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在全球攻城略地时,另一家中国车企却以一种更隐秘、更震撼的方式称霸海外,它一年狂赚4800亿,出口量突破114万辆,几乎是中国每出口5辆车就有1辆是它旗下的汽车。
这不仅让它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无冕之王,国内的比亚迪都不及它的规模,这个品牌是谁?它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品牌就是奇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就在2024年,奇瑞的年度营收已经悄然冲破48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过了惊人的50%,更夸张的是它的出口业务,一年卖到海外的汽车高达114.46万辆,这个数字让它连续22年稳坐中国乘用车出口的头把交椅。
这个成绩单,即便与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霸主比亚迪相比,也显得格外亮眼,虽然比亚迪2024年的总销量和总营收都远超奇瑞,分别达到了427万辆和7771亿元,但比亚迪当年41.72万辆的出口规模,在奇瑞百万级别的体量面前,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奇瑞的故事,得从1997年的安徽芜湖说起,那年1月8日,奇瑞汽车正式成立,当时的环境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毫不为过,转机发生在1996年,一个叫尹同跃的人,放弃了在一汽的安稳工作,来到了芜湖这个汽车项目。
尹同跃1962年出生于安徽巢湖,1983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专业毕业后,就加入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一汽,从最基层的装配线干起,凭借着一股拼劲和专业能力,他一步步晋升,最终坐到了一汽大众总装车间主任的位置。
整整12年的经验,让他对汽车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当他决定南下时,他带来的是一汽的严谨和德国大众的技术理念,他带着团队,在一片荒地上从零开始建厂,那段日子很苦,但目标很明确:造出中国人自己的车。
尹同跃从一开始就坚持,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1999年4月,奇瑞的第一台发动机成功点火,这给了团队巨大的信心。
紧接着,同年12月,第一辆奇瑞轿车缓缓驶下生产线,这个专注于发动机和变速箱自研的决定,在日后被证明是多么明智,它让奇瑞摆脱了被外资“卡脖子”的命运。
2001年,一位叙利亚商人偶然看中了奇瑞的风云轿车,当场就下了12辆的订单,这笔小生意,意外地敲开了奇瑞通往世界的大门,谁也没想到,订单从几十辆迅速增长到上千辆。
于是奇瑞在2003年成立国际部,开始系统化地谋划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奇瑞的汽车已经卖到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过1200万的海外用户,为了支撑如此庞大的市场,他们在全球建立了10个生产基地,把工厂直接开到了别人的家门口。
奇瑞的出海策略,充满了东方智慧,他们没有一头扎进竞争最激烈的欧美市场,而是选择了俄罗斯、巴西、中东这些新兴市场,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点:石油资源丰富,油价便宜,对皮实耐用的燃油车需求量巨大。
这恰好完美契合了奇瑞的产品结构,在奇瑞的出口车型里,燃油车占比高达80%,比如在俄罗斯,奇瑞的销量仅次于当地品牌,成了市场的“香饽饽”;在巴西,瑞虎8一款车就卖出了2.78万辆,成功挤进当地销量榜前十。
虽然单车平均售价约10万元,利润不算高,但架不住量大,靠着规模效应,奇瑞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2024年,中国每出口5辆车,就有将近1辆是奇瑞,为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超越日本、登顶全球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奇瑞在海外能如此成功,秘诀远不止是产品对路,他们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一套“本土化”的组合拳。
尹同跃有句话说得好:“进入一个市场前,首先要考虑能为当地创造什么价值。”奇瑞不是简单地把车卖过去就完事,而是深度融入当地。
2023年2月,他们投资4亿美元在阿根廷建厂,今年4月,又与西班牙的EBRO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复兴一个西班牙老品牌,这个项目不仅是中国品牌在欧洲的第一个整车制造厂,还预计能为当地提供超过1000个工作岗位。
这种“送工作、拉经济”的模式,让奇瑞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也巧妙地避开了在发达市场可能遇到的“抢饭碗”的冲突。
他们还特别注重因地制宜,比如,针对南美多山的路况,就专门提升车辆的动力性能,针对中东风沙大的环境,就重点加强车辆的密封性,再加上遍布全球的1500多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奇瑞在海外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这套打法,连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都公开表示要学习,可见,奇瑞的全球化策略,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当奇瑞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时,新的挑战也悄然而至,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欧美市场的贸易壁垒,从今年9月27日起,美国对中国汽车征收的关税将高达100%,欧洲的反补贴税也悬在头顶。
外部有阻力,内部的转型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淘汰赛”,相比之下,过度依赖燃油车的奇瑞,在新能源转型上显得步子慢了半拍。
这种紧迫感,正转化为奇瑞加速转型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9万辆,同比增长了惊人的98.6%,出口也达到了55万辆,势头非常迅猛。
为了打赢这场新能源翻身仗,奇瑞正在全力“更换引擎”,他们计划在今年全力推动新能源业务,目标是全球销量突破320万辆,冲进世界前十。
最大的杀手锏,就是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双方在最近的8月7日签署了战略2.0协议,计划投入超百亿资金,组建一个5000人的庞大团队,共同打造智界品牌。
奇瑞的IPO进程也在加速,早在2004年就启动的上市计划,终于在今年迎来曙光。2月28日递交港股招股书,8月27日获得证监会批准,预计今年三季度就能成功挂牌。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为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扩张提供宝贵的弹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