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熊身上那么多能吃的好肉,为啥单单熊掌成了远近闻名的珍馐?

0
分享至



自古东北山里一直这么句话:“宁吃飞禽四两,不食走兽半斤”。可偏偏有个例外,黑瞎子那对毛茸茸的巴掌,愣是让老祖宗们惦记了几千年。

你说怪不怪?熊瞎子浑身都是肉,胸口那块“护心肢”烤起来滋滋冒油,后腿肉炖土豆能香飘半里地,咋就偏偏那双走路沾粪、掏蜂蜜粘泥的爪子成了席面上的稀罕珍馐?



中国人在古代就有猎熊吃熊的习惯,早些年间的长白山密林里,老猎人踩着咔嚓作响的柞树叶蹲下身,指着泥地里碗口大的脚印说:这熊瞎子刚掰完苞米,掌窝子肥得流油!前掌肉厚,纹路深,天天扒拉树皮掏蚂蚁窝,练得跟练家子似的筋腱结实,这来上一口,筋头巴脑是真香。

这般场景,千百年来在欧亚大陆的森林中反复上演,但中国人对熊掌的执念,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端倪。

《孟子·告子上》那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直接把熊掌和鲜鱼并列成顶级美味。要知道孟子那时候中原大地虎豹豺狼遍地跑,能吃的走兽多了去,为啥单拎熊掌说事?



先秦时期贵族宴饮讲究“食不厌精”,选材标准第一条就是“难得”。熊瞎子力气大脾气暴,猎杀风险极高。

《周礼·夏官》里记载,王室设“穴氏”一职,专门负责带矛叉弓箭手围捕冬眠熊,十人小队遇上醒窝的熊,折损一二人是常事。物以稀为贵,熊掌自然成了身份象征。

但光稀有还不够,得好吃才行。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写熊掌“烹之难熟”,得用陶瓮裹泥煨一宿。其实这是古人处理熊掌的智慧,熊掌主材是角质蛋白和胶原蛋白,必须长时间慢火水解才能转化明胶。



东北老猎人世代传着“三煮三泡”的法子,头遍加葱姜去腥,二遍用甘蔗汁甜润纤维,三遍混着火腿老鸡吊鲜。最后捞出来剔掉外层老皮,那颤巍巍的半透明胶质,蘸点酱料入口即化。

古人还发现个神奇现象,冬眠熊的前掌总抵在嘴边,舌头反复舔舐使得掌部唾液酶浸润。汉代《淮南子》提过“熊经鸱顾”的导引术,其实暗合了生物特性。

现代生化研究显示,熊唾液中的淀粉酶确实能初步分解掌部糖原,这也是为什么古籍记载熊掌“自带甘甜”。



清代满汉全席的“八山珍”里,熊掌永远压轴出场。乾隆四十八年盛京宴席档案记载,御厨做“一品玉掌”要用云腿、干贝、鹿筋等八味辅料,文火炖足六个时辰,上桌时掌形完整却能用瓷勺舀食。这种耗时耗力的烹调法,普通百姓根本折腾不起,熊掌就此成了阶层符号。

要说古人不懂营养学也不全对,明代《本草纲目》指出熊掌“益气力,耐寒暑”,现代检测发现其胶原蛋白含量达35%,远超牛蹄猪蹄。

但更重要的或许是心理体验,当宾客看着琥珀色的胶质在青瓷盘里微微颤动,听着主人轻描淡写说“这是前日关外送来的新鲜货”,那种优越感比什么调味料都来得提鲜。



当然也有务实派反对这种奢靡之风,元代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里提醒熊掌难克化,虚人多忌食。清代福建巡抚丁日昌更是直接上书,说猎熊“伤民力,损农时”,建议禁捕。

其实民间历来有多数替代方案,山东用驼蹄仿制熊掌,四川拿猪蹄混入葛粉模拟胶质,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如今再看这个问题,答案已经超越饮食本身,熊掌成为传奇既是生物特性使然(前掌运动量大胶原密集),也是文化建构结果(稀有性赋予礼制意义),更是古人有限认知下的最优选择,这回知道为啥熊掌能成为远近闻名的珍馐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WTO很少被提起了?中国入世谈判花了15年,如今几乎被架空

