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5岁少年如厕竟脱出直肠!这类年轻患者正猛增,临床需关注

0
分享至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这些习惯正在“拉垮” 年轻人的肠道

撰文 | 吴樱

“上厕所刷手机半小时起步,有时蹲到腿麻才起身”—— 这是不少年轻人的日常,却藏着致命健康隐患。近期,一则“15岁男孩排便时掉出‘肠子’”的消息引发关注,据羊城晚报报道,该男孩因长期排便久坐超30分钟,甚至长达1小时,最终被确诊为完全性直肠脱垂。

这一青少年病例的曝光,打破了“直肠脱垂是老年人专利”的认知,更揭示了一个现实:随着“马桶久坐族”壮大,脱垂、痔疮、盆底功能紊乱正盯上年轻人,不良排便习惯埋下的健康雷,远比我们想象中更近。

疾病认知:直肠脱垂是什么?并非老年人“专利”

定义与分型:

直肠脱垂可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黏膜脱垂(仅直肠黏膜层下移)和完全性脱垂(直肠壁全层套叠下移)。后者更为严重,小宇所患的即是此类。根据脱出程度,还可分为内脱垂(脱垂未出肛门)和外脱垂(脱出肛门可见)。

为何久坐马桶是“核心诱因”?

  • 腹压持续增高:排便时,我们自然会屏气用力,使腹压升高以推动粪便排出。这是一个短暂的生理过程。然而,当坐在马桶上时间过长,尤其是边玩手机边无意识地持续用力时,腹压就会处于一种长期、异常升高的状态。

  • 盆底肌疲劳损伤:持续的高腹压如同一个向下的巨大推力,全部作用在支撑直肠的盆底肌肉和盆腔韧带上。长此以往,这些支撑结构会因过度牵拉而松弛、下垂,失去原有的悬吊功能,无法承托直肠,导致其向下滑脱。

  • 重力作用:坐姿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盆腔的压力,长时间保持此姿势,在重力和腹压的双重作用下,大大加速了脱垂的进程。

其他高危因素:

  • 慢性便秘或腹泻:长期用力排便或频繁排便都会增加盆底压力。

  • 营养不良:盆底周围脂肪组织过少,会导致支撑力减弱。

  • 先天因素:盆腔结构发育异常、骶骨弯曲度较直等。

  • 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导致神经支配异常。

  • 多次分娩:是女性患者常见的病因,分娩过程会对盆底肌造成巨大损伤。

预防措施:从生活习惯入手,降低发病风险

直肠脱垂的预防远比治疗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群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直肠脱垂的关键。结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改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

  • 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排便,避免忍便,防止粪便在肠道内积聚。

  • 缩短排便时间,排便时集中注意力,避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将排便时间控制在10-15 分钟以内。

  • 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若出现排便困难,可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适当运动等方式促进排便,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切勿强行用力。

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大便通畅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保证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韭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猕猴桃等)、粗粮(如燕麦、糙米、玉米等),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 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充足的水分可使粪便保持湿润,避免干燥,减少排便困难的发生。

  • 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易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增加便秘或腹泻的风险。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盆底肌肉功能

  •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跳绳、篮球等,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同时还能增强盆底肌肉的张力,提高盆底支持功能,降低直肠脱垂的发病风险。

  • 针对性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的具体做法是: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的肌肉,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该运动可有效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盆底功能,对预防直肠脱垂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减少腹压增加因素

  • 若青少年患有慢性便秘、腹泻、慢性咳嗽等疾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避免病情长期迁延。例如,对于慢性便秘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应明确病因,如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等,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咳嗽发作次数,降低腹压。

  •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有直肠脱垂家族史或先天性盆底结构异常的青少年,应定期到医院消化科或肛肠科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病情加重。

结语

这个病例映照出当下许多人共同的不良习惯。它清晰地告诉我们,健康风险往往隐藏在最日常的行为之中。直肠脱垂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正虎视眈眈地瞄准着每一个“马桶上的久坐族”。放下手机,尊重身体自然的排便规律,不仅是对肛肠健康的负责,更是现代人亟需建立的一种健康自律。请记住:畅通的健康之路,始于一次短暂而专注的如厕。

