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中亚的秋风里带着一丝凉意,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中吉乌铁路施工现场却一片火热。
大型机械轰鸣着铺设钢轨,当地工人和中国工程师并肩忙碌,没人会轻易联想到,这条即将连接三国的铁路,背后站着一位74岁的老人——扎・奥通巴耶娃
你可能听说过她的传奇:一年多时间里连续推翻两任总统,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首位女性国家元首,在中亚政坛留下“铁娘子”的名号。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敢跟权力硬碰硬的女性,卸任后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要跟中国好好合作”。
为什么她放着权力巅峰不恋栈,反而把精力都投入到中吉合作上?
2025年的合作果实,藏着她二十年前的判断
2025年春天,比什凯克郊区的中吉果木良种示范园里,果农阿卜杜拉正拿着手机给中国专家发照片。
照片里的苹果树枝头挂满果实,他笑着说:“按老法子得等五年才结果,现在三年就挂满了,冬天零下30度也冻不坏。”
这个让当地果农受益的示范园,其实是奥通巴耶娃早年埋下的“种子”。
2011年她还在总统任上时,就带着团队访华,专门去陕西的苹果园考察,回来后力排众议推动中吉农业合作。
那时候不少人质疑:“中国的技术能比西方好?”她只说:“好不好看实际,能让老百姓多赚钱的就是好技术。”
如今,示范园的成果已经超出了预期,2024年项目落地后,首批苹果就卖出了好价钱,2025年还计划在奥什市再建两个分园,能带动上千农户增收。
中吉农业科技示范园
而更让人期待的中吉乌铁路,2024年10月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动工,按照规划2027年通车后,从中国到欧洲的货物运输,走这条铁路能比原来缩短近千公里,运输成本降低40%。
这些合作项目能顺利推进,离不开奥通巴耶娃的早期铺垫。
2017年她率团访华时,就跟中方敲定了不少合作框架,甚至主动提出“要把农业和交通作为优先领域”。
那时候她已经卸任总统,但在吉尔吉斯斯坦政坛仍有影响力,不少议员因为她的推动,才更支持跟中国合作的提案。
从苏联外交官到“反总统”:她看透了权力的本质
奥通巴耶娃跟政治的缘分,要从苏联时期说起。
她出生在奥什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靠着苏联免费教育,一路考上莫斯科大学哲学系,1972年毕业后回吉尔吉斯斯坦大学当老师,还当上了哲学系主任。
如果按这个轨迹走,她可能会成为一名学者,但1981年的一次调动,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那一年,31岁的她被调到列宁区议会,担任共产党第二书记。
在这个岗位上,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权力运作,也看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很多政策只停留在文件上,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没人管。
后来她被派去做外交工作,先后在马来西亚、美国、英国任职,1994年还同时兼任驻美和加拿大大使。
这段外交经历让她看清了很多事,西方国家跟她谈合作时,总爱附加政治条件,比如要求吉尔吉斯斯坦跟着反俄,甚至干涉内政。
她后来回忆起这段日子,说“那不是合作,是变相的控制”。相比之下,中国当时虽然经济不如西方,但跟其他国家打交道时,从不提附加条件,这让她印象很深。
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陷入混乱,首任总统阿卡耶夫上台。一开始奥通巴耶娃支持他,还被任命为外交部长兼副总理。
阿卡耶夫
可没过几年,阿卡耶夫就变了,家族垄断了国家的重要产业,儿子控制建材供应,女儿靠关系进议会,甚至有传言说他侵吞了3吨黄金,海外存款达6亿美元。
2005年议会选举时,奥通巴耶娃想参选,却被阿卡耶夫以“没在国内住满5年”为由取消资格,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开始组织反对派,利用自己的外交人脉联系国际媒体,让阿卡耶夫的腐败行为被更多人知道。
老百姓本来就对经济低迷不满,看到总统这么贪腐,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这就是后来的“郁金香革命”。