为什么WTO很少被提起了?中国入世谈判花了15年,如今几乎被架空

介知
2025-09-16 14:02:01
陈震谈小米16改名:让人一看到iPhone 17就想到小米17

陈震谈小米16改名:让人一看到iPhone 17就想到小米17

手机中国
2025-09-15 13:45:01
杭州氢氟酸悲剧后续:各方追责声浪滔天,索赔金额按标准超两百万

杭州氢氟酸悲剧后续:各方追责声浪滔天,索赔金额按标准超两百万

前沿天地
2025-09-16 16:37:14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象视汽车
2025-09-14 07:00:13
1967年,“三老四帅”大闹怀仁堂,他们谁的职务级别最高?

1967年,“三老四帅”大闹怀仁堂,他们谁的职务级别最高?

太傅言史
2025-09-16 09:26:41
朝鲜:成千上万军人和群众向首都平壤集结进发!

朝鲜:成千上万军人和群众向首都平壤集结进发!

微微热评
2025-09-15 13:30:24
突然曝出:退出中国市场!杭州门店要关了

突然曝出:退出中国市场!杭州门店要关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6 15:00:46
昔日陕西餐饮龙头,被1.35亿拍卖

昔日陕西餐饮龙头,被1.35亿拍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9:28:02
石平家庭状况曝光!父母以他为耻,俩妻子都离婚,妹妹公开骂他

石平家庭状况曝光!父母以他为耻,俩妻子都离婚,妹妹公开骂他

谈史论天地
2025-09-12 16:24:31
还有谁?中美关系全面破冰!9月16号,凌晨的四大消息冲击市场!

还有谁?中美关系全面破冰!9月16号,凌晨的四大消息冲击市场!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6 08:58:25
深扒辛芷蕾与梁婷8年恩怨:她们的故事远不止一次失约那么简单

深扒辛芷蕾与梁婷8年恩怨:她们的故事远不止一次失约那么简单

八卦南风
2025-09-16 10:47:04
大老师这是37?你说17我都信!

大老师这是37?你说17我都信!

贵圈真乱
2025-09-16 10:51:13
罗永浩事件再升级,21元一个馒头吃不起,于东来被骂“昏招不断”

罗永浩事件再升级,21元一个馒头吃不起,于东来被骂“昏招不断”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6 11:05:29
西贝道歉信激怒大众?私下聊天记录曝光,西贝曾"滑跪"递话求饶

西贝道歉信激怒大众?私下聊天记录曝光,西贝曾"滑跪"递话求饶

乌娱子酱
2025-09-15 16:51:05
女优泉百华首支防线崩坏!王道美少女雪肌童颜

女优泉百华首支防线崩坏!王道美少女雪肌童颜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6 15:36:00
曾攀附省委原书记的杨慧,敛财超5448万

曾攀附省委原书记的杨慧,敛财超5448万

政知新媒体
2025-09-16 16:12:08
你算中产阶级吗?需过4关,只有3300万户入围

你算中产阶级吗?需过4关,只有3300万户入围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4 05:25:38
公司大裁员我被约谈,收拾完行李大老板问我管几个部门,我:6个

公司大裁员我被约谈,收拾完行李大老板问我管几个部门,我:6个

小月文史
2025-03-17 18:48:21
已确认!明天起影响浙江

已确认!明天起影响浙江

浙江之声
2025-09-16 15:27:56
看西贝贾国龙衣领总是立起来,就明白他为何要硬刚罗永浩了!

看西贝贾国龙衣领总是立起来,就明白他为何要硬刚罗永浩了!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9-16 16:37:30
2025-09-16 19:08:49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389文章数 5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媒:美国面临无人机制造困境 难以与中国等国相匹敌

头条要闻

美媒:美国面临无人机制造困境 难以与中国等国相匹敌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教育要闻

妈妈,我要问你一道数学题,你能教教我吗?

数码要闻

按键误触也有效!联想为ThinkPad新增FN/Ctrl 快捷键功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