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既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又能带来独特的互动体验,感谢您的持续支持!
今年5月,由于继承人争议与普京产生严重分歧,甚至一度濒临军事冲突之后,
卡德罗夫,这位曾经被视为普京铁杆心腹的车臣领导人,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人物,
不少希望普京陷入困境的人,都在密切关注这位来自车臣的强硬派,何时会再次给克里姆林宫制造麻烦?
果不其然,就在近日,卡德罗夫仅仅发表了一番言论,就再次让普京陷入被动局面,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卡德罗夫的坦率发言
说实话,仅从外貌来看,满脸胡须的卡德罗夫确实像极了一个典型的粗犷汉子,
再加上他长期以来有意塑造的强硬形象,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身体强壮、头脑简单、行事果断。
但现实却表明,卡德罗夫是一位深谙政治权谋、善于隐藏真实意图的老练政客。
以他健康状况为例,自2023年起,关于他身患重病、命不久矣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今年四五月份,他甚至以病重将死的姿态向普京提出,希望由其子亚当接掌车臣大权。
然而结果却是:
当普京试图削弱卡德罗夫家族对车臣的控制时,原本卧床不起的卡德罗夫竟迅速恢复精力,开始调动军队,与普京公开对抗。
此外,鲜为人知的是,多年来卡德罗夫通过联姻等方式,在俄罗斯高层中建立起了广泛的权力网络。
例如,他的女婿之一阿尔哈诺夫的父亲鲁斯兰·阿尔汉诺夫,是俄联邦内务部打击极端主义总局副局长;
再比如,他为儿子亚当挑选的妻子,其祖父杰利姆哈诺夫不仅是国家杜马议员,还在俄乌冲突中被授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
因此,绝不能低估这位车臣领导人的政治手腕。
就在9月8日,卡德罗夫又一次看似坦率的言论,再次让普京陷入被动。
当天他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针对俄乌战争何时结束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只有乌克兰彻底并入俄罗斯版图,这场战争才能真正终结。当前结束军事行动对俄罗斯来说是“毫无收益的”。
这番话怎么说呢?
从某种程度上看,卡德罗夫的表态契合了俄罗斯国内的主流舆论,甚至可以说道出了部分俄方的深层意图。
但问题在于,这种言论无疑是在给普京施加更大的政治压力。
那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二、俄罗斯的战略野心
尽管有不少人宣称,俄乌战争不仅没有削弱俄罗斯,反而使其经济在战火中逆势增长。
但实际上,这种“越打越富”的前提是战争的收益必须远高于成本,
换句话说,就是必须从战场上获取大量资源和战利品。
然而,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冲突已经演变为一个巨大的消耗战,不断消耗着俄罗斯的国力,却未能带来显著的收益。
至少目前来看,这场战争对俄罗斯而言是明显得不偿失的。
因此,从理性角度出发,尽快结束战争对俄罗斯是最有利的选择。
但在现实中,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因为这场战争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军工复合体!
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俄罗斯从事军工生产的工人已达350万人,军工产业贡献的GDP已占全国总量的28%!
如果再加上现役军人数量,目前已有近600万俄罗斯青壮年劳动力与军工体系紧密相关。
正是军工产业的扩张,使得俄罗斯的失业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并呈现出所谓的“经济过热”现象。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前,由于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大量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如今,所有人都似乎找到了新的出路。
但问题是,国家能否承受这种结构失衡?
军工企业制造的武器,终究无法满足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更令人担忧的是,普通士兵和工人为了保住饭碗,资本家和高级将领为了维持权力和财富,自然会成为战争的坚定支持者。
在双普会期间,普京曾表示愿意在乌东四州领土问题上作出妥协,结果遭到大量舆论抨击,被指责为“背叛国家利益”。
因为一旦战争结束,军队将大规模裁员,军工企业也将大幅收缩,届时他们的生计将受到严重威胁。
除了军工利益集团对政策的绑架,俄罗斯国内的大国沙文主义情绪也是推动战争持续的重要因素。
由于乌克兰长期与俄罗斯同属一个国家,加上其资源丰富,对于经济前景并不乐观的俄罗斯来说,确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因此,许多俄罗斯人坚信乌克兰本就属于俄罗斯。
事实上,当普京发动俄乌战争时,就有不少激进派主张应全面吞并乌克兰,而不仅仅是乌东四州。
例如,俄罗斯政治学者伊戈尔·斯库拉托夫不久前引用民意调查数据指出,
近三分之二来自俄十个主要城市的受访者支持继续推进军事行动,直至完全吞并乌克兰。
他认为,只有彻底控制乌克兰全境,至少是基辅及其东部地区,才能确保外部势力不再干涉俄罗斯的内部事务。
因此,卡德罗夫的发言正好击中了这部分人的心理预期。
当然,这些人中肯定不包括普京。
三、普京的困境
作为执掌俄罗斯政坛超过二十年的政治强人,普京对国家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深知,在某些关键时刻,必须顺应民族主义情绪,以维持国内团结。
例如,他对俄乌战争的定义就是一场为解救受纳粹压迫的俄罗斯族人而进行的正义之战。
同时,普京也一直以斯拉夫民族的领袖和保护者自居。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普京也十分清楚,能够控制乌东四州已经是俄罗斯能力的极限。
首先,当前俄罗斯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尽管在西方多轮制裁下,俄罗斯经济仍能维持运转,甚至出现“过热”现象,
但这主要依赖于俄罗斯用能源、矿产和农产品从中国换取大量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
换句话说,是中国商品在支撑着俄罗斯的经济体系,否则卢布早已贬值至无法使用的地步。
而这种依赖本身也存在巨大风险。今年初以来,随着欧佩克组织集体增产压价,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跌,
再加上美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二级制裁,今年7月,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同比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若继续如此,俄罗斯的经济恐怕难以承受。
从战略角度看,控制乌东四州尚不会对欧洲造成直接威胁,俄罗斯只需作出部分让步,就有可能实现停火。
至少不会引发欧洲国家的全面对抗。
但如果普京现在宣布要全面吞并乌克兰,
那么欧洲很可能组建联合军队介入。
更何况,经过三年多的战争,俄军连乌东四州都未能完全控制,又如何能吞并整个乌克兰?
是否有足够的军事实力?
因此,最理性的做法是适可而止。
但问题是,普京虽然具备理性判断能力,其他人却未必。
战争催生的利益集团、
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以及像卡德罗夫这样别有用心的实权人物……
站在权力巅峰的普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四面受敌。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卡德罗夫为何要发表这番言论。
他就是在民族主义情绪的火焰上不断添油,迫使普京难以真正实现停火,同时让自己在民族主义者眼中成为英雄。
这样一来,深陷俄乌战争泥潭的普京,不仅难以抽身处理车臣问题,也会在对付卡德罗夫时更加顾虑重重。
不得不说,卡德罗夫这一招“背后一刀”确实高明。
结语:
如今的普京,或许对“英雄迟暮”这个词有了更深的体会。
曾经被他轻视的小人物,如今成了难缠的对手,
昔日的亲信,如今也成了敢于背叛与算计的敌人。
奋斗一生,最终却带着俄罗斯陷入乌克兰的泥沼。
这一切,又能怪谁呢?
文章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普京呼吁国民凝聚共识:这是民族解放斗争,在为世界自由而战 -
中华网:卡德罗夫呼吁彻底吞并乌克兰 揭示深层地缘野心 -
凤凰网:不准总统签停火协议,卡德罗夫公开与普京唱反调,车臣共和国变天
网易:深得民心!64%俄罗斯人支持普京征服乌克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