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支粉笔写春秋 #
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向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致以崇高敬意的同时,也应将目光聚焦在他们的健康问题上
咽喉疾病已成为教师“头号”职业病
教师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身体健康备受疾病困扰。
调查显示,我国超过7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说话时间长、伏案时间长、站立时间长和心理压力大,这“三长一大”的工作特点,导致教师职业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易患静脉曲张、颈椎病、腰椎病、耳鼻喉疾病等职业病,其中咽喉疾病是教师职业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教师群体高发的咽喉问题
教师的嗓音是他们最重要的“工具”,但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常见的咽喉问题主要包括:
01慢性咽炎
成因:长期用力、大声地持续讲话,导致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咽喉黏膜反复受刺激,逐渐引发慢性炎症。
症状:咽喉干燥、灼热、疼痛、发痒、伴有明显异物感却“咳不出、咽不下”,声音嘶哑,晨起时常伴有恶心、干呕等症状,即便休息也易反复。
02声带息肉
成因:发声时双侧声带强烈碰撞或一次突发的用声过度所致;长期用嗓习惯不良、声带反复受刺激,逐渐发展形成息肉样病变。
症状: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且多为持续性;说话时易感到声带“无力”,音色改变显著,严重时可能因息肉阻塞声门,导致短暂失声,需及时干预避免病变加重。
03声带小结
成因:用嗓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发音方式不当所致。声带小结因声音滥用后双侧声带摩擦碰撞而成,俗称“歌唱家结节”;
症状:声音嘶哑、发高音困难、发音延迟、音色改变或发闷,说话易疲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声。若长期忽视,症状会随用声频率增加而加重。
教师怎样护嗓,远离咽喉疾病呢?
守护教师的咽喉健康,日常护嗓习惯至关重要,可从这几点入手:
01 科学用嗓,减少声带负担:
授课时避免“喊课”,学会用腹部发力的“腹式发声”,降低声带振动强度;每节课间抽空让嗓子休息5-10分钟,避免长时间连续说话。
02 远离刺激,给咽喉“温和环境”
板书时尽量使用无尘粉笔,擦黑板可佩戴口罩减少粉尘吸入;少喝浓茶、咖啡,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咽喉,日常多喝温水,保持咽喉湿润。
03 调整习惯,从细节护养:
避免熬夜备课(熬夜会降低咽喉黏膜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轻微声嘶,可适当饮用温和的草本茶(如罗汉果茶),避免盲目滥用药物;一旦声嘶持续超过1周,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小问题拖成声带病变。
中西医结合:五联利咽疗法
武汉民生耳鼻喉医院中西医结合“五联利咽疗法”聚焦咽喉疾病,采用联合诊疗模式:“理疗+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部位,按照人体经络分布,锁定病灶精确治疗,一站式解决各类咽喉问题,有效缓解咽喉肿痛、异物感、声音嘶哑等症状。
教师节快乐
教师节的敬意,不止于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更在于对他们健康的真切关注。愿每一位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教师,都能被温柔以待,让“教书育人的声音”清晰、持久,也让他们的咽喉“少些苦涩,多些舒适”。有健康的嗓子,继续在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