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耕年代,人们都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人们安居乐业,反之,风不调雨不顺,那么很可能就会造成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所以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即使是近现代,一些上了年纪的,也应该明白饥荒,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带来的巨大危害。
历史上的河南大饥荒,便让人深刻认识到了粮食的一个重要性,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在中国河南爆发的饥荒。此次惨绝人寰的大饥荒,造成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因此,粮食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在古代,到了春季还有秋季的时候,人们会开始祭拜土地神,目的就是希望可以风调雨顺,后续的庄稼可以顺利生长,不受天气的一个影响。
也正是人们出于对作物收成的一个重视,所以对于天气,会格外关注,而天气又多有周期性,于是乎,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古书典籍,从而来预兆未来的一个天气走势,以及未来是否可以带来丰收,像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春牛图》、《灶马头》,当然流传最广的还属《地母经》。
《地母经》它是中国传统黄历通书中的农事预测经书,常与“春牛图”并列出现。
以六十甲子为循环,每年对应一首诗与一则卜辞,通过天干地支与卦象推测当年农作物收成、气候状况及自然灾害。比如说2026年,按照干支历来讲,就是丙午年,也就是大家口中说到的马年。
按照《地母经》的预兆:
诗曰:太岁丙午年,春夏多洪水。鲁魏多疫灾,谷熟益江东。种植宜高地,低源遭水冲。天虫见少丝,桑柘贱成笼。六畜多瘟疫,人民少卒终。
卜曰:马首值岁里,丰稔好田桑。春夏须防备,种植怕流荡。豆麦并麻粟,偏好宜高冈。
这其中有提到“太岁丙午年,春夏多洪水”,是啥意思?
2026年为丙午年,天干丙火、地支午火,生肖属马,太岁星君为文哲大将军,方位在正南方,岁破方位为正北方。
在这一年当中,春夏两季容易出现雨水过多的一个情况,容易出现洪水等自然灾害,所以要提前做好防御,其实后面的卜也提到了,春夏须防备,种植怕流荡,意思就是这个时候,要提防突变的一个天气,尤其是种植之后,担心会被水淹没,从而导致作物生长受限。
从这句话来看,本质上,还是提醒我们天气的一个变化,意思就是在2026年要注意天气的一个变化,这一年当中,雨水可能会偏多,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能够大意,不然的话,很容易导致作物出现灾情。
当然这些都只是古人的一个预兆,而且这本书的来历,也有待考究,至于是否真的像说的那般,春夏出现洪水,我们也未可知,不过既然是种植作物的话,确实应该多关注天气的一个走势,这样在种植的时候,才能更加的顺利,作物也会生长的更好。
虽然如今已经有了天气预报,这些说法,也正在慢慢被人遗忘,但是不得不说,古人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即使到现在,我们也应该对自然气候,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