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山东男子捅死楼上邻居这事,经过司法程序慎重判决,终于盖棺定论了,法院一审二审都判了死刑。从而又一次引发网友热议。
山东济南这事儿发生在2021年4月1日22时30分,当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楼上楼下的恩怨情仇愣是闹出了人命。55岁的薛某因为楼上66岁邻居秦某家的噪音问题,一来二去积了怨气,那天薛某跟老婆吵完架后,听着楼上发出的噪音极为不爽,本来就因为长期的噪音折磨心里一直不痛快,于是拎着带刀的手电筒就冲上去把人给捅死了。
配图与事件本身无关
咱说句实话,现在商品房隔音差是通病,楼上挪个椅子、小孩跑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薛某长期被噪音折磨得神经衰弱,再加上当天跟老婆吵架火上浇油,这才彻底破防了。但再怎么说,持刀杀人都是极端中的极端。网友们对此也是炸开了锅,有人觉得“死刑太重了,毕竟对方也有过错”,也有人说“杀人偿命,这种手段残忍的凶手就该严惩”。
有位网友评论:“要是天天被吵得睡不着,换谁都得疯,但直接杀人确实过分了。” 这话倒是挺中肯,噪音确实让人头疼,但暴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明显是跟老婆吵架后迁怒于人,把家庭矛盾转嫁到邻居身上。” 不得不说,这届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曲直拎得很清。
更有甚者,把这事儿跟之前的案件对比:“之前广西那哥们儿因为噪音杀了邻居夫妻俩,也是被判了死刑,现在薛某也是一样的结局,可见法律对这类暴力犯罪零容忍。” 确实,类似的悲剧不止一次发生,2024年山东19岁小伙刘俊钺就因为空调外机噪音被邻居用螺丝刀戳成重伤,虽然没闹出人命,但也对那个邻居判了6年有期徒刑。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情绪管理和依法维权有多重要。
其实薛某的辩护律师也想过办法,提出他可能有精神问题,结果鉴定下来薛某作案时意识清醒,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这就尴尬了,想靠精神问题脱罪没门儿。法院也不客气,直接认定他手段残忍、后果严重,死刑安排上。
配图与事件本身无关
有专业人士指出:人在焦虑的时候对环境更加敏感。这就不难理解薛某的行为了,与妻子吵架后心中肯定是充满了愤怒与焦虑,加之又有噪音叨扰,怒火一下子被彻底点燃,邻居成了他的灭火器。
这事儿也让我想起网上一个段子:“你手里有枪,我手里也有枪,咱们讲法律;你手里有刀,我手里也有刀,咱们讲规矩;你空手,我也空手,那咱们讲道理。” 可薛某倒好,直接掏出刀来,这就没得谈了。要是他当时他不那么冲动,何至于此?
早就说过,遇到噪音问题,先沟通,不行找物业,再不行报警。说是这么说,但现在的业主,物业能管得了吗?邻居噪音问题着实不好处理,邻居间说轻了不管事,说重了就产生矛盾了。有的邻居确实有点不管不顾,只顾自己随心所欲,不管是否对他人产生了生活上的扰。有时忍无可忍报了警,警察也只能对其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而后照样我行我素。我们小区就有这样的事例,把人折磨的苦不堪言,遇到素质差的只能默默忍受,够不着拘留不得由着他们造?
不过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我觉得手机录个音、拍个视频都是证据,实在不行建议去法院起诉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薛某用最极端的方式,结果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两个家庭都毁了,太不值当了。
配图与事件本身无关
网友们对此也是感慨万千:“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互相包容点不好吗?” “现在的人压力大,一点小事就能引爆,还是得学会控制情绪。” 确实,邻里和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戾气,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最后,我想说,这事儿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遇到矛盾别冲动,法律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用法律武器代替菜刀,用理性沟通代替暴力,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点噪音,就把自己的人生搭进去,不是吗?
这起案件看似是偶然的情绪失控,实则暴露了城市生活中邻里关系的脆弱性。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们更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和情绪管理。法律虽然严惩了凶手,但两个家庭的破碎已成事实。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记住:遇到问题别冲动,法律永远是最可靠的盾牌。用理性化解矛盾,用包容营造和谐,这才是现代社会应有的邻里之道。您对处理邻里噪音有什么高招,不妨评论区说说看,给大家一个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