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2025年开学典礼
2025年9月5日下午,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新生第一课在蒙民伟楼515教室举行。
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副院长刘德寰、副院长李玮、副院长田丽、徐金灿老师、余璐老师、王秀丽老师、王洪波老师、李佳伦老师、白麒钰老师、王金媛老师、董正丽老师、汤日红老师、李润老师、耿力老师出席典礼,特别邀请学工部心理中心、新媒体班第二班主任张淼老师,与2025级全体新生一同见证这个重要时刻。典礼由王秀丽老师主持。
王秀丽老师主持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
典礼伊始,全体师生起立肃穆,齐唱国歌,激昂的歌声响彻会场。自此刻起,2025级新生正式融入新媒体学院这个温暖集体。
院长致辞
谢新洲院长致欢迎辞,对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围绕“潜心投入学习、专心学术”的核心,对新生提出殷切希望与美好祝愿,希望同学们以专注之心深耕学术,沉潜下来钻研专业知识,将研究课题与学科发展趋势、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们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科视角,在多元文化、多学科的交流互鉴中激发灵感,共同营造积极进取、笃学求真的学术氛围。
谢新洲院长致辞
24级硕士生代表发言
2024级硕士生代表张浩然发言,他基于新媒体学科的特点和自己在新媒体研究院的学习经历,用“三步走”锦囊为新生支招:一是“向前一步”,通过参与学术研究、业界实践等行动,在实践中明确研究方向;二是“向外一步”,主动链接北大及研究院的优质资源,如主动沟通导师、参与各类活动等;三是“向内一步”,在面对压力时,学会在外部评价体系外沉淀自我,关注内心需求与成长。最后,他与新生共勉,希望同学们发扬北大精神,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在研究院实现全面发展,并祝愿同学们学有所成、行有所至、心有所安。
2024级硕士生代表张浩然发言
25级博士生代表发言
2025级博士生代表吴宛谕发言,她以“中国、北大、新媒体”为关键词,强调了新媒体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北大新媒体研究者所肩负的责任。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更需坚守批判性思维、价值判断和人文关怀。她号召同学们珍惜北大资源,做既有全球视野又根植中国大地的研究者,鼓励同学们在未名湖畔学有所成、不负韶华。
2025级博士生代表吴宛谕发言
25级硕士生代表发言
2025级硕士生代表崔诗扬发言,她认为北大不仅是一所大学,更是精神的象征,新媒体研究院则是这一精神在数字时代的延续。面对前沿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她呼吁同学们既要夯实理论基础,又要关注社会现实,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她强调,新媒体的核心是“人”,希望同学们始终坚守人文关怀与独立思考,在实践中探索技术与人文融合之道,成长为有担当、有温度的北大新媒体人。
2025级硕士生代表崔诗扬发言
全体合影
发言环节完毕后,全体师生在蒙民伟楼前集体合影。未来,他们将携手并肩、砥砺奋进,共同书写学院发展的崭新篇章。
全体合影
开学第一课
合影结束后,谢新洲院长为同学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红色传承 青春向党》。他带同学们一起回顾了北大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指出北大在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强调北大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在谈到新媒体学科时,院长结合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系统梳理了学科的发展脉络与使命担当,并强调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引领学术、培育人才”的目标。除了学术与使命,谢院长还不忘叮嘱同学们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和新生聊起了“哪里食堂最好吃”,让现场瞬间多了一份温馨与欢笑。
谢新洲院长讲述“新生第一课”
同学们认真聆听
至此,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新生第一课”圆满结束。新的学期已经启航,新的故事正在书写。愿2025级新生在未名湖畔铭记初心、不忘使命、怀抱理想、勇敢逐梦,把青春写进时代,把时代写进未来!
摄影丨李欣雨
撰稿丨张燕
排版丨张圆圆
审核丨李玮 徐金灿 李佳伦 耿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