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值此温暖而神圣的日子,谨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全体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祝福!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爱与成长的双向奔赴。在这个属于老师的节日里,我们走进校园,倾听学生们最想对老师说的话,感受他们之间流动着的温暖而动人的故事。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阳江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看到,在清晨的教学楼里,老师们正耐心地为学生讲解课文,不时低头细声指导,又或者在课上给学生做读音听写,仔细查看学生拼写情况,又或者在办公室内伏案批改作业,为学生写上鼓励话语。在九年级的教室里,我们遇到了几位学生,他们分享了与老师之间的难忘故事。
阳江一中初中部九(1)班学生 施智腾:
我们的老师都非常负责任、有爱心。比如我的作文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好,然后我的语文老师一直在鼓励我,还有把一些优秀作文给我看,教会我怎么写作文。现在我的作文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了,所以我要谢谢她。在这里想对全天下的老师说:教师节快乐!
阳江一中初中部九(2)班学生 梁育瑜:
我体育一向不是特别好,八年级下学期我们有一次期末体测的时候,我当时到最后100米的时候我是跑不动了,但是我的语文老师在终点那里一直在鼓励我,给我加油。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心里非常地感动,然后从内心激发出了一股潜力,使得我能够突破这个瓶颈。
阳江一中初中部九(1)班学生 黎柏滔:
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我的地理老师,他之前担任过我的班主任,而且他当我们地理老师的时候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他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我会在接下来的学习更加努力,用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们的教诲。
恩师似春风,教诲润无声。老师们秉持着不同的教育理念,保持着教书育人初心,共同呵护未来人才的成长。从教13年的林老师认为,在课堂上严格要求,生活中细心耐心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成长。在担任教师第3个年头的黄老师认为,教育是接纳与尊重,她更愿意做学生的朋友,倾听他们的想法。
阳江一中初中部九(4)班班主任 黄玥桦:
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教育是一棵树去摇动另外一棵树,是一朵云去推动另外一朵云,也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外一个灵魂”。同时,我也认为教育意味着接纳和尊重,接纳现在小孩所有身上的特质,然后去尊重他们,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慢慢地跟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阳江一中初中部九(8)班班主任 林欢欢:
我会继续秉持教学初衷,以细心、耐心和爱心温暖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让我们的教学有更多的创新点。
青年教师是教育传承的生力军,也是育人路上的新力量。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的记者来到阳江市实验小学,采访了三位新加入阳江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了解他们对于教书育人有怎样的感受。
课间时分,苏诗颖正在教师办公室里伏案准备数学教案,不时用红笔在课本上标注着易错知识点,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专注。前三年的实践历练,尤其是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的经历,让她更加懂得了“教师”的内涵。
市实验小学数学老师 苏诗颖:
现在我觉得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成长型的教师,我也希望能够像学校的老教师一样,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他们的品格。
刘苏漫老师的语文课堂上,青年教师的“新力量”得到了生动体现。为让学生更深入体会课文情感,她会根据文本风格搭配悠扬或激昂的朗读配乐,带领学生沉浸式感受语文魅力。
刘苏漫告诉记者,她想成为给学生带来“光”的老师。因此,她的课上十分注重情感陶冶,经常使用有趣的课件、小游戏,引导学生的内心“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市实验小学语文老师 刘苏漫:
我以前有一个学生特别内向,我就经常鼓励她发言,后来她也开始主动上台发言,还跟我说“老师,我敢说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育人不仅是要把知识教给他们,更要帮助他们成长。之后我也会用这份“新”更好地去打造课堂,真诚地陪伴,助力每一个孩子成长,把育人这件事实实在在地做好。
教学楼的另一端,黎玲芝老师端坐办公桌前批改着课堂小练习,每一处“小错误”都被她仔细圈出,并附上规范的书写示范。尽管初入职场尚有生疏,但身份转变带来的挑战更让她倍感期待。
市实验小学英语老师 黎玲芝:
今年是我第一次过教师节,我觉得非常地激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接受新东西会更快一些,然后我们使用新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堂,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夯实教学基础,期待与学生一同成长进步。
从深耕教案到创新课堂,从耐心育人到初心坚守,一批批这样的青年教师正以蓬勃朝气,将“新力量”转化为育人“新担当”。他们接过教育接力棒,在校园里书写着属于青年一代的教育答卷。
在特殊教育领域,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园丁,他们用超越常人的耐心、爱心和专业,为折翼的天使修补翅膀,为特殊生命照亮前行。值此教师节之际,让我们倾听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陈翠银的育人故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陈翠银老师早已到岗,与普通学校老师收到的礼物不同,今年她收到的礼物是带了七年的特殊孩子在课堂上亲手为她准备的节日贺卡。
学生:
我15岁,今天教师节,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学生:
祝老师节日快乐,辛苦了。
2007年来到阳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陈翠银,在特教工作岗位已工作了18年,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曾获全国特教园丁奖、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特教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等荣誉称号,目前,是该校教研中心负责人。
陈翠银介绍,特殊教育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这份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通用技能,更是极大的情感投入。面对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学生,他们所充当的身份不仅是教师,还是培训师、康复师,甚至是孩子们的“临时家长”。
一个字母发音的千百次重复,一个简单指令的分解动作练习,需要他们付出比普通老师百倍的时间与精力。学生因障碍引发的情绪行为问题、沟通不畅带来的挫折感,以及教学进展缓慢的心理压力都是“家常便饭”。
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 陈翠银: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些特殊的孩子,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去了解、去关注每个孩子个性化的需求,像我的语文教学课,我们的学科素养重点像语言运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还有审美创造这些方面也会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来。
守护脆弱的梦想,用汗水浇灌希望。躬耕教坛十余载,对陈翠银而言,她的职责不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更是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问及陈翠银的愿望,她表示,让孩子们融入社会就是她的梦想。
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 陈翠银:
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独特的,我觉得大自然会因为差异而美丽,世界会因为差异而精彩,这些特殊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会存在一些障碍、不完美,但是我觉得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我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教育的本质就是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应该尊重生命的一种多样性。我更多希望孩子们能够融入到社会,社会能够接纳,平等地看待这些孩子。
一句鼓励、一次陪伴、一份尊重
成就了最好的师生关系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让我们再次对所有的老师道一声
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
来源 | 民生12345
文字 | 李茵 李怡欢 毛军玲
摄像 | 陈伟良 李挥 毛续
短视频 | 白金玉
编辑 | 赖秀珠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