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文颖)当过品牌设计、金融培训师、编剧,干过航空、地产、脱口秀的作家,会写出怎样的故事?近日,作家阿痴新作《在大学与大厂之间》由乐府文化策划、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翻开这本书,你将看到作者高考失利、考研挣扎、辞去大厂工作的一段段真实经历,看到她成长过程中面对改变时的阵痛,更能体会到青年人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第三条路”的努力。
17岁前,阿痴像每一个充满梦想的少年一样,有着既具体又炽热的理想:成为一名记录星类轨迹的天文学工作者,一个沙漠观测站的观测员。然而,高考失利和志愿填报不当如同一道无情的闸门,让这个梦想狠狠沉入海底。阿痴这样诉说当时的感受:“海水冰冷,海面无灯塔”。年轻的她,一度陷入了精神困境:“在大学里,我只是假装高兴,同时,假装活着。”
新书中,阿痴分享了众多无措的时刻。大学毕业时,还不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考研考公还是找工作的选择却已到眼前;成为文学院研究生后,晦涩的哲学原典、超长的理论句子让她在“慧海里溺水”,自我谴责却毫无办法;进入工作后,她当过品牌设计、金融培训师、编剧,干过航空、地产、脱口秀,曾淹没于996的循环,被琐碎事务消磨到深感“困于无意义的生活”……透过阿痴的文字,读者看到的似乎并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许多人曾经历、正在经历的时刻。
然而这样的经历,却成了阿痴的催化剂。她选择“直面时间,直面每一秒钟”,选择以笔为刀,将自己的经历作为一份鲜活的社会学样本进行解剖。她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寻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第三条路”,向这个世界发出呐喊:“我不要虚假地活着。”年少时观测星空的执着内核依然在她心灵深处,让她在接受人生的“平凡”之后继续怀抱微光前行:“我是平凡无奇的众生……但那个小火苗,它跃动着,燃烧着,欣喜着……它正在我的骨血深处支撑着我。”
“我决定从此以后看轻生存,看重存在,脱去束缚,走向那条属于我的路。”在《在大学与大厂之间》里,阿痴找到了她的那条路。不过,书中的“突围之路”并非一个万能答案,更重要的是一种坚韧的生命态度,它的价值在于“直面每个人心灵的深处,让我们明白,所有无望的努力,都不会是徒劳。”
(出版社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