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 展示科技奇观与人性挣扎,探讨生命意义、科技边界与灵魂重量,刘汉霖的小说《2085》试图有机融合硬核科技和哲学思辨,让读者触摸不远的未来,并愈加看见当下的自己,从而意识到:人类最伟大的武器,或许不是科技,而是直面命运的勇气。
——小说家/诗人 李宏伟
★ 作品构筑的未来世界里,科幻元素不仅是绚丽的想象画笔,更是深入探讨人性、社会与命运的有力工具。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2085》
刘汉霖 著
作家出版社
新书介绍
长篇小说《2085》作为一部融合现实主义与科幻思辨的作品,将故事设定在突破时空界限的良渚未来之城,讲述了一位“00后”在85岁时的生命思考。作品以“00后”的独特视角,立足于“AI科技元年”的时代背景,回望中华文明历史,探讨当下人生价值及未来人类生命的意义,深刻反思科技浪潮席卷全球背景下,未来城市规划、AI介入心理健康服务、医疗救助、社交需求困境、科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社会民生议题。小说植根现实、饱含人文关怀,直面当下社会缺失的生命教育。在现有科幻题材中,作品聚焦科技对未来生活的具体影响,具有鲜明的辨识度。
作者介绍
刘汉霖,青年导演、编剧、作家。团圆功勋志愿者。
文章试读
一、灵魂拷问
有关“灵魂”是否存在,从18世纪用断头后是否眨眼的拉瓦锡、声称灵魂重量是21克的麦克杜格尔医生,到今天用超中微子等量碰撞做实验的科学家,人们对灵魂的探索从未停止。
“灵魂”是编写在基因里的算法,还是一种脱离肉体无法被观测的物质?时至今日在科学界仍没有一个明确答案。
但是在2029年,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让人类“掌控”了如何使用自己“灵魂”的钥匙。
2029年2月12日,戊申猴年的除夕夜,缩地集团的技术总监齐天带领着来自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心理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十七名技术专家和上百名AI机器团队做最后的测试。
长时间的通宵工作极度压缩了工作人员的睡眠时间,即使注射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包括齐天在内的所有技术人员,此时也已经困倦得睁不开眼睛了。每个人布满血丝的眼球都透出疲惫,但他们的精神依然亢奋,都齐刷刷地盯着测试场地中央的沙发。
一名技术人员走到沙发旁坐下,她叫郝悦琪,负责今晚的最终测试。大家说她的名字听起来像“好运气”,图个吉利。
测试开始,郝悦琪站在场地中央,冲大家笑笑,从沙发旁边的盒子里拿出一个手环戴上,然后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用手比出一个“yeah”的姿势。
齐天笑了笑,冲郝悦琪点点头。她随后操作手环,然后闭上眼睛,像是睡着了。随着手臂平稳放下,手环中数以百计的微米医疗机器人通过注射的方式从手腕内侧进入郝悦琪的血管。顺着血液循环系统,一部分微米机器人附着在包含百会穴、涌泉穴在内的特定穴位,一部分继续前进,直到穿过血脑屏障,到达并附着在大脑的运动皮层、处理高级认知功能的新皮层、含超过50%的脑内神经元的小脑颗粒层等区域。随着齐天的手指飞触,医疗机器人内置的微型传感器开始工作,记录神经元每一个微小的电活动,并通过无线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齐天面前的屏幕。随着全脑模拟的完成,手环显示的脑电波逐渐和郝悦琪的同步,手环周围显示出了渐变的灯光。众人纷纷将注意力移向离沙发不远处被玻璃隔离的场地,一个机器人静静地站立在那里。
手环内的灯光逐渐平稳,随着郝悦琪的呼吸呈现出淡白色的光芒,大家都显得很紧张,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如果本次测试成功,持续十三年的“分身”项目将迎来开花结果。这将预示着中国科学家在“无接触操控体外仿生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意味着人类的认知系统得到非凡延伸——即使人们是坐在家里足不出户,你的机器人替身也能帮你在大洋彼岸跑腿执行你想做的任何事。
随着手环内的光更加平稳,机器人的眼睛亮了起来,然后像深吸了一口气一样,硅基与碳基结合的身体开始了变化。最明显的是身高,腿部的骨骼一节一节地收缩;然后是体型,机器人的外骨骼就像真的有肌肉一般进行着变化,直到看起来和郝悦琪的身材大致一样。
只见机器人缓慢地向前走了一步,然后像是冲大家开心地笑了一下,比出一个“yeah”的手势。在场所有人的眼神中都爆发出狂欢的喜悦。随后只见机器人在空中一抓,像是从衣柜中拿出了一件衣服,往身上一披,机器人身上便出现了一件连衣裙。再看机器人的脸部,空中飞舞的纳米机器人用全息投影渐渐构建出了郝悦琪的脸庞。
“她”随手一挥,手上浮现出了一面镜子。然后像是对着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不是很满意一般,只是心念一动,脑内的微型传感器就按照郝悦琪的想法,操控空中的纳米机器人改变了全息投影的画面,脸上出现了化妆的痕迹,也像是加了瘦脸、美颜特效。一个神采奕奕的“郝悦琪”出现在大家面前,“她”像是舞台剧演员谢幕一般,冲大家行礼致意。
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十七名技术人员以及上百名AI机器人同时爆发出欢呼声,祝贺这令人激动的时刻。
更加令人神往的时刻随之而来。在场的十七名技术人员轮流上场测试,机器人不断变换着外形,一次次变成了不同的样子。“他们”反复进行着不同的测试:反应力、运动、逻辑思维、情绪波动等,每一项数据都展示出与实验个体保持一致。
齐天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两只手却不由自主地颤抖。他知道,“分身”项目真的成功了。人类从此刻起,再也不受空间维度的限制了。“让灵魂畅游时空”的目标已经实现了50%。
“分身”项目是缩地集团的核心主研项目,目标是研发民用的远程操控技术,最终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意识自由”,即突破三维空间限制,随心所欲地实现“瞬间转移”的梦想。使用此项技术的人将会有最逼真的奇妙体验:瞬间到达世界各地,看到机器人所看到、感受机器人所感受。不同于传统的遥控技术,“分身”像是把你的灵魂放在了一个新的、和你融合良好的碳硅双基仿生人身体里。齐天相信,世界将会因为“分身”技术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时间、空间,这两个限制人类太多自由的概念,将被“分身”技术重构。
除夕的钟声即将敲响,农历己酉鸡年即将到来。
作家出版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2085》
刘汉霖 著
作家出版社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