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层次越高,拥有的资源和声誉就越好,比如985、211这类重点高校在师资力量、科研经费、学术机会等方面都比普通院校有明显优势。
学校所在地经济越发达,学生能得到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就越多。可以拥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以及更开阔的视野。
所以,这些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都比较受欢迎。江苏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但在一些学生眼里,江苏的大学却没有那么好。
“说什么发达城市!”山东学生吐槽江苏大学,环境恶劣的让人恶心
一位从山东到江苏读研的同学刚开学就特别失望,甚至用“恶心”来形容自己的开学体验,这事儿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
江苏大学,在江苏省虽然不是拔尖的院校,但也颇负盛名。学生去之前,以为学校的生活,就算不是天堂,也不至于这么“不方便!”
他说,学校给的住宿条件却让人大跌眼镜,宿舍被安排在家属区,离上课的研究生院特别远,每天往返十分不方便。
不仅如此,距离生活区的食堂和超市也有很长的距离,楼道里没有灯,晚上走路都得摸黑,提心吊胆的。
宿舍也是四个人挤在很小的房间里,空间小的甚至没有挂帘子的余地,搞得大家一点隐私都没有,十分难受。
除此之外,学校里到处都是陡坡,又不让骑电动车,力气小一点的,共享单车根本骑不上去,每天上课就像爬山一样累。
最麻烦的是宿舍既没有热水器也没有洗衣房,连公共浴室都离得很远,洗个澡都要走老远,每天都像在被迫做有氧运动。
这些情况,让刚入学的他感到特别失望,甚至有些恶心,对学校的第一印象,一下子就不好了。但也有网友觉得,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条件,不知道比本科生好了多少。
本科生成了最大的“怨种”
研究生和本科生对住宿的要求不一样,本科生刚高中毕业,对大学宿舍没什么概念,要求相对较低。
而研究生已经经历过四年大学生活,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更需要安静舒适的空间来支持学术研究。
所以很多高校会把条件好一点的宿舍优先分配给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学生多,年龄小,比较好糊弄,往往会成为学校里的“怨种。”
不过话说回来,每所学校的校区分布和专业安排都不一样,住宿条件也不能完全代表学校的整体水平。
建议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先和学校反映问题,看看能不能调换宿舍或者改善设施,同时也要试着调整心态,毕竟大学生活不只是住宿条件,更重要的是学习经历和成长过程。
如果实在适应不了,也可以考虑在校外租房,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能保证生活质量。总之,跨省读书确实会遇到各种挑战,但这也是独立生活的开始,学会解决问题、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笔者寄语:
这名学生说话,其实是带着怨气的,学校的基础设施其实还可以。只是和学生的心理预期有差距,所以才会说出开学第一天,就感觉很恶心的话。
但事实上,很多学校的研究生院,都没有很好。有些学校甚至不提供宿舍。只能说,早点纠正自己的心态,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因小失大,才是最聪明的选择,毕竟未来的几年,不能都在怨气中度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