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光影中的家国传承
赵 娜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浸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田。
在燕赵大地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正在广泛深入开展。每当看到“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的海报,我便涌起一股责任感,尤其是对孩子,更要传递爱党爱国爱乡的情怀,以此践行双争活动的价值追求。
得知《南京照相馆》上映,我决定带两个孩子去观看。这部电影以独特视角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沉重而不能忘却的记忆,正是教育孩子了解历史、感受先辈爱国精神的良机。
观影过程中,孩子们从好奇兴奋逐渐变得沉默凝重。看到日军的暴行,他们眼中含泪,紧紧盯着屏幕。影片中的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在民族尊严受到挑战时毅然选择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守护真相。孩子们问我:“他们不怕死吗?”我轻声回答:“怕,但他们明白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比如真相和国家的尊严。”
随着剧情的推进,前辈们英勇无畏的画面深深打动了我们。当胜利的旗帜在废墟上飘扬,孩子们兴奋地鼓掌,而我早已热泪盈眶。电影中有一个场景令我难忘:黑暗中,人们齐声念着北京故宫、天津劝业场等地名,声音清晰而坚定。孩子们问我,为什么人们要念这些地名。我说:“因为他们相信,祖国一定能重新站起来,这些地方终将回到我们的怀抱。”
电影结束后,孩子们沉默良久。回到家,他们主动翻看历史书籍,查找南京大屠杀、卢沟桥事变、台儿庄大捷等资料。我知道,这部电影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影响,这段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历史,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
河北是抗日战争敌后主战场,从长城抗战到百团大战,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到冀热辽抗日根据地,这片土地曾燃遍抗日烽火。我告诉孩子们,抗战中河北伤亡超过548万人,大家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我们的家园。
周末,孩子们主动提出去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他们默默站立许久,然后说:“妈妈,我们懂了,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我知道,“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这八个字,已在他们心中扎根发芽。
这次观影让我明白,要善于抓住契机,传递爱党爱国爱乡的价值观。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以身作则,诠释文明市民的担当:遵守秩序、互助互爱、勇于面对困难。通过这些细节,让孩子们明白,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爱国体现在行动中。
孩子们也在悄然变化:学习上,更加主动;生活中,有意识地尊重他人、爱护环境。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他们主动为老人让座,让我看到双争理念在他们身上的体现。我们还制定了“爱国爱乡实践计划”,每月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学习家乡历史文化……
双争活动,不仅是对行为的规范,更是对下一代的培养。今后,我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孩子们的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为,我们是文明市民,我们是燕赵儿女,我们有着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单位:河北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技术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