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撰 文 /拂晓
编者按:
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关于未来何去何从的讨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作为行业转型的代表,阿那亚创造过现象级的成功,也经历过迷失与挑战。它的发展历程,不只是一个企业的故事,更是对整个行业的镜鉴。
为此,我们推出“阿那亚启示录”专栏,定期发布文章,回望阿那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剖析其中的利钝得失,还原背后的选择与思考,希望为行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启发。
透过阿那亚的故事,也许我们能重新理解,下一个10年,地产行业如何在社区营造、生活方式与商业价值的维度上创造更多可能。
前段时间去了趟阿那亚金山岭,感觉整个社区彻底“活”了。
山谷安静却不空寂,大草坪上欢笑奔跑的孩子,咖啡馆里读书放空的年轻人,商街里信步游逛的行人,各自沉浸地享受着金山岭的生活,松弛闲适的氛围里透着一股充沛的生命力。加上今年新增了二十多家社区配套,引入了更多精品小众的文化艺术内容,金山岭的烟火气和精神性也实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
*图源阿那亚
社区商业渐渐有了山的气质。很多早年间活跃在五道营胡同的商业主理人来到金山岭,曾经弥散的社群氛围在这座山谷重新聚拢。
因为金山岭规模体量小,村落感更强,店与店之间没有什么竞争关系,反而更像邻里,大家彼此熟识、互相串门,迅速融入社区,一种商业主理人与业主深度共生的社群形态也悄然产生。
这种亲切质朴的在地感,构成了金山岭阿那亚独特的场所精神。虽然目前的来访者中,度假客人仍然占多数,但给人的感觉却跟旺季的北戴河阿那亚完全不同,没有“游客化”的匆忙与喧嚣,反而呈现出一种深入日常的生活体验。
越来越多业主也频繁回到山里,组织社群聚会,参与社区共创共建。整个金山岭阿那亚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像是回到了2015-2017年期间的北戴河阿那亚。
![]()
*图源阿那亚
然而,就在去年,山谷社区还冷冷清清,平时只有三四百人常住,配套商业也只是星星点点,不成气候。一年光景,如今的金山岭有人气却不喧嚣,有活力却依然松弛,像是经历了一次“重生”。走过弯路之后,金山岭正在重新找回阿那亚的社区精神,而要理解这种重生,就必须回望金山岭的成长历程。
![]()
*图源阿那亚
![]()
![]()
阿那亚有两种场所精神,欢乐之道和安静之道。北戴河阿那亚是天然的欢乐属性,在此之后,创始人马寅一直想做个安静属性的山居家园,让山与海形成呼应,更好地安顿身心。
2016年,智璞文华团队跟随马寅一同考察金山岭。从北京驱车过去,一个半小时高速之后,再开半个多小时到山脚下,然后继续沿着崎岖的盘山路往上爬。那时候的山路未经修整,虽然只有四五公里长,却走得异常艰难,弯弯曲曲的,似乎永远没有尽头,难免让人忐忑:这样的地方,谁会来?
![]()
*图源阿那亚
直到翻过山脊,眼前豁然开朗。海拔900米之上竟是一片开阔的谷地,谷地中央散落着几十户人家,周围是玉米地,远处残破的长城烽火台遥遥相望,平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群山包裹下的土地安静、包容,像极了大地的子宫,让人瞬间涌起安全感和归属感。
![]()
*图源阿那亚
但阿那亚内部的分歧也随之而来,虽然金山岭的自然禀赋是遗世独存的,但山地项目难度极高,无论前期开发还是后期运营,成本都会倍增,交通条件恶劣,上山的路要自己修,又远离城市,没有任何市政配套,所有生活配套都得自己建,代价实在太大。
马寅自己也犹豫了很久,来来回回又上了几次山,最终还是被这片土地的魅力打动,觉得以后可能再也找不到这么有亲近感的土地了,于是排除万难,在金山岭为那些喜欢阿那亚、渴望安静山居生活的人,营造一个真正的精神家园,留住土地的神性。
![]()
*图源阿那亚
![]()
![]()
决定留下来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这片几乎与世隔绝的山谷,阿那亚要做的不只是盖房子,而是要为未来的山居生活打下完整的基础。交通、市政、配套,一切都要从零起步。
阿那亚一边花费巨大成本,改善社区外部的交通条件,把原本崎岖难行的5公里山路平整加宽、修葺景观,打造成“最美回家路”;一边投入大量精力,集合顶级设计资源,在社区内部规划精神建筑,希望再现当年“孤独图书馆”的惊艳,将山海之美收摄于心。
![]()
*图源阿那亚
2018年,金山岭项目首期开盘。阿那亚通过一次精心策划的产品发布会,一本讲述项目愿景与价值的品牌杂志,以及一个呈现未来山居生活方式的样板间,激发了市场想象力,凭借北戴河阿那亚积累的口碑效应,大量老业主选择复购,并引发“老带新”的连锁效应,一期产品迅速售罄。
从销售成绩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然而,火爆的销售态势也给阿那亚带来某种“幻觉”,仿佛好山好水、再加上几个标志性的精神建筑,就足以支撑一个社区的价值。
但阿那亚真正的成功,从来不在于有多少精神建筑、能卖掉多少房子,而在于能否营造一种完整的生活。随着项目的推进,金山岭最初的开发逻辑逐渐变形,甚至一度退化为“盖房子卖房子”的传统地产逻辑。
![]()
*图源阿那亚
马寅后来反思,自己当时对山的理解和尊重不够,比如,一期住宅密度偏高,户型偏小,留白太少,既影响了社区天际线的美观,也造成中小户型占比过大,很多人短期投资获利驱动大于长期居住驱动。
同时,出于“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的设想,社区生活配套明显欠缺,只保留生活必须的、精神价值高的配套设施。
