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王向锋 赵学玉
为应对本轮强降雨天气,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局提前部署、主动作为,以“汛前排查、隐患清零、安全筑基”为核心,聚焦环卫一线人员、排水系统、作业场所及车辆等关键环节,全面铺开暴雨前各项准备工作,为城市安全度汛夯实“前哨”基础。
安全先行:筑牢一线人员“防护网”
强降雨来临前,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局第一时间启动环卫一线人员防汛安全保障工作。通过专题安全教育会、应急避险实操演练等形式,向3500余名环卫工人重点讲解暴雨、雷电、大风天气下的避险要点,明确要求作业人员需主动远离易倒伏树木、户外广告牌、老旧围墙等风险区域,提前熟悉就近坚固建筑物等避险点位。同时,为全体一线人员配齐反光警示服、防滑作业鞋等防护装备,确保“安全装备到位、安全意识入脑”,从源头降低极端天气作业风险。
排查清零:打通排水系统“毛细血管”
针对城市排水“关键节点”,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局统筹各街道办事处,对中心城区雨水篦子、道路排水口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行动。排查工作重点聚焦易积水路段、隧道涵洞出入口、农贸便民市场周边等汛期高风险区域,建立“一区域一清单”排查台账,确保排水设施底数清、情况明。
在排查基础上,同步推进排水口“深度清洁”行动,按照“逐一排查、按线清理”标准,组织环卫工人彻底清除雨水篦子及排水口周边的垃圾、落叶、油污泥污等堵塞物,确保每个雨水篦子达到“无杂物、无淤积、无阻塞”的畅通状态,为降雨期间雨水快速排涝打通“毛细血管”。
场所防护:守好公厕与中转站“安全岗”
针对环卫作业关键场所,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局重点推进公厕、垃圾中转站防汛防护工作。对辖区内公厕逐一排查,重点检查排水管道是否通畅、地面防滑设施是否完好,对地势低洼公厕加装挡水板、准备抽水泵,同时在入口处铺设防滑垫、张贴“雨天小心地滑”警示标识;对垃圾中转站,全面检修排水系统,清理站内排水沟渠杂物,检查顶棚防水、围墙稳固性,提前将站内垃圾清运完毕,避免降雨导致垃圾滞留、污水外溢,同时准备沙袋等防汛物资,明确站里人员应急避险流程,确保场所安全运行。
车辆保障:拧紧环卫作业车“安全阀”
为防范降雨对环卫作业车辆造成影响,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环卫车辆汛前专项检查与保障。安排专业人员对洗扫车、清运车、洒水车等所有作业车辆进行全面检修,重点检查刹车系统、灯光信号、轮胎防滑性能及车辆排水孔,确保车辆性能符合雨天作业要求;明确降雨期间车辆作业规范,要求驾驶员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避免在积水深度超20厘米路段通行;同时规划车辆临时停放点,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空旷区域集中停放,严禁将车辆停放在低洼地带、树下或广告牌下方,防止车辆受损。
机制前置:组建防汛应急“先锋队”
为提升应急响应效率,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局提前组建防汛应急队伍,明确队伍负责人及成员职责,制定“定点值守+流动巡查”汛前备战方案。应急队员提前熟悉辖区内防汛风险点分布,针对易积水路段、隧道涵洞、公厕及中转站等关键区域,提前规划巡查路线、明确值守点位。同时,组织应急队伍开展防汛作业规范培训,重点强调“先防护后作业”原则,严禁擅自打开雨水井篦子,从制度和实操层面杜绝安全事故,确保暴雨来临时应急队伍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暴雨前准备工作以“防患于未然”为目标,通过人员、设施、场所、车辆全链条防护,全力将环卫防汛工作做在前面,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和城市环境秩序筑牢第一道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