医学界儿科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本文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六氟化钨缺口爆发!韩国提价90%,6只核心股不盲目抄

六氟化钨缺口爆发!韩国提价90%,6只核心股不盲目抄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5-11-09 09:25:50
不是皮肤病,而是癌症的前兆?皮肤出现这4种症状,或是癌症来临

不是皮肤病,而是癌症的前兆?皮肤出现这4种症状,或是癌症来临

鬼菜生活
2025-11-10 00:44:20
时长75分钟!十五运会开幕式今晚8点在广州举行

时长75分钟!十五运会开幕式今晚8点在广州举行

农民日报
2025-11-09 17:08:58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窥史
2025-10-23 21:01:43
央视实锤,蒸汽弹射改电弹,福建舰甲板设计存缺陷,依然全球最强

央视实锤,蒸汽弹射改电弹,福建舰甲板设计存缺陷,依然全球最强

阿龙聊军事
2025-11-09 13:06:28
刘湘作为前中国泳坛第一美女,身材颜值不进内娱可惜了

刘湘作为前中国泳坛第一美女,身材颜值不进内娱可惜了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15:06:21
71岁成龙回春?李连杰脱胎换骨引全网质疑!

71岁成龙回春?李连杰脱胎换骨引全网质疑!

农村娱乐光哥
2025-11-07 12:48:55
谁懂啊,曾医生冲上热搜后, 一条“松弛感”睡裙也带火了

谁懂啊,曾医生冲上热搜后, 一条“松弛感”睡裙也带火了

尚不红小舒呀
2025-11-10 00:07:07
高志凯们,多读点书

高志凯们,多读点书

筱江鸡
2025-11-09 15:20:57
性能高出1000倍!中国北斗被某国电磁干扰,他成功破解助北斗建成

性能高出1000倍!中国北斗被某国电磁干扰,他成功破解助北斗建成

泠泠说史
2025-11-07 18:01:13
中国国防部首次强硬表态:解放军将全力打击“台独”及外部干预!

中国国防部首次强硬表态:解放军将全力打击“台独”及外部干预!

Ck的蜜糖
2025-11-05 00:42:42
爆单780亿,特变电工稳了...

爆单780亿,特变电工稳了...

巴山商业
2025-11-09 15:47:44
黑龙江一高校将整体搬迁

黑龙江一高校将整体搬迁

喜哈生活
2025-11-09 20:23:15
当今社会,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惯拿高额退休金的老人?

当今社会,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惯拿高额退休金的老人?

诗词中国
2025-11-07 19:45:21
泽连斯基:波克罗夫斯克城内有314名俄军士兵

泽连斯基:波克罗夫斯克城内有314名俄军士兵

山河路口
2025-11-08 13:01:04
玄学提醒:转运的最好方式——避旧

玄学提醒:转运的最好方式——避旧

诗词中国
2025-11-06 19:39:48
2000年赵南起上将访韩,临行前提出申请:希望回韩国老家探亲

2000年赵南起上将访韩,临行前提出申请:希望回韩国老家探亲

健身狂人
2025-11-09 11:52:14
突然大反转!深夜利好!A股爆了!

突然大反转!深夜利好!A股爆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09 23:40:37
十五运会广州限行适应期结束,首次违法不免罚!出行提醒公布

十五运会广州限行适应期结束,首次违法不免罚!出行提醒公布

南方都市报
2025-11-09 12:00:05
40岁后才懂:这些年瞎花的钱,全是交了智商税!

40岁后才懂:这些年瞎花的钱,全是交了智商税!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2025-10-27 17:35:07
2025-11-10 01:59:00
医学界儿科频道 incentive-icons
医学界儿科频道
医学界旗下子帐号
8848文章数 335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时尚
家居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巨好看、巨能玩、巨划算!宝安“湾区聚宝季”宠粉上大分

亲子要闻

矫正头盔真的有用吗?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