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格桑花公益行在雪域高原上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它证明了公益不仅能带来即时的温暖,更能种下长久的希望。
在青藏高原的广袤大地上,格桑花随风摇曳,它象征着幸福与美好,也见证着一段跨越九年的公益征程。
8月6日,2025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西藏母婴营养健康提升公益计划(以下简称“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正式启程,开启第9年的公益之旅。这个由澳优旗下品牌海普诺凯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于2017年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耀着西藏母婴营养健康领域,以创新与坚守,书写着动人的公益篇章。
西藏自治区班戈县人民医院义诊现场。
公益不是“物质送到”
西藏,这片神圣的雪域高原,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却也因高海拔环境、医疗资源匮乏以及传统喂养观念的束缚,母婴群体面临诸多挑战。澳优及旗下品牌海普诺凯作为深耕母婴营养领域的企业,敏锐洞察到当地母婴群体存在营养不均衡、健康知识匮乏、医疗支持薄弱等系统性难题,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迫在眉睫。
基于“生命早期1000天”的科学理论,澳优决心以营养健康为切入点,发挥自身科研与资源整合优势,助力西藏母婴群体营养健康水平的提升。于是,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项目应运而生,致力构建可持续的健康支持体系。
格桑花,承载着对西藏母婴群体的美好期许。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团队带着奶粉、带着专业知识、带着一腔热忱,将格桑花的寓意融入每一次公益行动,迈向这条漫长而坚定的公益之路。
区别于传统援藏健康项目,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在模式上大胆创新,打造了“生态式公益”模式,构建起全方位支持链。最初,项目从营养物资捐赠起步,为母婴家庭送去急需的奶粉等物资,缓解燃眉之急。但团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不断拓展公益实践的边界。
从送到藏族母亲手中一箱箱带着温度的奶粉,到邀请内地专家为当地的村医进行专业指导培训,到为当地孩子建起“海普诺凯乐梦空间”,再到为当地母婴引进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团队打破“单一捐赠”的局限,在模式上大胆创新,一点点编织出“物资—资金—科普—医疗—心理辅导”的五位一体生态网络,让公益从“点的帮扶”变成“面的守护”。
如今,这张网络越织越密,把营养、医疗、教育、心理的温暖,一点点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岳少杰(前排中)在教授乡村医生新生儿护理知识。
“联合式公益”协作
“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大规模、可持续的公益目标。”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项目发起人、负责人蒋伟介绍,公益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像一块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项目也积极构建“联合式公益”协作机制,整合跨领域资源。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全国知名机构的营养学教授、临床专家,以及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母子保健协会等权威学术、医疗和在地组织,形成了稳固的“学术—医疗—在地组织” 铁三角。各方发挥专长,共同为公益项目出谋划策、提供支持。2024 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湖南省慈善总会、“荷天下母婴联盟”等组织纷纷加入,公益生态圈不断扩大,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推动项目深入开展。
为了让公益帮扶更具持续性,项目致力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培育本地化的可持续力量,“村医专干培训”成为关键举措。
8 年来,项目累计培训了 1100 余名乡村医生,并设立“专干培训基地”,邀请全国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进行“手把手”教学。通过系统的儿科、产科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医疗人员对高危妊娠、新生儿护理、营养干预等问题的处理能力,为西藏打造了一支“带不走” 的医疗队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当地母婴健康服务水平。
这些村医就像被播撒在高原的种子,回到家乡后,用学到的技术守护着邻里的健康,让 “外来的温暖”变成了“本地的力量”。
《文史博览·人物》2025.8 《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何以绽放?》
种下长久的希望
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2021年,9岁藏族男孩旦增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5.17 毫米。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这个缺口像一颗“定时炸弹”,影响着他的健康成长。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团队得知后,迅速行动,将旦增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补心”手术。
手术成功后,旦增的生活重归正轨。“从那之后,小旦增就与我们保持频繁的联系,把他的一些学习、生活情况告诉我们。我们也为因一个善举,使他的情况越来越好而感到高兴与感动。”团队成员告诉记者。
旦增的故事,正是公益力量改变生活的生动例证。这样的故事,在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的历程中还有很多,每一个都见证着善意如何改变生命。
截至2024年,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累计捐赠物款近1110万元,惠及 6500 户家庭,成功举行爱心义诊和学术交流59场,发起爱心捐赠50次,直接培养乡村医生1100余人,为无数母亲和孩子带去健康与希望。
如今,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的足迹已经遍及拉萨市、林芝市、日喀则市、山南市、昌都市、那曲市及阿里地区等西藏自治区全境,未来选择继续深化在阿里地区的“5年深耕”计划,项目将进一步加大在当地的投入,持续优化心理健康辅导等新增课程,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母婴群体。
“我们一直在探索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公益发展模式,用实际行动诠释企业担当与责任。”蒋伟表示,在西藏开展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同时,随着项目经验的积累与成熟,团队也在琢磨着把这套公益模式带到更多需要的地方。或许未来,在其他高原、山区,也会有“格桑花”般的公益之花绽放。
“每一个参与项目的人,每一次物资的捐赠,每一场培训与交流,都如同涓涓细流,让格桑花所象征的幸福,在西藏母婴群体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蒋伟补充道。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邹嘉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