 15:37:46
2025-09-16 00:04:49
荣兮史说 incentive-icons
荣兮史说
寻觅历史真相,从专业的角度详解历史。
173文章数 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