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个案例
一医生坐过山车后颈骨折
二
“砰——!”一声闷响,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7岁的牧牧(化名)从高速运行的过山车上被猛地甩出。
原本是全家开心出游的一天,谁也没想到,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过山车事故打破平静。雨后轨道湿滑,过山车刹车突然失灵,车速越来越快……而牧牧身上的安全带,因过于松垮,未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在巨大惯性冲击下,孩子瞬间被抛离座椅,撞破旁边的防护网,跌落至下方约4米高的山体上。
“我眼睁睁看着他飞出去……头上全是血……”牧牧的妈妈回忆那一刻,声音仍在颤抖。
事故发生后,牧牧被紧急送往河南省儿童医院。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向右滑动查看烧伤整形科主治医师张晗接诊了牧牧。经诊断,他全身多处受伤:头皮撕脱、颅骨骨折、肾脏挫伤,并伴有大面积擦伤。
由于伤势严重,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联合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及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共同会诊,为牧牧制定紧急治疗方案,并随即为其实施了“头皮撕脱清创缝合术”。由于安全带和防护网的阻拦,牧牧跌落的山体也并不算太高,所幸未造成致命的伤害。但这场意外带来的身心创伤,不仅深深烙印在孩子身上,也成为全家人难以抹去的阴影。
牧牧的故事,并非个例。
河南省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靳三丁介绍: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每年导致数万名儿童不幸离世,数十万儿童因此接受急诊救治。其中,坠落伤害在儿童意外伤害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景区、游乐场、家中的窗户、阳台、楼梯等场景都是危险高发区。家长除了要做好安全防护及风险教育,还应当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
01意外发生时,家长该如何应对?
当儿童发生坠落或跌倒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仔细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摔伤部位、接触物体及坠落高度,快速判断是否存在骨折、出血等明显外伤。·若有出血,可立即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若怀疑骨折,避免随意挪动孩子,可利用树枝、硬纸板等物品简单固定伤处;·若有肿胀淤青,可在受伤 24 小时内用冷敷缓解疼痛。·若出现意识模糊、剧烈疼痛、无法行走等严重情况,务必尽快送医救治。·即使未见明显异常,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需密切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持续头痛、呕吐、嗜睡、情绪异常等症状——这可能是颅内损伤的信号!
02预防,永远比救治更重要!在游乐场时,家长要检查设施的安全状况,如安全带是否牢固、防护网是否完好,避免让孩子参与超出其年龄和身高限制的游乐项目。在家中,应在窗台安装防护栏、桌角茶几安装保护贴,阳台不放置板凳、杂物。同时,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帮助其识别危险场景,避免攀爬、追逐打闹等危险行为。
烧伤整形科 董凤梅、张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