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位影迷问我,怎么看《我们的那一年》。大抵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官方账号只有4个粉丝,上映多日,只有9902元的票房,但它还在坚持宣发,所以,给很多业内朋友带来了关注兴趣吧。我见,也有不少电影工作者在群嘲这部影片的另一个内容——它委托了一个没啥发行经历的公司进行宣发工作。
电影《我们的那一年》目前的这不足万元的票房,主要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的几家名为金棕榈的电影院形成的。豆瓣资料平台上写着,这部电影的监制和主演马良,祖籍是井陉县。所以,这些票房,大概率上是马良动员自己的老乡们形成的。或者,就是马良同志自己包场,请老乡们看的。从这一点上来讲,马良也不容易。
该片的编剧导演和主演,是袁秀芬。豆瓣资料上说,这位大姐祖籍是河北泊头人。这位大姐应该没有电影和电视剧的创作经验。所以,部分影迷说这部电影是玩票儿的,说的也没啥问题。不过,京剧票友,那得有相对不错的业务能力了,才能叫票友。电影这东西,就要求不高,谁来搞,都能叫玩儿票。
经常读我影视剧分析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是河北石家庄人。这部电影,也是我们石家庄出的,编剧、导演、监制和演员们,都是石家庄人。大家群嘲这部戏,因为它票房低,嘲笑的也没啥大问题。但是,我总觉得,还是应该对这类电影多一点可怜,而不是嘲笑。尤其是当下的电影环境之下。
像袁秀芬、马良这样的人,还愿意拿着钱到电影行伍当中来玩一把,对电影行业就是有帮助的。至少,这个剧组拍戏的时候,找了电影行业的工作人员,摄像啊、灯光啊之类的,外行可干不了。电影行业要是多一些袁秀芬、马良这样的同志,大家伙其实就都有活儿干了。咱们电影行业现在面对的,不就是没啥活干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