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提到房子,那就是财富的象征。
可如今在日本,有些房子却成了甩都甩不掉的‘烫手山芋’,甚至倒贴钱都没人要,这戏剧性的转变,到底经历了什么?
中国会不会也走上同样的路呢?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住房需求急剧增长。
土地资源本就稀缺的日本,房价开始一路飙升。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房地产市场更是陷入了疯狂,企业和个人纷纷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房价涨幅令人咋舌。
当时有个夸张的说法,东京的土地价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虽然有些夸大其词,却也反映出日本地价的疯狂程度。
银行也积极为房地产市场提供贷款,进一步助推了房价上涨。
人们坚信,土地和房产的价值永远不会下跌,“土地神话”深入人心,在这种狂热的氛围下,民众纷纷举债买房,期待着房产升值带来的巨额财富。
然而,繁华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
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终于破裂,房价如瀑布般暴跌。曾经被视为财富象征的房产,瞬间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大量房产无人问津,空置率急剧上升。
为了维持房产,业主们还需支付高额的物业费、固定资产税等费用,许多人发现,自己背负的房贷远远超过了房产本身的价值,房子成了“负动产”。
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房价严重脱离实际价值。
当泡沫破裂,房价回归理性,大量投资者和房主资产大幅缩水。
许多人购买房产时背负了高额贷款,房价暴跌后,房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贷款,还得持续承担持有成本,陷入了“负动产”的困境。
一位老人在1991年初用1300万日元买下伊豆的一块别墅用地。
到了2017年3月,费尽周折才以10万日元卖掉,还要扣除约21万日元的手续费和广告费,这笔交易最终亏损11万日元。
曾经热门的度假公寓,如今标价10万日元都无人问津,可业主每年仍要缴纳物业费和固定资产税。
日本的少子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
一方面,老年人口增多,离世后留下大量房产,另一方面,年轻人口减少,住房需求大幅下降。
子女继承房产时,往往因自身已有住房,且老房子维护成本高、价值低,选择放弃继承。
据统计,日本住宅总数已经超过家庭户数,2013年房屋空置率为14%,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到2033年,房屋空置率将达到30%。
大量空置房屋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需缴纳税费,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在日本,拥有土地和房屋需要缴纳固定资产税等税费。
以170万日元购入的住宅为例,根据建筑年限不同,每年需缴纳的固定资产税高达8000到15000人民币不等,别墅的物业管理费更是高昂。
对于那些价值缩水严重的房产,每年缴纳的税费占房产价值的比例极高。而且,遗产税税率也较高,最高可达55%。
继承房产不仅要承担后续的持有成本,还要缴纳高额遗产税,这使得很多人对继承房产望而却步。
中国和日本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目前来看,全面陷入日本式“负动产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从人口结构上看,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速,但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城镇化进程仍在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城市住房带来一定需求。
特别是一二线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强,住房需求较为稳定。在政策方面,中国政府一直强调“房住不炒”,不断出台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避免房价大起大落。
与日本当年刺激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不同,中国致力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如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抑制了投机性购房需求。
而且,中国尚未全面开征房地产税,房产持有成本相对较低,这也与日本有很大区别。
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部分三四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住房供应过剩的情况,随着人口流动加剧,这些城市面临年轻人口流失、老龄化加重的问题,住房市场风险逐渐显现。
如果不能有效应对,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类似日本部分城市房产价值下跌、空置率上升的情况。
日本的“负动产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中国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应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人口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提升生育率,为房地产市场提供稳定的需求支撑。
在税收政策制定上,需谨慎考量,避免因不合理的税收加重居民房产持有负担。
对于个人而言,投资房产时要更加理性,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自身实际需求,避免盲目跟风。
总之,我们要取长补短,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避免陷入类似的危机,让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