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9月7日晚,由作家出版社主办,中华文学基金会诗歌传承与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的“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海子纪念诗会”在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广州茶居”举行。海子的挚友、同事理波,海子的同学、诗友陈陟云,诗人世宾,诗人周瑟瑟,以及百余位诗歌爱好者齐聚,一起在这个九月纪念我们喜爱的诗人——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首入选语文高一课本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数十年来被广为传颂,是许多人对海子诗歌的第一印象。
海子原名查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在安徽怀宁的农村长大。他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在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写作生涯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
去年是海子诞辰60周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理波忆海子》一书。理波是在海子生前为数不多的好友,也是同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的同事。在1983到1989年,理波和海子交往密切,“他一个学法律的爱写诗,我也学法律但是爱搞艺术,我们都不务正业,所以趣味相投。在法大昌平教工宿舍,我们是邻居,经常串门聊天,一起做饭喝酒。”在活动现场,理波回忆了他与海子作为同事、朋友,有时是酒友、饭友、舍友的六年时光。
“在法大时,我们基本不叫他海子,我们叫他小查。因为他15岁就考进了北大,是个天才少年,分配到法大工作时也才19岁,是我们年龄中最小的,小圆脸,个子小小的。我比他大四岁,从上海来的会做点菜,就有点像‘哥’的感觉了,对不对?”理波回忆道,海子的性格温和、内敛,平时话不多,“但他内心比一般人要刚强,甚至带有刚烈的成分。”
在《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理波忆海子》书中,理波以海子挚友的温情笔触,以一个律师的严谨态度,对于海子的生活、写作、阅读、爱情、信仰、死亡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在活动现场,他也回忆了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温情脉脉而意味深远的讲述让现场诗友动容。
诗人陈陟云是海子在北大的师弟,也是诗友。“大二的时候,我们法律系搞了个文学社,聚在一起聊文学聊诗歌,他是我们学长嘛,诗又写得好,所以当时交流就比较多,其实他比我们这些学弟还小的。”陈陟云回忆道,“当时海子经常介绍我去听一些诗歌讲座,比如杨炼、舒婷、北岛、顾城的新诗出来,我们都是从他那里抄过来的。”在陈陟云的印象里,海子安静、腼腆,年纪虽小但涉猎广泛,除了文学外他还喜欢读宗教和哲学书,“比如他的书包里一直放着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
诗人世宾是本次活动的发起人,他得知理波出了回忆海子的书后,便心心念念想组织一次纪念诗会。在世宾看来,海子有一种少见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气息,是当下的我们和诗歌写作者值得珍视的。“无论是他诗里对某种崇高精神的呼唤,还是他作为诗歌烈士那种不断地燃烧自己去追寻太阳的精神,都显现了他的纯粹的勇气,以及对于命运的担当。”
“在这个台风天,我们能有一百多个人聚在一起纪念海子,谈他的诗歌,看到依然有那么多人爱着他,真的是非常感动。”诗人周瑟瑟表示,在这个AI和新媒体时代,我们的注意力经常被各种信息打断,目标被各种诱惑牵引,感觉价值感很空虚。“但是今天纪念海子,读他的诗,让我强烈感觉到我们的心灵就应该与海子这样的伟大心灵同在,我们应该吸取这些杰出作品给我们的养分,应该怀有一种理想主义去生活,就像他诗里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活动现场还视频连线了海子的母亲操采竹、海子的弟弟查曙明。海子的母亲为现场诗友朗诵了《给母亲(组诗)》,查曙明则为大家介绍了海子纪念馆的情况。“都说海子是个早慧的天才,我认为他的天赋和灵性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他的母亲。你看老太太92岁了,身体健康、耳聪目明,还能背几十首海子的诗给我们听。”理波表示。
在海子诗歌朗诵环节,十余位诗友朗诵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九月》《祖国,或以梦为马》等代表作。与会的诗友们感慨:“在这个九月,台风天的夜晚,远在远方的风来吹拂了一下我们。百余位诗友聚在一起谈论诗歌、怀念诗人,我们相信这是海子的能量在发挥作用。我们还相信,这强大的诗歌的能量能够穿越时空,一直照亮我们,温暖更多热爱诗歌的人。”
作家出版社推荐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