但彼时阿那亚忽略了,如果一个社区缺乏足够烟火气,也很难孕育出真正的精神性。精神建筑虽然有一定的“网红”效应,能吸引人,却留不住人, “走马观花”式体验,很难让人产生情感和精神共鸣。
![]()
![]()
*图源阿那亚
以金山岭上院为例,当时的设计逻辑还在流量思维的导向之下,强调空间的视觉冲击与传播属性,希望让人在其中穿行、拍照、分享,却忽略了山居生活本身的节奏与需要,未能真正回应山谷的安静属性,也没有很好地服务于社区的日常生活。
再加上场地条件限制等原因,未能很快找到真正契合山居气质的内容。社区里缺乏日常可参与的文化艺术活动,无论空间场景还是生活内容,都难以聚拢人气,结果是业主留不下,游客上不来,民宿没收益,当初抱着投资心态的业主彻底炸了锅,金山岭的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
*图源阿那亚
![]()
![]()
现实境况与理想山居隔着一道鸿沟,再加上疫情冲击,上山的人寥寥,社区运营陷入困境。业主不满意,外界也质疑不断,甚至一度将金山岭项目视为阿那亚的“滑铁卢”,甚至是巨大的品牌黑洞。
这是阿那亚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促使马寅和团队深入反思。只有好的环境和产品、没有完整的生活体系,很难给人上山的理由,更何况长期待下去。如果继续停留在原有逻辑,开发金山岭的初心不仅无法真正落地,还会与当初的目标渐行渐远,而生活营造才是金山岭阿那亚的长久之道。
![]()
*图源阿那亚
于是,阿那亚找出问题,迅速自我修正。削减可售面积,增加生活配套,从建筑空间布局到公共配套,从社区商业到文化艺术内容,全面调改。
比如,原本可对外售卖的艺术家工作室,被改造成尺度宜人的社区商街,邀请五道营、大理、福建、西藏等五湖四海的主理人入驻,引入理想国书店酒店、黑山烤房、同源茶社、百米粒、CUP ONE、饿鱼餐厅等高品质生活配套,不断丰富社区业态。
![]()
![]()
*图源阿那亚
重新梳理上院的动线和空间布局,辟出了茶室、抄经室等,场所功能由此变得更生动具体:看山、冥想、抄经、阅读、品茶,成为人们真正可以停留、使用、深度体验的精神空间。
甚至还引入循环用水系统,在干旱缺水的山谷修建观景泳池、打造水系景观,让社区更灵动。还增设了很多户外儿童游乐设施,让亲子家庭有更多理由走出家门,在山谷自然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
![]()
![]()
*图源小红书阿那亚金山岭
与此同时,金山岭更加重视对在地文化的挖掘和呈现,打造山谷民艺工房,把河北当地的非遗文化以生活化和审美化的方式重新表达,把遥远的文化符号融入生活日常,让传统与当下在山谷里自然地连接。
![]()
![]()
*图源阿那亚
除了空间和商业的改造,在内容打造上也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举办小而美、精神属性浓厚的文化艺术活动,强调东方气质与山的韵味,像生活美学月、Kula瑜伽节、山顶泼水节等等……活动规模虽然不大,却与山谷氛围相得益彰,逐渐成为金山岭独特的内容IP。
![]()
![]()
![]()
*图源阿那亚
这些调整不仅仅是空间配套和内容的升级,更是社区生活的回归,背后是阿那亚的行动力,是对土地的尊重,也是对业主资产的负责。
而金山岭从火爆到迷失再到回归的实践历程,不只是一个社区的成长史,也给地产行业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离城市越远,越需要完整的配套设施。远郊项目没有市政兜底,所有的交通、商业、生活设施都需要自建。尤其在金山岭这样一个遗世独存的山谷,生活终究还是底色,环境禀赋与优质产品,只是成功的起点,高品质的烟火日常,方能活化山水、安定人心。
![]()
*图源阿那亚
第二,远郊项目要有更精准的客群定位和更强的社区属性。目标客群要更聚焦,为有同样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追求的圈层打造生活。就像金山岭,不是要做一个大众流量的“网红景点”,而要为喜欢山居、向往安静的人做一个小而美的家园。
![]()
*图源阿那亚
第三,精神性与烟火气的平衡,才能真正释放土地的价值,让社区更可持续。远离城市的山居社区需要有更强的精神属性,但精神性无法凭空生长,而要附着在日常生活与社区氛围之上。能否在物质、情感和精神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更好地回应时代与人心的需求,才真正决定一个社区生命力。
![]()
*图源阿那亚
第四,面对偏差,要及时纠偏,用行动找回初心。这对企业家的决心、勇气和自我修正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金山岭能重焕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那亚坚决纠偏,走了弯路之后,没有被动等待,而是深刻反思,用实际行动去整改落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坚守,也是稀缺的品质。
![]()
*图源阿那亚
现在,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传统地产模式走到尽头,一家企业能否有未来,拼的不再是销售速度,而是能否真正回应人心的需求,为一群人构建出一个有烟火气、有精神性的完整生活方式体系。
而以阿那亚金山岭为代表的,能把山水资源和社区基因有效结合,用有品质的生活覆盖有品质的度假,重新定义什么是好房子,重新理解什么是人生解决方案,这才是房地产下半场真正的高维价值模式。
![]()
*图源阿那亚
![]()
撰文:拂晓 | 编辑:拂晓| 视觉编辑:张苏蕊
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