最终阿卡耶夫被迫逃到俄罗斯,政权倒台。
她推翻的不是总统,是民生困境
阿卡耶夫倒台后,巴基耶夫在奥通巴耶娃的支持下当选总统,还任命她当外交部长,可没想到,巴基耶夫比阿卡耶夫更离谱。
他上台后不仅没解决经济问题,反而跟家族成员一起控制了电力、能源、通讯等命脉行业,直接把电费涨了2倍,水费、取暖费也跟着涨,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奥通巴耶娃多次跟巴基耶夫沟通,希望他能降低民生费用,可巴基耶夫根本不听,还警告她“别多管闲事”。
没办法,她只能辞掉外交部长,再次站到反对派一边,2010年4月,塔拉斯市爆发冲突,政府逮捕了不少反对者,奥通巴耶娃也差点被抓。
但她没退缩,反而趁势组织大规模抗议,带领支持者占领了总统府、电视台等关键地点,这些地方能快速传递信息,也能让政府失去指挥能力。
巴基耶夫见大势已去,没敢下令镇压,带着家人偷偷逃到了哈萨克斯坦。
这是奥通巴耶娃一年内第二次推动政权更迭,但她跟其他政客不一样,没想着自己趁机夺权。
当时吉尔吉斯斯坦混乱不堪,各国都呼吁成立临时政府稳定局势,在民众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她才勉强同意担任临时政府总统,还兼任总理。
上台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费、水费、取暖费全降了50%,老百姓的生活压力一下小了很多。
接着她又推动制度改革,修改宪法把总统制改成议会制,限制总统权力——她知道,前两任总统之所以能贪腐,就是因为权力太集中。
同时,她还成立专门委员会,清查被“非法私有化”的资产,把被少数人占有的矿产资源收归国有,用这些资源投入民生项目。
主动让贤后:她成了中吉合作的“搭桥人”
2011年12月,奥通巴耶娃做完了临时政府的工作,主动把权力交给了当选总统阿坦巴耶夫。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继续参选,她回答说:“我当总统是为了稳定局势,现在国家走上正轨,该让更年轻的人来做。而且,吉尔吉斯斯坦的孩子受教育程度太低,我想花更多时间做教育。”
卸任后的她,并没有离开公众视野,反而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中吉合作上,她成立了一个国际基金会,专门推动两国的文化、教育和技术交流。
2025年,基金会主办了上合组织中文书法大赛,吉尔吉斯斯坦有几百个孩子参加,不少孩子因为这个活动,开始学习中文,甚至打算以后去中国留学。
在国际舞台上,她也一直为中吉合作发声,2025年5月,她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举着中吉果木示范园的照片,跟台下的人说:“中亚国家要想发展,不能只依赖西方,跟中国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她还提出“中亚-中国技术走廊”的想法,建议两国建立联合研发基金,帮助中亚发展数字经济——她清楚,中亚错过了工业革命,不能再错过数字革命的机会。
如今,她的努力正在慢慢见效,除了果木示范园和中吉乌铁路,中吉在医疗、教育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多。
2025年2月,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里,明确提到要“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中国还会派更多专家去吉尔吉斯斯坦,帮助当地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这些合作,都在一步步实现她当年的愿望,让吉尔吉斯斯坦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终章
从推翻两任总统的政坛强者,到推动中吉合作的“搭桥人”,奥通巴耶娃的人生从来都不是为了权力。
她年轻时看透了西方的控制,也经历了本国的动荡,最终找到跟中国合作这条道路,只是想让自己的国家不再受穷,老百姓能有稳定的生活。
现在,中吉乌铁路的钢轨还在不断延伸,果木示范园的苹果每年都能丰收,越来越多的吉尔吉斯斯坦人因为中吉合作受益。
她当年播下的合作种子,已经在中亚大地上长成了参天大树。
而她的故事,也成了中吉友好史上最温暖的一页,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强者,不是能推翻多少旧秩序,而是能为国家和人民搭建多少通向未来的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